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三了作文集錦八篇
有關高三了作文集錦八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三了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了作文 篇1
當我老了,我想回到故鄉,去彎一灣池塘,讓它像月亮。在池塘的三面都要栽上竹子,讓它們的舞姿都掉在池塘里,水才不孤獨。晨輝透過竹林鋪在水面上,魚兒偷偷地把陽光搬到水底,去點亮它的世界。我抬一條小凳,靠著竹子,灑一簸箕大的酒米,一桿釣,一杯清茶,一本書,直到你在炊煙下喊我的名字。
當我老了,我想回到故鄉,圈一小圈的地,讓它像太陽。四周要用竹條豎上一圈籬笆,關住那些想要溜走的心。我要把黃瓜種一字型,茄子種成S型,還有那些白菜和青蔥,一定要種成長短不一的小條。讓它們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八陣圖,我就在里面與蜜蜂和蝴蝶斗法,直到你在炊煙下喊我的名字。
當我老了,我想回到故鄉,在我的院壩里擺一張石桌,要四四方方,還要有四條石板凳,在石桌上刻上棋盤。月光下,我坐在石桌的每一方和自己下著棋,偶爾也爭論幾聲。如果石頭剪刀布都還不能解決勝負,那我們就靜坐著,等待天上的星星落入棋盤,直到你在夢中喊我的名字。
當我老了,我要回到故鄉,親手挖一個坑,把那些忘不掉的往事,統統埋掉。然后,我蓬頭垢面還流著口水,像白癡一樣,一直呆呆地坐在墳前,直到你在另一個世界喊我的名字。
高三了作文 篇2
不知怎么的、突然間就記起了童年里那個長得并不好看、卻陪伴了我整整十年的布娃娃,還有姐姐的那個在我眼里比我的漂亮了許多的娃娃、那一對布娃娃、現在上哪兒去了?我怎么想不起來呢?
記憶中的童年里、我、姐姐、我的娃娃、姐姐的娃娃、拼成了自己快樂的童年。我們的娃娃、我們的小孩、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還記得我們的小海、小榕、小華、、、、那么多的名字、我們給自己的娃娃換名字、像極了現在給自己換網名、幾乎過幾天就換一個,卻玩得樂此不彼、還記得我們抱著自己的小孩去外婆家、還記得我們教自己的小孩識字、還記得我們給自己的小孩做飯吃、還記得抱著我們的小孩上地里干活、還記得給我們的小孩做衣服穿......還記得那么多那多多關于我們的娃娃、我們的小孩的記憶,可卻唯獨忘記了我們的娃娃現在上哪里去了、怎么到后來就不見了呢?
最深的記憶是因為我的娃娃而受傷,清楚地記著我的娃娃不小心掉進了爸爸剛打的菜窖里,隨后不久我也就跟著掉進了菜窖里。還記的姐姐的哭泣聲,爸媽慌亂的情景、可最高興的是我找回了自己心愛的娃娃、以至于忘記了頭上流的血和最后留的疤。到現在頭上的傷痕還在、而我卻弄丟了自己的娃娃。
還記得慢慢長大的我們、一次次發誓以后再也不玩娃娃了,因為我們長大了,已經上幼兒園了。可是,過不了一會又找出來抱在懷里寵個不停,好像要彌補不久前對他的遺棄。那時候的我們,我們的娃娃,我們的小孩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可是,不知何時,我們就不小心弄丟了我們的整個世界。
不知什么時候起,沒有了那些所謂的誓言,我們就真的不抱自己的娃娃了,沒有了娃娃的陪伴,我們也可以入睡,因為我們真的長大,達到錯過了再玩布娃娃的年齡。
如今的我們,如今的姐姐、已嫁為人妻,不知道她是不是也會偶爾想起自己的布娃娃?喔想她一定還記得我們的娃娃,我們的小孩,因為那是我們童年里所有美好的記憶、可是,記起又能怎樣、我們還不是將他們弄丟、
現在的我們、夜夜抱著手機入睡,就像當年夜夜抱著我們的娃娃入睡。可是,在半夜被噩夢驚醒的夜里,手機卻給不了我任何的安慰,就算我翻遍了手機里所有的號碼、還是找不出一個可以給打電話的人。那一刻、我是那么那么的想念我的娃娃,那個不知被我丟在何處的娃娃,在每一個夜里,他是不是也會害怕,也會偶爾哭泣?可身邊卻沒了我的陪伴、長大后的我們終于相隔一方,再也見不到彼此的面。
誰弄丟了我的娃娃?是流逝的光陰、還是狠心的自己?為什么過了這么久,還是想起了我的娃娃、而且是那么強烈的想念著。現在的我,每次和舍友聊天,總能聊到關于小孩的話題,因為我是那么的喜歡小孩,從小到大都是,這是和姐姐僅有不多的相同愛好里的其中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小孩都有自己心愛的娃娃,但多么幸運的是我有過自己心愛的娃娃,盡管他長得并不好看,盡管只是一個戀家的布娃娃,但他仍是我的最愛、而多么不幸的是,我卻不小心丟了我的娃娃、我最愛的小孩。
就像小虎隊《紅蜻蜓》里唱的:當煩惱愈來愈多、玻璃彈珠愈來愈少、我知道我已慢慢長大了......而當我再也找不到我的布娃娃、我知道我已經長大了。
我們真的長大了、而付出的代價是弄丟了自己心愛的娃娃,可長大后的我、卻那么的想念我心愛的娃娃、我最愛的小孩。
高三了作文 篇3
時間是一個智者用他的睿智為我們選取最對的人,生活是一位善者她用手為我們抹去所有傷痛,點一盞燭火微光裊裊晃動的是生活的蒼白,月上中天有的人將夢想閉在眼中,有的人將夢想浸在汗水中,我對坐雕花小窗,沏一杯茶香微繞,瞇著眼看著離開的人看著留下的事,街角的花開了幾載,終究落得頹然,始終無人來采,夜深了,風起了,是夢在人們腦中奔走,是生活在嘆息中一點點流走。
看過一部動漫,名字就叫起風了,記得是講述一個關于離開的故事,離開前的平靜不帶浮躁,不帶空靈,記得女主角說過起風了,更應該抓住夢想,我們向往安靜的生活,卻又在起風的時候,往后走。我習慣走在有花的路上,但我只是賞花的美顏色絢爛的美,而只有在風起時,才能嗅得到它的生機,舞動著的生機,跳動的的香味。就想活著的孩子一樣,幼稚的向你展示他有多少糖果,起風了。路過的一切都開始蘇醒,天上的白羊又開始和太陽躲貓貓,地上的小湖,調皮的眨眼睛,大樹抖抖戀家的樹葉,悄悄告述他們,他有多舍不得他們,風是個溫柔的孩子他慷慨地教會我們太多。
比如如何擁抱,起風了,父母擁抱孩子愛化作溫暖傳遞,情侶擁抱愛化作一潭清泉,融化在彼此的目光里。
風帶來寒冷,卻告訴我們有人愿意用溫暖保護我們,當時光從身邊溜走,你還能不能記得是誰在起風的時候,與你緊緊相擁,人生中又有多少人為你擋去生活的風,風那么安靜安靜到你害怕她寒冷而排斥她的時候。她卻告訴你有人愛著你。風中我們路過太多人,能留下的定是最好的,也是風給的禮物,總有一天什么都會離開,我想還有人記得起風時你發絲飄揚的樣子,紅著鼻頭呵氣的樣子,緊緊相擁的樣子,每一個愛你的人在風中也不曾放手過。
夢想路上,如果起風了,是悲哀還是幸運呢,我想是幸運吧。逆風而行的人不是強者又是什么呢。能造出風帆乘著風浪而行不是智者又是什么呢,起風了帶來寒冷帶來阻礙,卻告訴你夢想有多珍貴有多值得去追。風中奔跑的人們更值得敬畏,屹立于風中的夢想,更高大更有重量,風是阻礙,卻又是推手,起風了,夢想面前你還會躲么。
收起思緒,我放下早已冰涼的茶,關上小窗,因為起風了,愛在身邊。夢在路上呢。
高三了作文 篇4
在一個小村莊,有一個聽話的小孩兒,年僅三歲,名字叫丁丁。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丁丁背著他爹爹[提示:爹爹是為了突出這是村莊]的“使命”——倒一大袋子垃圾。 丁丁提著垃圾。別看他人小,力可不小哦!不信你看:丁丁提著一大袋垃圾,又蹦又跳,看不出很吃力的樣子。 不一會兒,到了小河邊,丁丁雖然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但是有時候會耍小心眼兒,大部分都用在偷懶上。頂頂一看到小河,心想:恩……垃圾扔到這里吧,反正爹爹也不知道。隨之,丁丁喊了聲:“呀——嘿!”離丁丁老遠的小河旁多了一袋垃圾。丁丁興致勃勃地回家了。
小河哭了,哭得好傷心哦。
李新走過來時正好看到了這一點,她想:哎呀,丁丁怎么這么淘氣啊,哎!于是,李新跑過去,拉住丁丁的胳膊,說:“丁丁,你……”“咦,是李新姐姐呀,好久沒有看到你了哦,對了,姐姐找我有什么事嗎?”丁丁做出調皮的表情,向李新一吐舌頭說道。李新生氣了,說:“丁丁,你是個很乖的孩子啊,怎么會把垃圾扔到小河邊呢?小河都哭了。”
丁丁開始聽的很明白,他明白自己不應該把垃圾扔到小河邊,后來,他就聽得一頭霧水,小河怎么會哭呢?
“李新姐姐,我知道我把垃圾扔到小河邊不對,但是,小河怎么會哭呢?”丁丁歪著腦袋問李新。李新蹲下來,笑瞇瞇地對丁丁說:“是你把垃圾扔到小河旁邊的,你當然感覺不到啦!”丁丁更加疑惑了:“不對呀,姐姐你是怎么辦覺到的呢?”李新站起來,看著“流淚”小河,對丁丁說:“我是用心感覺到的,你看,那么多的垃圾堆在小河旁邊,如果你是那條小河,你會怎么樣?”丁丁說:“我也會傷心,也有可能會哭,因為我不同意別人把垃圾扔到我的旁邊。”李新變得嚴肅起來:“所以,丁丁,你都這樣想,何況小河?”“我知道了!”丁丁說,“我這就把垃圾扔到垃圾站去!”
丁丁拿起垃圾,向垃圾站跑去。
小荷笑了,笑的好開心哦!
高三了作文 篇5
我一直都很天真地認為,即使我上高三了,我也能夠一如既往地做我喜歡做的事情,能夠一直都很自豪地說:“即使我是高三黨,我也能夠一直不丟失自己的興趣。”然而,夢想雖美,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無比的。高三,這個讓人狂歡令人哭泣的名詞,終究是扼殺了我的興趣。
我很喜歡看電視,尤其是綜藝節目。像《快樂大本營》、《爸爸去哪兒》這類節目是我的最愛。剛上高三的時候,我會利用每周六晚上5:00——7:00的短暫“小假期”以及每星期周日下午的半天時間在網上補看《快樂大本營》。后來戀上了電視劇《愛情悠悠藥草香》,看《快樂大本營》的時間被追電視劇取代了。再后來,《爸爸去哪兒》在我們的練習題里時常出現,我便開始追看《爸爸去哪兒》。在高三,這種行為是很瘋狂的,畢竟這是與高三備考是格格不入的“瘋狂”之舉。看著高考倒計時上的數字一天天地減小,每周六的晚上放假時間開始被我征用來學習了,周日下午則用來補眠和放松心情。這種改變是在高三上學期的后半學期開始的。這種“新生活”開始伴著我走過了兩百多天,這兩百多個日夜我得到了高三的充實生活,學會了成長,收獲了喜悅。但是與此同時,這兩百多個日夜漸漸地扼殺了我看電視的興趣。
如今,高考已經結束了,我自由了,我可以隨時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但是,我拿著遙控器,從1臺一直按到100多個臺,直到收不到節目的臺數,又從1臺按起,這樣不斷循環著。我對看電視漸漸地沒了興趣。那些曾經認為很精彩的電視劇,現在我看起來覺得很累——劇情都大同小異,結局總是有類似的樣板。有時看了某部電視劇的一集,便百度一下,看完整部劇的劇情簡介了。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上高三的前一兩個月,我還會堅持寫點文章,因為我希望能夠給自己的高三留下一點點特別的東西。但是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我真的無法堅持,因此慢慢地,我失去了寫作的興趣。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拿起筆寫一寫的,但是總覺得很陌生,沒有期待與激情了,很自然地我忘記如何去寫作了。整個高三,我寫的東西很少,不得不說,走完了高三,我漸漸地失去了寫文字的興趣。
現在的我,雖然在慢慢地重新撿起當初用文字記錄生活的激情和寫文字的感覺,但是還是有點生疏。只是希望高三扼殺了我寫文字的興趣只是暫時的。
我很無奈地、想弱弱地問一下:“高三,扼殺了我的興趣?”或許我是“嫁禍于他人”,但是我真的覺得高三改變了自己。現在即使是假期,我都很想回到高三,每天早起做題目,每天考試……我甚至很瘋狂很莫名其妙地對家人說:“我想復讀。”因為我覺得整個高三結束以后,我變得只對學習有興趣,對身邊的新鮮事物變得麻木不仁。是高三扼殺了我的興趣?還是自己將目標定為高考才有如此“不切實際”和瘋狂的想法?
現在,我是時候重新撿回自己的興趣,做自己曾經喜歡做的事情了吧。
高三了作文 篇6
手機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也給我們帶來無法想象的冷淡。
我們可以走在大街上,看視頻,可以攝影照相,可以聊天在QQ上,聽音樂這些自然不必說。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可是我們又能得到什么?
絕大多數人被手機勾了心靈,開始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里,沒有愛,雖然有許許多多的言語,卻腐蝕了內心,開始與周圍的人有距離,冷漠,快樂與高興反復無常,無所事事,能力也會因此退化;更為嚴重的是:為了玩手機,偷錢,搶,與父母的溝閡越來越大,還因此入獄,或者還得了精神病。
手機雖然它的'優點很多,玩的過多,喪失心性,或是心性紊亂,手機的優點你真的能好好利用嗎?讓它成為提升自己的工具?我一句話:小玩怡情,大玩傷心。
手機是為了讓我們方便生活,不是讓我們沉醉于它。我們沉醉于它,會心性紊亂,傷害愛我們的父母和朋友,如泉涌一般的信息,就算是你修行一輩子,也很難與之化境,只能受它擺布,唯一的方法只有拒絕。
我有一個朋友,家里還是挺富裕的,父母給她買了一部手機,可是她不用,大體上因為是高考,她需要一個清靜的環境,所以還是用的老式手機,單純地生活,成績還是棒棒的,人際關系也是十分良好,對父母也是孝順,挺和氣溫暖的一個女孩。
其實,放下手機,感受溫暖,感受生命,感受自然,去思考,去辨別,來理智而感性地生活,千萬不要讓手機迷失了自己。你會后悔終生,要進去,做手機的主人,做一個優秀公民,為祖國盡一份力。
高三了作文 篇7
當今社會,青春偶像如雨后春筍一般,生于長在青少年們的心中。一些理智還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中,崇拜明星也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在我看來,崇拜是不理性的,而不理性則就是不可取的。
崇拜本無錯,但也應有個度。有的粉絲千里迢迢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只為親眼目睹偶像的芳容;有的粉絲為了維護偶像所謂的利益與尊嚴,在網絡上與其他明星粉絲對罵,打口水仗,爆粗口的惡意事件甚至引發警方關注;有的粉絲間之偶像戀愛結婚,傷心欲絕,揮刀自殺;有的粉絲在身上用刀刻上偶像的名字,用自殘的方式表達對偶像的崇拜與愛。這些近似瘋狂的崇拜,顯然超過了這個本應有的度,這些行為舉動,不禁讓人們高呼,青少年們的理性都去哪兒了?
誠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欣賞的對象,青少年也不非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但是這種欣賞也不可過熱,青少年在心中需要有適當的把握。可對青少年這個群體來說,他們正處于思想框架還未搭建完整的階段,對崇拜程度有時不能控制,他們需要理性,需要去體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觀,而不是盲目的追逐和崇拜,那樣只會將我們的青少年們拉入深淵,使未來中國深陷泥潭。
現在,媒體報紙報道粉絲們做的"傻事"屢見不鮮。在粉絲見面上,為博得偶像一眼關注而舉刀割腕,手起刀落,若不是搶救及時,又有個鮮活的花季生命在人們眼前離去。再如現今最火的電影《小時代》,許多"腦殘粉"為里面的感天動地的友情與愛情落淚。而這部電影中的美好的友情與愛情真的如現實生活我們所經歷的嗎?電影描述的不過是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的超現實主義。可在許多觀眾眼中,這些都成為了他們內心所向往的。
這些崇拜容易讓青少年喪失自我,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成型之際,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卻缺乏足夠的分辨能力。青少年作為十年后的中國,若崇拜的偶像將他們引入錯誤的道路,后果將不堪設想。
未來,是屬于年輕的一代。倘若我們的年輕人一味地不理性地追星,就如同導彈失去了目標,輪船沒有了方向,火車偏離了軌道。然而真到那時,星光也不在閃耀,青少年會失去自己真正的夢想與人生目標,無法實現自己的認識價值。若真是那樣,我們的未來,國家的未來又將置于何方?
不難看出,理性對于一個正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我們的社會也理應將青少年正確引導,來還中國一個美好清明的未來。
高三了作文 篇8
我不知道自己能幫你多少,以前我以為自己可以很好的幫別人。可是慢慢的我覺得,這些幫助的作用還是取決于你自己。這么說如果你喜歡數學,你就必須相信自己的數學。你喜歡幫助別人,這一點很好。可是我不希望因此你就很在意別人的看法。那天看你簽名后,我給你說的時候,我開始覺得你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才在意別人的看法,然后下去我想了想自己和我周圍人的情況。對我來說你的那種心態和他們沒什么區別。你目光太淺,說明了你對自己生活的思考的基礎是一個錯誤的基礎。當然這個是我主觀的看法。我讀過很多名人傳記,你不要覺得我似乎是因為想做什么才去看這些書,我看過很多類別的書,也沉迷過,可是我還是選擇這個方向。我曾經覺得自己也是做不到,可是當我發現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越來越遠的時候,我還是對這種書保持一種自己的想法。我才明白一件事,我的思考方向和我的性格決定了我的生活,我無法偏離。但是我在書里讀到的見解卻很符合我的部分生活習慣,慢慢的我明白自己想做的不能從生活中其他人的眼光中看就自己,當然我也不能盡信書。其實“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我也思考過,我不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我很清楚我有自己的思考,我看完一本書我會去思考,當我看書感覺自己接受能力到達頂點的時候,我就會放下書。可是我還是相信我看的經典它是一個比生活本身更加真實的世界。
生活里很多人會因為別人的眼光,而去扮演自己。我不希望你在在意別人的目光里也去扮演,最清楚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對于別人對我的看法,我首先會想到的是他為什么這么看我,如果他的這些看法是來自她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對我的認真考慮。我是斷不能全信的,我必須把這些看法放到我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去考慮。思考是我們對自己生活道路的一步步肯定與堅持的最好的方法,而不是所謂的傻瓜式的我要努力式的喊著。這種傻瓜式思維就是所謂的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你要對你每一個生活喜歡都能有自己的一份徹底的思考,這樣你才能斷絕別人的看法。
你為什么會有點在意我刪掉你?我刪你的時候,我確實猶豫了下,可是我覺得你自己不能走出的路,別人幫你也沒用。在我這里我覺得我能幫你的其實早就給你說完了。難道讓我每次都要給你體提醒,難道你很依靠別人,當然每個人都有需要去依靠的人,但是我希望自己的事自己去思考。我如果刪掉其他人,對我來說留著你又有什么意義?我有事會給你說嗎?我想不會吧!你在我這里只是一個小孩而已!你確實看起來似乎懂得多一點,可是你的年齡還是在那的。你的性格確實很好,我也很喜歡這種性格。群里其他人性格就差?你不過是比別人更多的在幫人罷了,在你看來這很有意義,可是對我來說這種意義或許很小。我并不介意去幫助別人,而且我看到別人有難處,我也愿意主動幫助。可是我相信我只有堅定自己然后不斷的提升自己,這樣對這個世界的改變,比我在這個群里這樣的幫助更有意義,因為我成功了我也會是后來者的一份堅定自己的信念。我不能讓自己太沉于這里。所以我選擇抽身而退。可是我明白自己不能完全退出,這次刪人只是讓我自己的心態輕松點。確實自私了點吧。
我能教給你的都是上一個時代的人的東西,你自己可以去學。你在學的途中產生的不信任感,需要你自己去解決,這樣才有可能成功。和別人討論的不過是一種相互順從罷了,或者盲目順從。網絡化社會,已經是對于知識信息的極大開放了,你應該為自己生活在這個時代感到很高興的。
我給你說過,我對于數學和物理更喜歡的是一種在學習與思考的感覺。成績在這份感覺面前,成績就不該被提起的,那不過是無能人為了博取別人好感的無聊的做法罷了。
自己去想清楚,不要太在意生活中在你身邊來來去去的人,他們曾經給過你好的對待是你的一份回憶。你堅定了自己,這樣的人會不斷的出現在你身邊的。即使有時會是孤獨一人,可是你也得相信自己走下去。你無法改變別人,你只能去堅持自己,或許下一個在你身邊的人,也會和我一樣幫你。
書里的知識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個興趣點,可是當我讀了這么多書以后,我才明白書不多,我們必須不斷的追根尋源,裁掉多余的不必要的才能知道我們自己的意義。而這些全部來自你自己的思考。我無法去說太多。我希望你明白自己應該和我爭論。
如果你覺得我不管怎么說,不刪掉你們也沒什么的話,那我也無所謂了。如果我選擇相信一個人,我只會為他擔心的,而不是在懷疑他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