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年高考作文系列之書信,附范文
備戰2020年高考作文系列之書信
一、 什么是書信
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越來越傾向于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寫成書信形式的作文不在少數,如2015年全國卷一《女兒舉報爸爸》就要求考生給材料里提到的相關方寫一封信;而2017年全國卷一《中國關鍵詞》中關于“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的任務指令,也引導學生往書信方向寫作。2019年的全國卷二中提供可選擇的5個任務,其中有3個就是寫信。可見,書信體作文將越來越成為命題人所重視的命題方向。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
書信的種類有很多,既有私人情感交流的信件,例如家書、情書等等;也有事務性的信件,例如求職信、邀請函、公開信等等。后者的格式要求更加嚴格。
屬于應用文書的書信,具有特定的格式。包括稱呼(抬頭)、問候(啟辭)、正文、結語、祝辭、落款(署名)、日期等。
書信具有明確的寫作對象。作者與接受者雙方都是身份明確的。在寫信時,不僅需要表達出“我”的真情實感,也需要考慮到寫作對象的特點。尤其是在考場作文中,給出了人物設定,就更需要格外注意代入身份。
書信的最主要功用是傳達信息和感情,關鍵在于詞句間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只有真情實感,才能讓讀信人感受到你所傳達的信息,才能從心底里與你有思想的交流。因此書信內容應明確、邏輯清晰、情感真摯。
二、書信寫作的常見誤區
1、格式錯誤
對于書信來說,格式尤為重要。尤其是在考場作文中,有的同學由于粗心大意,導致格式錯誤或格式缺失,這是比較嚴重的扣分點。
2、未根據寫作對象調整措辭
以2019年高考作文全國卷二來說,題目給出的書信寫作對象有三種選擇:寫給家人的信、寫給同學的信、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慰問信。如果沒注意到要根據寫作對象來調整措辭,就容易導致書信口吻不得體、情感表達不到位等后果。
3、口號式的語言,內容空泛
面對作文題中的要求,有的同學看到“開國大典慶祝游行”“開學典禮”這樣的字樣,就容易把書信寫成“假大空”的口號文章。千萬不要被這些大字眼“帶偏”,要切記,書信最首要的是邏輯分明有條理,表達出真情實感,寫自己的真實體會。
4、過度抒情,主題不明確、邏輯不清晰
對于情感的要求,并不是要通篇進行空洞的抒情。只顧抒情,容易導致書信的主題不明確、邏輯不清晰,反而阻礙了信息的有效傳達。如其他作文體裁一樣,書信寫作需要有所克制,避免陷入單方面的自我宣泄,也要有所抒發,避免主旨晦澀、模棱兩可。
三、書信的寫作要點
1、注意事項
首先,書信的格式要規范、完整。
書信是應用文,也是比較正式的交流方式,因此格式一定要規整,以示尊重。書信的完整格式,包括抬頭(稱呼)、問候、正文、結語、祝頌語(常見的“此致敬禮”“祝:身體健康”等)、落款、日期。
抬頭(稱呼)在開頭頂格寫,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小華”“尊敬的校長”等。
問候一般單獨占一段,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
正文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在結語中,總結這封信的主題,一般還會包括對收信人的期望、自己將來的打算、對未來的展望、對回信的期盼等等。
祝頌語一般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例如,常見的“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后應該加上一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落款和日期一般靠右寫。(注意:考場作文,落款要避免使用真實姓名,須結合題干要求擬寫)
其次,要明確自己的身份與收信人的身份,根據身份選擇合適、得體的措辭。
以2019年高考作文全國卷二為例,寫給家人的信、寫給同學的信、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面對不同寫作對象,書信的措辭也應有相應的選擇。寫給同學時,措辭應平易親切,而寫給“功勛人物”時,措辭應帶有敬意。
最后,正文中思路清晰、主題明確、感情真摯。
例如,高考作文題中要求“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關鍵詞是“百年中國功勛人物”“國慶節”“慰問信”。“百年中國功勛人物”“國慶節”要求我們緊扣國家發展、功勛人物的貢獻;而“慰問信”則要求表達對他/她的問候、關切、敬意,也要注意突出自己與這位人物的情感連結、例如關切他/她當下的生活狀況、從他/她身上學到了什么、他/她給你的人生帶來了什么影響,真摯地表達自己的決心等等。
2、正文的寫作結構與思路
完整的書信正文主體部分,大體來說,包含這些部分:寫信緣由、情感信息表達、結語展望與祝福。
第一步:寫信緣由。文章開頭,先簡潔地交代提筆寫信的緣由。
如:“作為新生,我剛才參加了新生開學典禮。校長講了學校近30年來的輝煌歷史,勉勵我們在改革的征程中,莫讓年華付水流,要努力攀登科學高峰,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貢獻力量!我于是心潮澎湃,就給老同學你寫信聊一聊。”
第二步:表達明確的觀點,傳達信息,同時注意情感要真摯。
這部分需要我們根據具體的寫作內容來安排行文。
首先,主題明確、思路清晰,就要求我們時刻注意寫作的目的。例如,參加開學典禮之后給同學寫信,就應該圍繞“開學”的情境,注重對新學期的展望,而不宜過多地寫往事回憶、思念牽掛等。
在考場作文中,要尤其注意審清命題的要求。例如,面對題目要求:“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要注意緊扣“開國大典”的主題,也就是“愛國”與“家國情懷”,這一主題可以延伸出來的思路有使命感、奉獻、責任等等。圍繞明確的主題(論點),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表達(議論),這一寫法類似議論文,但需要強調的是,不能脫離書信的文體特征,在表達觀點時要注意收信人和寫作對象。
其次,情感真摯,就需要注重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與收信人之間的情感關聯。
第三步:結語、展望與祝福。圍繞著自己所寫的內容進行總結,并展望未來,對收信人致以祝福。
例如:“拼搏奮進的青春熱血是永遠不會老去的,我們新一代的青年將跟隨您的腳步,不忘初心,接續奮斗,讓揮灑的每一滴汗水,都澆灌出祖國更美好的絢麗景象。在此,也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繼續享受奮力前行的生命愉悅。”
四、書信的優秀例文
致家妹的一封信
小妹:
近幾日不在家中,家中一切可好?
今天是1949年10月1日,對于剛剛懂事的你來說,可能只是普通的一天,可是對于千千萬萬中華兒女來說,這是跨時代的一天——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寫這封信,姐姐想教給你一個重要的品質:愛國。
(開頭致以問候,并說明寫信的緣由。)此刻懵懂的你可能永遠不會體會到國破家亡的悲涼,也永遠不會知道為國家奉獻生命的悲壯;你可能永遠不知道大渡河水的冰涼,也不知道雪山的凄冷;你可能永遠想象不到用肉體去抵擋子彈炮彈的豪壯,也想象不到用低等的武器去對抗敵人的飛機大炮的堅毅。所以你可能不會理解我為什么在參加完開國大典的游行后,如此心潮澎湃。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此刻的激動,只有親眼目睹的人才會熱淚盈眶。如果沒有這些千千萬萬愛國的人為國家奉獻犧牲,我們的祖國可能永遠等不到這一天。我們都是他們的后代,所以我們也要愛國,因為這是他們為我們守下的國。
國是什么?它不是土地的大小,也不是人口的多少,而是一個民族中所有人共同的家。你可以想象,如果我們失去自己的家,會有多么的痛苦。所以我們更該守衛我們共同的家,我們的國。
今天我們的家回來了,它真正屬于我們了,而這并不能成為我們止步的理由。我們的國依然有很多的問題,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所以我們要為建設更好的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從參加游行之后的澎湃心情引入到寫信的主題:我們應該熱愛祖國,應該為建設祖國做出貢獻。“我”與妹妹作為國家的一員,都應該投入到偉大的事業中。)
你可能會問:什么是貢獻?如果我做不了科學家,做不了運動員,做不了國家政府的一員,是不是就沒有辦法做貢獻?不是的。工人每生產一個螺絲釘,士兵每守護一寸國土,老師每教育一個學生,都是不可磨滅的貢獻。只要有一顆愛國的心,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不斷努力,就是貢獻,這也正是我們應該做的。換言之,哪怕是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也是貢獻。我們可能造不出炮彈,我們可能飛不上太空,我們可能贏不了金牌。但是我們都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共同的國,努力奮斗。哪怕小的如同一顆螺絲釘,也要發光發熱。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國,如果我們都不建設它,那也就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了,黍離之悲就會到來。
(表明“我”的觀點:無論是多么平凡的人,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亮,就是為國奉獻。在這部分段落中,作者將心比心,以“你可能會問:什么是貢獻?”作為開頭,引出后文對妹妹的諄諄教誨。作者沒有使用假大空的口號,而是用平易的語言,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符合“長姐”和“小妹”的身份口吻,為作者點個贊。)
小妹。你將來可能會學到很多很多的品質,但我希望你一定要記住今天我說的這個品質——愛國。你一定要記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不斷拼搏,勇攀高峰。這是我們全民族共同的事業,是我們的前輩,我們的后輩和我們共同傳遞發展的事業。記住: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中國。
此致
敬禮!
長姐
1949年10月1日
(完成結語和展望,結合書信的主題對妹妹寄與厚望。全文格式完整。)
點評:這篇例文對應的命題是2019年全國卷二真題的“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
首先,書信貼合了“開國大典慶祝游行”的情境設定,由激動的心情,自然地引入了“我”要為祖國做貢獻的志向。
其次,書信的對象是“小妹”,作者以“長姐”的身份向“小妹”表達殷切的叮嚀和期望,口吻符合人物角色,在平易的語言中,蘊含著真摯的情感。
同時,這篇例文主題鮮明,邏輯清晰,思路流暢,以“愛國”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從參加游行的激動心情,談到“我”與國家的緊密關聯,再向“小妹”叮囑要為國奉獻,結語中再次強調愛國主題,期盼“小妹”、期盼“我們”后輩能傳承前輩的事業。格式完整、規范,是一篇優秀的書信作品。
但在細節之處還有待進一步雕琢,比如第六自然段末所用的“黍離之悲”,對于收信人“小妹”來說,可能會稍稍難以理解。另外,祝頌語的“此致敬禮”有些不太符合“長姐”與“小妹”的身份關系,建議可以改成符合家書的、較為親切的“祝:平安健康,一切順利”等等。注意前后的措辭和口吻要統一
五、書信的習作題目
1952年,22歲的鄭福來開始在盧溝橋上當義務講解員,現已堅持68年。幾年前,在盧溝橋東的宛平城土生土長的張妍拜鄭福來為師,她表示,“我要像他一樣,通過講解,讓更多人了解抗戰的歷史,了解我們不屈的民族精神。”
1987年,河北張家口市橋西區利民小學的少先隊員們有了第一支以原晉察冀軍區某英雄連命名的少先隊“長城中隊”。此后,少先隊英雄中隊不斷壯大,每年都有新的英雄中隊誕生,如“李大釗中隊”“董存瑞中隊”……“學英雄事跡,走英雄道路,舉英雄旗幟,做英雄傳人”成為越來越多少先隊員們的向往和追求。
2005年起,北京昌平農民楊國慶花12年時間走遍北京郊區南口山區22個山頭尋找抗戰遺存,在自家地下室打造南口戰役紀念館。
2012年起,陜西“關愛抗戰老兵營”志愿者蒲元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先后自費看望慰問各地抗戰老兵,協助募集物資及資金累計十余萬元,幫助上百位老兵。
2017年,剛剛大學畢業的馮煉放棄在廣州的優越工作,回到家鄉四川省南部縣長坪山,傳承家族四代為紅軍守墓的事業。
這些普通民眾銘記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的獨特方式都感人至深。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你給以上任意一則材料中的主人公寫一封信,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一名當代高中生”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特別提示:
1、注意避免為大家列出的寫作誤區;
2、注意書信格式完整、規范;
3、表達真情實感,切忌空泛的口號。
六、書信的習作范文
習作范文一:
致馮女士的一封信
評分:53(滿分:60)
注:優秀文段加粗
馮女士:
近來可好?
第一次讀到您的事跡時,我是疑惑的,疑惑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卻有人甘愿舍棄繁華而去堅守那幾代前的革命烈士,疑惑身為女子卻在最好的青春年華默默與古墓相伴而不悔恨,可當我翻閱到革命精神時,終于釋然。不禁感嘆女士當真為“愚公傳人”,不由衍生出對女士的敬嘆,于此方有此信。
革命精神,在我的理解里它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坦然豪邁,是“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的壯烈悲涼,亦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此時的我可能永遠也體會不到革命烈士的悲壯,也不會有山河破碎仍艱苦奮斗的艱辛歷程;我知道,革命精神是用將士們的血肉鋪墊出來的!是千千萬萬紅軍將士在艱苦的歲月里奮斗出來的!
它于我是遠的,但從您身上,我看見了革命精神的水滴,它如同圣水般奇跡地復蘇著我頹廢的精神森林,讓我再次對生活充滿斗志,再次重溫那段革命時代的艱苦不堪,更讓我深深領會到了革命精神的偉大。它仿若一盞明燈,為身在黑暗中的人指引方向,又仿若有著無限能源的加油站,為每一個失去動力的人加油鼓氣。
如您所知,如今時代發展日新月異,革命精神的內涵也在不斷變化。有人一生講解傳播留下革命精神火種;有人年少爭做英雄傳人;有人為老兵籌集捐獻數萬資金;作為一名高中生,或許我做不到如您那般用余生去堅守革命精神,但我會踏踏實實完成學業,努力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在心里留下革命火苗,在必要之時發光發熱,照亮并點燃那些失去它的人。
同樣,在生活中也有秉持革命精神照亮我們的人。馮女士您對革命精神的堅守或多或少受父母的影響,而您的父母又是貫徹著他們的父母的諄諄教誨。而在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種“美麗的”人。我曾見過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爺爺在寒冬仍穿著一件單薄的軍衣,帽子上的紅星閃閃發亮;也曾聽聞火災來襲時,消防員們奮不顧身地前行滅火,如今看見他們,一種安全感油然而生。
言盡于此,或許馮女士您無心所為,卻讓許許多多的人感觸深厚。望馮女士能繼往日之精神,開現代之豐碑。
此致敬禮!
一名當代的高中生
2019年7月6日
點評:這封書信行文流暢,感情真摯,寫得很不錯。
我們都知道,馮煉作為一個90后女孩,正處于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因而,一個如此鮮活的生命同“守墓”結合于一體,讓人甚感驚奇。那么,作為一名當代高中生,肯定也會對此有所疑惑。作者在這篇書信的開頭,便清晰地表達了這一想法:“第一次讀到您的事跡時,我是疑惑的……”這么寫,不僅很好地交代了整篇書信的寫作背景,更帶動有相同疑惑的讀信的人(甚至是馮煉姑娘本人)一同跟著這個想法讀下去。
提出了疑惑之后,作者馬上說明了自己經過認識和反思之后的結果:當我翻閱到革命精神時,終于釋然。由此我們看到,作者之所以寫信,不僅是為了抒發自己的疑惑,更想要說明自己已經找到了答案,希望通過此信激勵馮煉,更激勵自己。整篇書信多用排比句,反復且有層次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文末更從馮煉引申至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平凡人,讓人讀來頗有啟發,令人贊嘆。
從書信寫作的幾個要點上看,文章格式完整,寫作用語以及措辭得體,行文流露出敬佩之意,符合一名高中生面對平凡英雄的態度。全文語言流暢,用詞確切,體現思想深度,富有一定的文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習作范文二:
我終會成為你
評分:49(滿分:60分)
注:優秀文段加粗
敬愛的蒲元先生:
展信安好。
我是一名當代高中生,聽聞您在周末、節假日等休息時間,自費數千元探訪各地的抗戰老兵,協助募集物資及資金計十余萬元,幫助了上百位老兵的事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不知近來您身體可安好?我有個小小的愿望,就是成為一名志愿者,奉獻祖國,給需要幫助的人帶去溫暖和關懷。特寫信向您請教成為一名優秀的志愿者,需要做些什么準備?
我們生活在“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和平年代,不再擔驚受怕;我們吃得飽穿得暖,不再受餓受凍;我們的黑夜如白晝般明亮,不再點著那昏暗的煤油燈與黑夜作斗爭……我們無疑是幸運的幸福的,但我們似乎漸漸地忘記了,這幸福的背后,是無數抗戰老兵用鮮血和汗水,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為國捐軀,誓死保衛祖國,他們將自己的安危置之腦后,將祖國和人民放在首位。一條長征路通向了帶有曙光的出口,紅軍戰士們不懼怕槍林彈雨,不懼怕硝煙炮火,他們爬雪山過草地,不向命運屈服,劈波斬浪,披荊斬棘,終是為我國前路帶來了希望。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漸漸模糊了他們的面孔,人們漸漸遺忘了他們的事跡,可這革命精神卻始終激勵著我們為國爭光。
不少抗戰老兵帶著來自戰場上的印記,獨自生活著,他們沒有親人,唯有在戰場上同生共死的兄弟,他們與世無爭,從不炫耀自己的功績。可即使這樣,仍有一些人,開著革命先輩們的玩笑,更有甚者,騎在先輩們的雕塑上拍照……這一幕幕褻瀆革命精神的場景,難道是道德淪喪的表現嗎?
您自費給老兵們帶去問候與溫暖,使他們孤獨的心得到一絲慰藉,我認為,當代正是缺乏您這樣銘記先輩奉獻祖國的青年。李大釗先生有言:“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我們是未來的希望,是國家的棟梁,我們應向您學習,以青春之我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為國家富強鋪路搭橋,傳承革命精神的前路必是艱難曲折的,我認為僅您一人之力是有限的,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正值美好時期的我們須挺起直腰桿,擔起重任,跟您一起把革命精神發揚光大,讓其在歷史長河中光彩熠熠。
位卑未敢忘憂國,少年當自強。愿我與當代青年都能如您一般,擔起重任,接過時代的旗子,不甘于現狀,秉承革命精神,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萬事無窮盡,日月自東西(此處作者為化用),我輩必將不負眾望,在歲月靜好時仍能負重前行,彰顯革命精神,揚我中華國威。
祝身體健康!
一名當代高中生
2019年7月4日
點評:這篇書信寫得很有意思,是一篇值得我們學習的文章。
這篇書信的標題與一般書信不同,不是“致蒲元先生的一封信”,而是“我終會成為你”。將“自己”融入標題的做法,有獨到的好處,即把“自己”與寫信對象之間的關系拉近,這讓我們可以預見到作者寫文章的用意,是想要與“蒲元”先生進行一場具有深度的思想交流,并在最后“達成一致”。在具體行文中,作者所用的觀點與事例正反結合,貼近生活,把自己對老兵的情感全部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語言上暗含強烈的力量,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回過頭來看,文首用小段詳細交代了寫信的目的,“向您請教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志愿者”,這一點,設置也很巧妙,這說明了“我”這次冒昧的來信,不是為了別的,而是有具體目的的。“請教”一詞,自然得體,充分展示了作為一名高中生面對值得敬佩的人物時的謙卑姿態。
光看文章的格式和語言,再加上作者在文端的“設計”,這應該是一篇很不錯的書信作文。但后面寫作的時候似乎“逐漸忘記目的”,沒有提到“請教”的內容,也沒有提出讓蒲元先生答疑、回信。如果能在文后強調自己的困惑,或在末端重提寫信目的,相信這會是一篇更為完整、圓滿的書信。
總評:展示的兩篇書信,從格式與結構上看都非常符合書信的寫作規范,在語言表達方面也能較好地展現出真情實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文章。當然,面對不同的對象,表達感情的方式也有不同,想要做到無壓力隨機切換,同學們要在平時多寫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