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評說李清照讀后感
報穴團船膠益船臂班日據(jù)層告刻幾廣雌讀長狀三村低秦待環(huán)循但紹恢逆寸野樹用綠境抓結(jié)能但需伯卷固保密繼宜風(fēng)
哀從詞中來
在月球的環(huán)形山上,有著許許多多形態(tài)各異的山脈,然而,它們的特別之處并不在于其形狀或大小,而在于它們的名字是由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名字來命名的。
我國古代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的名字就位列其中。
提起李清照,也許大多數(shù)人的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一個弱不禁風(fēng),只會在詩文中發(fā)泄哀怨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小女子形象。這和我過去對她的看法相差無幾,但有一本書改變了我長久以來對她的看法。
這本書是由康震老師所著的《康震評說李清照》,作者以當(dāng)時的歷史背景與人物命運的變化以及主人公詞風(fēng)的轉(zhuǎn)變?yōu)橹骶€,為讀者講述了一代詞宗的人生,也讓讀者認識了一個更加真實的易安居士。
她才華橫溢,這令當(dāng)時的許多男子都自愧不如。但那又如何?文采,學(xué)識皆不如她的男子照樣可以做官,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這一切,皆因她一介女子,她只得默默地忍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道德標(biāo)準(zhǔn)。這,是她的不幸,也是我們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不幸。
有人說,易安只善描哀景,述哀情,盡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之語,無所可取。非也,易安的詞雖然句句透“哀”,但這個“哀”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命運結(jié)合起來的“大哀”,而并非一般女子所見的春花秋月。
她的詞,字里行間句句透露真情,絲毫不造作,也不會有過于華麗的詞藻,她從來都不會為了作詞而作詞。她的每一首詞的背后都有一個好比“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美麗而又哀傷的故事。
也有人說她弱不禁風(fēng),就像她詞中所描寫的“人比黃花瘦”。
我認為,這樣看的人就大錯而特錯了。她雖外表柔弱,但其內(nèi)心很堅強。她一生命途多舛,尤其是她的后半生就是在生離死別,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但她并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更沒有放棄詩詞的創(chuàng)作……她的第二任丈夫由于其品行低劣,并且還因為利益的關(guān)系與她成親。她不甘于屈服,把“一紙休書”這個在當(dāng)時只會由丈夫遞給妻子的物品毅然遞給了她的丈夫。這在當(dāng)時無疑是驚世駭俗之舉。但那樣的氣魄與膽量,試問有幾人能及?
我只能說,以前我們對易安的了解都太少太片面,現(xiàn)在每每讀到她的作品時,就仿佛在與她溝通……我深深愛上了這樣的一個李清照,這樣的一個易安居士!她的光芒會永遠閃耀在東方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