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周記集錦8篇
【必備】高一周記集錦8篇
工作在不經(jīng)意間已經(jīng)告一段落了,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周記里。周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周記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周記 篇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規(guī),但我們家的家規(guī)卻有點與眾不同。
我們家的家規(guī)不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而是掛在嘴上。我是個毛病比較多、記性又差的孩子,如果身邊沒有人反復(fù)提醒的話,毛病很難改掉。“晶晶,你怎么還在看電視呀。作業(yè)做完了嗎?”只要我哪里做的不好,耳邊就會響起全家人的聲音。在全家人這個“口頭家規(guī)”的幫助下,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簡直是小菜一碟。我們家非常民主,我也可以給家人定家規(guī)。媽媽不讓我吃零食,可她總是禁不住*。我亮出了小主人的身份,給媽媽定了一條家規(guī),就是少吃零食有意健康。
就連平時嚴肅的爸爸,我也能給他制定家規(guī)。這天晚上,爸爸上班回來后,晚上上網(wǎng),常常到深夜還開著電腦,一雙明亮的眼睛瞬間變成了“熊貓眼”。于是我家的家規(guī)又多了一條:早睡早起,不通宵。
我家的家規(guī)與眾不同吧,是不是很特別呢?
高一周記 篇2
回眸改革開放三十年,“嫦娥”奔月圓長夢,北京奧運震宇環(huán)。
長期以來,我有個心愿,那就是揮筆寫本回憶錄,留下我一生的感悟,與一路走來蹣跚的腳步,留下一件珍貴禮物給世間的孩子們。
生活很美,是一首詩,一副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回憶也是最美麗的孤獨,我出生于70年代初期,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家庭里過著艱難的日子,那年我八歲,小弟三歲,正是在媽媽懷里幸福快樂唱著歌謠,在父愛如山的背上幻想著太空遨游,我還清楚地記得,父親絕望的雙眼,黯然銷魂地丟下母親與我們四姐弟,永遠地踏上黃泉路。如今,我的眼前還經(jīng)常浮現(xiàn)出那個寒冷的早晨,當時我們的家境相當貧困,唯恐子女們受苦的母親便勞碌奔波,肩挑煮好的面條在菜場叫賣,為的是能讓四個子女生活過得好一些,能將書讀完。母親用無私的愛將我們帶大,她總是開導(dǎo)我們,再窮不能窮教育。
改革開放30年,神州巨變譜新篇,萬眾歡騰歌盛世,百姓富裕露笑顏。這無疑是中國當代歷史發(fā)展的轉(zhuǎn)折點。改革開放激發(fā)了各行各業(yè)的生機活力,在邵武供電局領(lǐng)導(dǎo)的特別關(guān)照下,母親更加自信的拉扯我們健康成長,然而時過境遷,母親由于肩負的擔子太重了,只能讓初中剛畢業(yè)的我就分擔起家庭重任,同時三個弟弟也都送往隊伍鍛煉,才解決了就業(yè)問題,然而母親沒有要我工作后的一分錢,她讓我拿著這筆錢繼續(xù)上夜大,我先后讀完高中,中專、大專,從母親為我們的勞累過程中,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無耐與舍棄,但對知識的饑渴,童年“長大當個教育家”的夢想,又讓我一生樂此不疲的追尋著,如今我依然堅定不移地走著,深信與信念相伴的教育夢想定會青睞于我。
人生艱難曲折,我更加的理解那些因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當,而造成心理障礙的孩子們對生活失去信心,內(nèi)心的掙扎與渴望自由的追求。
改革開放30年,伴隨教育走過不平凡的道路,一代又一代的有知識、有文化的國民成長起來。人們同時感受到普及義務(wù)教育給農(nóng)村百姓帶來的快樂。知識改變命運,改革開放以來,命運因知識而改變,高等學校培養(yǎng)出的高層人才,為發(fā)展中國經(jīng)濟建設(shè)與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縮小了與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的差距,中國走出了一條“重點建設(shè),帶動整體發(fā)展”的改革發(fā)展之路,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xiàn)。
理想與現(xiàn)實總是有很大的距離,一生愛好文學的我,卻茫然于數(shù)字的游戲里,遨游在無盡數(shù)字遐想的海洋中,我也曾選擇過放棄,但從未如愿,后來,我認可了這種注定,我開始用心接受這份使命感,也許這就是我的一種與生俱來的性格所然,無論生活中有多大困難,只要有恒心,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數(shù)字磨礪了我暴躁的性格,升華了我人生的價值,在我成功的教育理念中厲煉出一道軌跡,使我對自然界萬物精華的金科玉律研究得近乎淋漓盡致。我向往教育家的夢想,現(xiàn)實生活中,充滿的是艱辛與苦澀,但是,因為信念的有力支撐,使我看到了成功的署光。
如今,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宇宙永恒,年輪轉(zhuǎn)換,生命一次,美麗一回。
高一周記 篇3
20xx年2月12日,風和日麗的一天,我們五(3)中隊的雛鷹假日小隊去杭州富陽新登打年糕,這是由六人組成的小隊,加上家長輔導(dǎo)員4人,一行10人。
我們開車二個小時,來到農(nóng)家打年糕的地方,映入眼簾的是長桌子上放著兩大盆粉,我很好奇,就問了一下接待我們的大伯:“這是什么呀?”大伯回答:“2斤糯米和8斤粳米浸一天一夜,把水瀝干磨成粉就是這個。”說著指了指那兩盆粉。然后大伯把米粉倒入木桶加水攪拌,攪拌好后,整個蒸桶底部一圈用浸濕的布包團團圍住,放入蒸桶中進行蒸煮,把粉蒸熟,大約40分鐘。這可是技術(shù)活,我們假日小隊的成員只能看著大伯做,偶爾幫著加點柴火,紅紅火火,熱氣騰騰。蒸好后,倒入石臼,年糕花的香味飄出了濃濃的年味來。接下來就是我們小隊成員的任務(wù)了,我們?nèi)艘唤M,拿起重重的搗臼向石臼里“砸”下去,一邊打,大伯一邊把粘在搗臼上的年糕花挖下來,再把石臼里的年糕花翻起,我們再打?qū)崳浜虾苣酰蛑?0-40分鐘后,取出米團,我們大家都爭先恐后取米團放入木制模型,夯實,翻面一敲,一條年糕就成型了。
聽說這里的農(nóng)家家家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年糕成了村民祝福親朋好友一年又比一年高的“好口彩”。我們自己動手做的年糕都帶回家了,讓家人也品嘗下自己的勝利果實。每個假日小隊的成員都欣喜萬分,歡呼雀躍,我們自己都會打年糕了。希望我們的成績也步步高升!
高一周記 篇4
“終于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么說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樣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隨你去……”聽著梁靜茹的《勇氣》,讓我想起來往事。
三年級時,我還是一個膽小如鼠的小女孩,上課從來不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生怕回答錯了老師會批評我。就一直沒有這個勇氣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學校舉辦的活動我也沒勇氣參加。
到了三年級下學期時,我們班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老師提出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班里很多同學都舉手了,甚至成績比我差很多的,也舉手了,還說著:“我來,我來。”我環(huán)顧了四周,就我沒有舉手。
下課了,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對我說:“心怡,今天班里好多同學都舉手了,就你沒有舉手,老師覺得很失望,我希望下次你上課也要舉手。”“我怕答錯了,你會批評我。”“不要怕,要拿出勇氣出來,打錯了不要緊,老師相信你。”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都睡不著。老想著老師說的話,這時,我聽到了鄰居家在放梁靜茹的《勇氣》這一首歌。我想來想去,覺得我應(yīng)該要拿出勇氣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第二天,上課了,老師提出了一個比較難的問題,班里沒有一個同學舉手。老師就說:“就沒有一個同學敢回答這個問題?”說著,眼睛朝我方向看。我立刻舉手,老師叫了我的名字,我立刻把我的想法說出來了。老師就表揚我了:“心怡同學做的很好,希望大家能向她學習,同時,我也希望心怡同學能夠堅持下去這個勇氣。”
后來,每節(jié)課只要老師提出問題,我就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再后來,學校舉辦的活動我也積極參加,尤其是藝術(shù)節(jié)活動。到了三年級,我就成了學校里有名的小童星了。
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目前,我還是學校里文學社編輯組的成員,還獲得了校星光技能大賽硬筆書法三等獎呢,雖說沒有進入市級比賽,但我也相當滿足。
再回想,歷史上很多名人,比如海倫凱勒,她在19個月時,就失去了視力,后來還失去了聽力。但海倫凱勒沒有失去勇氣。后來,在安妮·莎莉文老師教育下,她學會了說話,最后還考上了大學。再比如張海迪,她5歲時就因患脊髓病導(dǎo)致高位截癱,但她也沒失去勇氣,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fā)奮學習,學完了小學,初中全部課程。
所以,勇氣十分重要。
高一周記 篇5
我想有很多人都很喜歡中秋這一個節(jié)日吧,以為中秋是一個團圓節(jié),一家人在一個吃一個團圓飯,然后在晚上吃著月餅,賞著月亮,那景象,想想就覺得很美。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jié)到來了,為此我興奮了一整天!我左盼右盼,終于盼到了晚上。咱們一家手牽著手,向小區(qū)對面的花園走去。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一個玉盤一樣掛在夜空中,整個城市都被月亮的淡淡的光線籠罩了,一切仿佛都披上了一層白色的輕紗。咱們在花園里找了一條長椅坐下,抬頭仰望著漆黑的夜空,星星都躲進了云層里,只剩下一輪皎潔的明月在夜空中“站崗”,星星大概也去慶祝中秋節(jié)了吧!這月亮也真是孤獨啊!它使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的人,他們在這一天里,是否在思念自己的親人?那就多抽點時間與親人聚一聚吧!
聞著淡淡的桂花香,吃著月餅,看著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欣賞著美景,四周靜悄悄的。突然,一聲巨響打破了寧靜,我被嚇了一大跳,最后才緩過神來,原來是世紀公園的煙花晚會呀!有一個煙花像流星雨一樣劃過天空,“多美啊!”咱們不禁贊嘆道。“你們快看!又有一顆‘流星’來了!咱們每人許一個心愿吧!”我對爸爸媽媽叫了起來。我閉上眼睛,雙手合十,許下了一個美好的愿望。“啪--—”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紅的、黃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煙花可謂是千姿百態(tài)啊!有的像菊花迎著秋風開放,有的像一張燦爛的笑臉對著咱們微笑,還有的像一面紅旗迎風招展……等到煙花晚會結(jié)束了,咱們也該回家了,但是這一晚的每一個瞬間都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里……如果每一年的中秋節(jié)都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度過,那該多好哇!
中秋節(jié)啊!你是一個家人團聚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啊!你是一個快樂的源泉;中秋節(jié)啊!你是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
高一周記 篇6
打開抽屜,一把有些泛黃的老式剪刀映入眼簾,把柄的黃漆因長久的磨損已脫落大半。哦,是了,這是爸爸的'剪刀,思緒便隨著回憶飛去……
那是初中的日子,正值青春期的來訪,我開始有些輕浮,不再聽得進母親的嘮叨,與父母的關(guān)系也有些緊張,那時我與他們最親密的聯(lián)系便是那把剪刀。
打小時候起,父親就愛把弄他那把剪刀,我的發(fā)型自然也是那把剪刀的杰作。父親又招呼我去剪頭發(fā)了。是時,母親仍繃緊著臉,想來是在氣惱我先前與她的爭論吧。父親就顯得平靜而又沉默。我坐到父親前面的凳子上,卻有些不大情愿,哼,剛剛不還跟我爭論嘛,現(xiàn)在怎么這樣,父親只是無言,輕輕地拉開桌旁的小抽屜,緩緩地取出他最珍愛的剪刀,用布仔細地擦拭著。只見父親用手輕輕捧起幾縷頭發(fā),拿著剪刀細致地剪。父親有些老花,看不清剪刀有沒有剪歪,只得摘下眼鏡,鼻尖都快湊到剪刀上了仔細地比對著,調(diào)整著。一米七六的個子彎下腰來貼著那么近看,想來也是不易。仍在氣頭上的我卻只覺著煩躁,父親不是老批評我嗎,干嘛還這么認真地對待我的事情?許是我皺眉時被他從鏡子里看見了。父親連忙將剪頭擱在桌上,問道:“怎么了,我扯到你頭發(fā)了嗎?痛不痛?”聲音中竟帶著些許慌亂。我不由得鼻尖一酸,眼淚不爭氣地從旁滑落,父親他,終究是愛我的。
見我“疼得快哭”了,父親站在一旁更有些手足無措,是了,每次我流淚,父親總會這樣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陪著我,卻又不知如何安慰,只得在我哭完后送上一顆糖。淚水迷茫了雙眼,朦朧中從鏡子里看見,母親也連忙看向我,看見被我發(fā)現(xiàn)了,她又趕緊扭開頭,一副生氣的樣子。父親在口袋里東翻西找,不知從什么地方摸出一塊糖,遞給我,說:“乖,別哭了,是爸爸沒剪好,弄疼你了,吃塊糖吧。”熟悉的奶糖映入眼簾,我不由得一把抱住他,緊緊地,不松開。
自那以后,青春期仿佛一夜間消失了。我每欲與父母爭論時,看到那把剪刀便憶起他們深沉的愛,于是,一切歸于平靜。后來,父親的工作忙了起來,我也更愿意去理發(fā)店剪,那把剪刀就靜靜地躺在抽屜里。
時至今日,再遇見,時光不再,剪刀已舊,而那份濃濃的愛,仍在。于是,我對著客廳大喊:“爸,我?guī)湍粢淮晤^發(fā)吧。”愿多年以后,我仍拿著同樣的剪刀,為父親理發(fā),讓這份愛與感動傳承。一把剪刀,兩份愛!
為大家?guī)碜顧?quán)威、種類最多的周記大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周記 篇7
“與其嫉妒別人,不如用實際行動超越別人。”多么短暫的一句話,卻給了我無限啟發(fā)。
記得那是一次在上-想象作文班的時候,說是要上報紙,我喜出望外,心里想:哈哈!我的-想象作文是有進步的,這回我肯定能上報紙,回家吧這個消息告訴媽媽一定會高興的,說不定還會獎賞我,帶我出去玩。我想象著,報紙發(fā)下來了,我懷著喜悅之情把每一張都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沒有,沒有,沒有。”我越來越來沮喪了,當我找到最后一張的時候,也沒有看到我的作文。我失落到了極點,上課無精打采,下課也不出去玩。
旁邊的同學看到了,拉我出去玩我看都沒看他一眼,我一聲不哼地坐在位子上一動不動。那位同學看到了,顯然是有一點著急了!一下子沖著我大聲說道:“你這樣子算什么!像你這樣與其嫉妒別人不如實際行動超越別人。”這短短的一句話給了我無限啟發(fā),此后我在上課時專心聽講,抓住老師的講的每一個字眼,我相信下次我的文章一定會上報。
高一周記 篇8
高中是另一個世界,沒有小學時候的閑暇,沒有初中的浪漫,高中有它自己的味道,需要自己慢慢的品嘗。
開學已經(jīng)分班一周了,我對新的環(huán)境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對高一生活也有許多感受。
上高一了,既激動又期待還緊張。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讓我們以昂揚的心態(tài)面對初一生活。在人生道路上書寫一段新的篇章。
上高一了,第一個感覺是新鮮。校園是那樣干凈整潔、綠樹成蔭;老師講課是那樣富有活力、引人入勝;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這一切與小學都有著很大差異,是我感到無比新鮮、有趣。
上高一了,第二個感覺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開學典禮上,我們各自樹立了人生理想。大家的愿望各色各樣,有的希望做個音樂家,把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推向世界;有的希望做個記者,讓全人類都為中國今天的飛速發(fā)展而驚嘆;有的希望做個文學家,讓人們聽到社會角落里的弱小聲音……理想要通過行動才能實現(xiàn),高中這三年,我們會給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朝目標一步步邁進。
上高一了,再有的感覺便是緊張。在中學,尤其是優(yōu)秀的中學,學習的競爭相當激烈,從而也會有一定的壓力。稍不留神成績就會拉在隊伍后面,所以絲毫不能放松,要時時都處在學習狀態(tài)。我們必須要適應(yīng)這種緊張的學習氣氛才能在三年的學習中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
高中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高中的感覺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