原創 高考滿分作文《懷想天空》,看哭了,平靜,溫暖,真實
原標題:高考滿分作文《懷想天空》,看哭了,平靜,溫暖,真實
一個讀者看完本文后說:細細體會,很感人。如今我已工作多年,父母已經白發蒼蒼,上周我第一次給父母買了件衣服,謝謝你們傾盡所有來養育子女。
不少讀者說看哭了,可能是有相同經歷吧。
文章是什么樣的?
天空明凈,白云悠閑,意境是美的。
父親共說了三句話。
這篇高考作文是真的,以前有很多“高考滿分作文”都是真的,比如《赤兔之死》《車中窺人》《寫作的智慧》。
很遺憾,因為2023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我們可能很難再看到高考考場上真正的滿分作文了,那是無論是稚嫩還是故作高深的都帶著青春氣息的文字,也很難再聽到有關考場閱卷為哪篇文章爭個不停的故事了。
這篇作文就被“爭論”過。當時,一個閱卷老師只給了36分,最后,閱卷組長,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師范大學的何永康教授給了高分。
本文得高分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第一,語言、情感質樸真實。
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文字再現了父親以及農民勞動的場景和勤勞、淳樸的特質,這已經是我們很難見到的內容了。
父親在文中共說了三句話,一句是平時說自己“沒本事”,為了孩子不怕苦累,一句是在下地前叮囑孩子洗衣做飯,一句是在田地里讓即將高考的孩子不要緊張。三句話都很真、很實在,沒有劇本里的侃侃而談、深刻睿智,但我們會在這個父親的身上看到自己父親的樣子,話不多,但其實是關心孩子的,愿意為了孩子付出所有的努力。
還有描寫麥收的畫面,很簡單,甚至單調,不壯大,不喧鬧,沒有鋪排、各種修辭,但這就是真實。用心體會就會發現,簡單的,也可以是厚重的。
當然,不是說樸實的文章就一定好,本文散發的能量也是足的。父母在后方辛勞,是“我”在前方奮斗的底氣和動力;“我”懂他們的想法,也懂得感恩。這些都是樸素又深刻的東西,值得我們好好感受。
第二、對比巧妙。
文中有多組對比,也許是作者無意寫成,真的很妙。
白云悠閑,人忙碌;父親忙了上午忙下午,我割麥半天就累慘;父親烈日下的田地里,我在涼快的考場上;父親忙了一早上還不急著吃飯,我卻餓得不行……在對比中,人物的形象鮮明了、文章的主旨清晰了、結構安排更見心思了。
“當考試結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兩小時,來感受那種烈日當空的滋味”,這句話就是全文最妙的一句,點題“懷想天空”。“天空”,是父輩的那一方天地,是純凈、簡單、踏實的生活;“感受烈日當空的滋味”,就是“懷想”,這是作者感恩父親的一種方式,也可以是作者邁向未來的開始,這個說法,清奇無比。
有人說本文就是記流水賬,大家覺得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