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零分作文轟動全國?滿分作文震撼8億人?記者查證后發現……
網傳文章截圖
在這些公眾號文章中,一篇山東高考生的“滿分作文”《時間在流逝》備受關注。但是,根據山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信息,山東省今年夏季高考的掃描和評卷工作從6月9日開始,到6月20日結束,高考成績將于6月25日前公布。據了解,大部分省市的高考閱卷工作都將持續到20日左右,高考閱卷尚未結束,而高考閱卷流程遵照十分嚴格的保密規定,滿分或零分作文流傳出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謂的滿分作文應該是假的。其實,部分省市比如北京,每年會在高考后把優秀作文集結成書出版,但必須依據教育部相關規定經過正規程序出版,而不會先流傳于網上。
記者注意到,近日在網上刷屏的,主要是《中國式平衡》、《說尺子》、《時間在流逝》等文章,其中以《中國式平衡》流傳最廣。記者先以“中國式平衡”“高考作文”為關鍵詞在網上搜索發現,這篇所謂的零分作文,早在2013年就已出現在各大網絡論壇,而有多篇文章指出,這只是幾年前網友的惡搞而已。
該文2013年已經出現在網上
而它最近在微信上又成為“爆文”
搜索還發現,這篇被傳獲得滿分的《說尺子》,其實是來自河北唐山的媒體“環渤海新聞網”發布于2016年的一篇文章。2016年高考結束后,該網站給一些作家、公務員、老師、大學畢業生、自由職業者等安排了一個任務——寫一篇高考作文,其中就有這篇《說尺子》,作者是“公務員ST”。
“環渤海新聞網”原文
而網傳的“滿分作文”《時間在流逝》,記者搜索后發現,在另外一些網文中卻又說它是“零分作文”。其實,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來自于2011年高考安徽卷的作文題目,而這篇網傳文章的行文風格、遣詞造句來看,也是一篇調侃之作,不大可能來自于高考生之手。一篇2011年的網文,被營銷號一改題目,就搖身一變成了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
2011年安徽卷語文作文題目
由此可見,《中國式平衡》、《說尺子》、《時間在流逝》這三篇文章和2018年高考一點關系都沒有,給它們冠以高考滿分作文、零分作為的說法都是謠言,不可信。
零分作文、滿分作文,借著高考這個關鍵詞,已經在網上流傳多年。幾乎每年高考結束之后,網上都會流傳一些假的高考作文,大部分是網友的調侃之作。還有一些是相關機構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的同題寫作,被網友一轉二轉,就成了所謂的零分或滿分作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不少營銷號為了獲得高點擊量,把爆款文章的標題稍稍修改幾個字,就又變成了另一篇“爆文”,比如《滿分作文出來了,震撼上億人……》、《滿分作文出來了,震撼6億人……》,是典型的“不轉不是中國人”的腔調。
這幾年流傳較廣的假高考作文有不少。
比如在2011年高考后,曾有一篇揶揄高校亂象的、題為《時間在流逝——上還是不上大學?》的“安徽省高考零分作文”就在網上流傳頗廣。經媒體查證,這篇文章的發布時間疑為2011年6月8日高考結束后短短幾個小時之內,是網友或寫手的調侃之作。2011年,網上曾熱傳“四川省高考零分作文”《總有一種期待》也是假的。而“安徽省2013年高考零分作文”《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不能這樣?》的作者其實是安徽六安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陳巨飛,當時傳的“其作者陳巨飛已被北大破格錄取”是徹頭徹尾的謠言。在2013年,網上熱傳一篇“廣西卷高考零分作文”《撿到手機之后》,當時廣西壯族自治區招生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就出面證偽:這是假的。再比如,“2017年廣東省第一份高考滿分作文”《人生如路,快上車吧》也是假的。
網友們再在朋友圈看到這樣的“神作”,就不要再轉發了。
(本文由鄭子愚協助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