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資助勵志青春征文1000字【三篇】
第一篇: 國家資助勵志青春征文1000字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知恩圖報,乃做人之根本,德行之根本也。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一個民族,不但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更形成了我們炎黃子孫的傳承精神——感恩奮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與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以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一篇出師表,不僅道出了孔明心中的忠義,更顯示了他那顆散發著璀璨光芒的感恩的心,這顆心讓孔明為了蜀漢的興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人敬之,愛之,他的報恩之德,流傳千古,報恩之心照耀萬世。諸葛亮是圣人,是一位懂得受之以滴水恩,而報之以涌泉的圣人。
我們知道——感恩的方法有很多,譬如說:精忠報國,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而感恩的捷徑卻只有一種,那就是立志奮進!的確,"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只有付出,才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能夠收獲你想要的果實;只有奮斗,才能品味幸福精彩的人生。
感恩國家,她給了我們安逸、平和的生活學習環境,所以我們要精忠報國;感恩父母,他養育了我們,所以我們要孝敬、贍養父母;感恩無數前輩先驅,他們為了下一代,甘愿犧牲自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穩定獨立的國度,所以我們要敬老尊老。感恩孩童,他們是天真的一代,充滿了童真無邪的思想,給我們以啟迪,所以我們要愛護他們。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傳承并把它們發揚光大!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是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必不可少的,更因為它們是我中華民族的精神靈魂!
不管你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一族。總之,人無論貧困,地位無卑賤,心懷一顆感恩的心都是必需的。如果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就算你成就再大,可是對于社會,對于國家,卻毫無價值,在人民心中也只不過是一名不值得一提的泛泛之輩;如果沒有一顆理智上進的心,就算你想要報效祖國,贍養父母,你又怎么能夠說你有那個能力呢?你難道可以說你行嗎?
作為一名大學生,豈能夠去游戲人生?一味的去享受呢?想想國家,給了我們條件,讓我們踏踏實實的學習;想想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卻也無怨無悔,他們甘心為兒女付出一切,在我們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他們開導我們!安慰我們!在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他們鼓勵我們!激勵我們!此時此刻,一個有良知的兒女有怎么會不去動容呢?有想哭的沖動,但是又有那么一種強有力的力量在支撐著,不讓倒下。久違的自信又重新填進了那枯萎的心扉,流進了枯竭的大腦……透徹這一切,我忽然覺得……
生活,是如此美好。又為什么要愁眉苦臉呢?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所以,感恩生活,笑對生活。
想著著名畫家畢加索的名言:"你就是自己的太陽。"是啊,主宰自己命運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把握好自己。這樣才能夠為人生定位,不過我們要記住:也許我們并不比別人聰明,但我們決不比別人愚蠢,成功的鮮花是為自信的人而綻放!相信生活一定會是美好的。
人生之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但在人生之路上,最燦爛的陽光不應該屬于知恩圖報嗎?感謝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個人,感恩老師,他們傳授給了你知識;感恩朋友,他們時時刻刻關懷著你,提醒著你;感恩對手,他們給了你前進的動力。是的,學會感恩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情愫。
知恩需要有一種崇高的境界,感恩更是像心靈深處的一個泉眼,時刻凈化著你的內心。也許有一些名字,一些人讓我們陷入記憶,讓我們開始凝神,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生命的道路不再那么崎嶇;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成長不再那么艱難;更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內心多了幾分踏實,幾分感動。當我們睜開我們感恩的眼睛來審視這個世界,我們會發現,太多的人值得我們去感動,太多的人值得我們去報答。
學會感恩,立志成才!未來的人才需求不僅是專業技能上的人才,而是對各方面素質的綜合要求。因此,奮斗、拼搏,并成為一名祖國需要的有用之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我們要拋棄自怨自艾,哀聲嘆氣,怨天尤人,要趕走頹廢,趕跑偏見,迎來自信,迎來笑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立志奮進!
第二篇: 國家資助勵志青春征文1000字
夜晚在鍵盤上敲打著一個又一個故事,白天在奔跑的路上豎起一面又一面新的旗幟。我想,只是因為心存感動,才愿留下這些溫暖的文字。
我是龐xx,重慶工商大學大三學生,回味三年時光,一路走來,或走或停,迷茫過,叛逆過,放蕩不羈地笑過,歇斯底里地哭過,大學得味道,是奮斗的味道;奮斗的意義,是青春的真諦。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是家里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家里除了爸爸媽媽爺爺,還有一個念初中的妹妹和念小學的弟弟。兩年多前接到錄取通知書那刻的場景還記得清楚,我揭開那個紅色的郵遞信封,莫名的緊張和激動,把我的名字望了一遍又一遍,這才急匆匆跑去爺爺的屋里給他看,說:“孫女考上大學了,我要去重慶讀書了!”爺爺拍拍我的肩膀,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開學前的幾十天,媽媽已開始為我上學的事張羅,想到要去那么遠的地方上學了,她好像嫁女兒一樣緊張,一天三頭兩次地跑去鄰居嬸嬸家問要帶些什么,辦理哪些手續,有哪些注意事項。聽說我們這些農村出去上大學的可以去鄉鎮政府辦事處出具貧困證明,到學校申請助學金資助,媽媽便立即帶上我去村委鄉委落實情況并拿到了政府出具的貧困證明單子,一再交待我到學校問清楚老師這件事情。
日子一天天過去,開學之日臨近,在外打工的爸爸也特意趕回來看我,送我上學。姑姑舅舅這些親戚也紛紛來我家看我,囑咐我今后一人在外,好好照顧自己,臨走前還給我留了千百塊錢,說這是對“咱家大學生”的一點心意。要走了,爸爸沒有如約送我,只是把我和媽媽送到車站,我知道他是嫌一百六十塊錢的車費太貴了,盡管他多么想去我上大學的地方看看,()最終他還是選擇早日回到工地,為我多忙碌一天,我的學業就多一份保障。爸爸的話永遠不多,總是那句“好好讀書,爸掙錢供你”。走進候車廳,我不斷回頭,感覺爸爸日漸滄桑了,我不停地揮手,眼淚止不住流。
咕隆咕隆了十八個躲小時,火車抵達重慶,這個美麗的城市讓我感到陌生,重慶北站下來,一位好心阿姨告訴我們要乘輕軌去五公里。“輕軌”這個概念在我腦海里是模糊的,在河南就算是鄭州那樣的城市,地鐵也只是剛列入城市規劃項目之一,仍未落成。最終,我怯怯地跟隨人群在人工售票窗口買了票,和媽媽拖著重重的行李照著別人的樣子刷卡、進站、問詢、等車。這次新鮮體驗讓我覺得重慶說那么魔幻,我是那么渺小,小到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五公里站到了,請到工商大學、重醫附二醫院學府醫院的乘客在這里下車”,輕軌站臺提示告訴我到了,我拉著媽媽的手下車,出站時已下起大雨,天空像染了墨一樣。我們在出站口買了一把雨傘撐著,雨傘下安靜的一小片蔭蔽,只有行李、她和我,那刻覺得世界都靜得只剩我們了。
由于還沒到正式報道的時間,我們和另外一個提前入校的新生被提前安置了宿舍,那晚鋪蓋還沒有發放,我和媽媽把衣服拿出來抱著,就這樣互相依偎著睡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早新生陸續來學校報道了,我和媽媽一起去領了學生卡、床上用品等。媽媽幫我鋪了床,我們就坐在那里聊天。她說道他們小時候沒有機會讀那么多書,現在只能靠體力工作,“你是家里的姐姐,一定要為弟弟妹妹樹立榜樣”她哽咽了一下,“你弟弟妹妹還那么小,我和你爸把年輕時候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你的身上,你一定要好好讀書改變命運,將來好替我們照顧弟弟妹妹”。那刻,我感到自己是幸運的,對于爸媽這樣一對農村夫婦來說,他們沒有因為我是女孩子而過早讓我放棄學業,而是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他們是那樣偉大。
那天下午我把媽媽送上車,急忙趕去開新生班會。我的腳步是那么急,顧不上去抱媽媽一下,回來的路上我想到媽媽要一個人顛簸那么久,眼淚就大顆大顆往下掉。班會上,文老師講了新生入學須知和大學獎助體系。我很快按照要求去申請了國家助學金并得到學校審批。接到審批通知那一刻我深深松了一口氣,至少對于爸爸來說,他身上的擔子輕了些許。接著我給媽媽打了電話說助學金申請好了,電話那頭她開心極了,一直念叨著“政策真好,真好”,并又一次叮囑我要好好學。
現如今,我大三了,再也不是那個感覺自己好渺小的小姑娘了。這些日子來,我通過了計算機二級,英語四級,連續四學期獲得綜合獎學金,做了新聞編輯部小記者,宣傳部部長,得到越來越多榮譽與肯定。奮斗的起點都只是因為爸媽的辛勞、親戚的關懷以及政府的資助,這些都使得讀書在我心中多了份沉甸甸的分量。
若干年后,媽媽的“好好學”依舊會在我耳邊回響,它一次又一次提醒著我流再多的汗水都是值得的。命運沒有給我一個足夠高的起點,但至少它沒有剝奪我分發向上的信心。而我現在依舊年輕著,我的未來還有一萬種可能。我知道:無奮斗,不青春!
第三篇: 國家資助勵志青春征文1000字
溫暖的陽光斜灑在大地上,倒映著樹叢的身影,而我,懷抱著激情與夢想,走在明媚的校園里。這是三年前我憧憬的大學。
大學是每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的夢想之地,然而,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誰都沒有辦法預測自己的青春將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20xx年的秋天,生活跟我開了一個大玩笑,給了我以及我的家庭沉重的一擊。父親離開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著他的我們,去往了另一個世界。伴隨著父親的離去,我的家庭就像房子沒有了支柱一樣,艱難地維持著。那年我高三,成績一般。原本離我不遠的大學,一下子遠離了我。
就在那年秋天,在一次吃飯的時候,家里的親戚商量著我家以后的生活該怎么過。說著說著,就說到我讀書,親戚們一致認為如果不是成績很好,那就不要讀了,農村的女孩子,高中畢業就不錯了,讀那么多書也沒有用。我清清楚楚的知道重男輕女的思想一直存在我的家庭中。我別無選擇。聽到這話時我很傷心,因為我想上大學,因為這是父親對我最大的期望。所以我要在悲傷中堅強的努力學習。
高考結果出來了,我不敢告訴母親,害怕高額的學費給家庭帶來的巨大壓力。幸好,母親能夠深切的理解我,也知道這是我父親對我的期望,于是同意了我上大學。取得母親的同意,激動萬分的同時,更多的是在想,我該如何才能減輕自己對家里造成的經濟負擔。雖然現在可以申請貸款,但那只夠支付學費,生活費卻還沒有下落。
20xx年的九月,我帶著母親給的一個月的生活費和學校需要交的費用踏進了財院的大門,帶著我所有美好的憧憬與激情。上了大學后,我盡量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做兼職,賺取生活費。雖然辛苦,但是一想到能夠減輕母親的負擔,打工的辛酸一下子就雨過天晴了。但是,學生兼職的錢還是很少的,住校需要的生活開支對于我來講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即使自己再節約,卻還是不夠支付各種需要的開銷。
就在我懷疑自己不顧家里的經濟情況堅持來上大學而給家庭造成的經濟壓力的時候,是國家資助給了我堅持下去的支撐。國家資助的金額雖然對于家庭經濟較好的學生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也許,這只是他們一個月的開銷,但是,這卻是我將近一個學期的開銷。即使自己在學校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盡情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吃喜愛的食物,但是我的心里已經萬分感激,因為我能夠繼續在我憧憬的大學校園學習。這對于我來講是大學賜予我最美好的禮物。
大學三年就要過去了,我在這三年里深深地明白,自己不能夠因為有了國家的資助而滿足于現狀,不能夠得過且過,國家資助對于自己的幫助,就像是雪中送炭的溫暖,是夏季微風的涼爽,是沙漠里甘泉的清甜。我要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有了國家的資助,我并沒有因此而坐享其成。我懷抱著感激,依然在努力靠自己的力量賺取生活費。各種各樣的兼職,辛苦勞碌卻依然廉價,并且自己所學專業無關。但是,這樣的兼職經歷,卻讓我明白很多的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世之道。也更能夠深刻地理解父母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每日沒夜的的工作的那種艱辛,也更能理解生活的不容易,更讓自己懂得對生活要心懷感恩之情。我的心里對國家資助更加的感恩。
國家資助不僅給了我經濟上的支持,更加給了我精神上的支持。因為經濟負擔,我曾經想過輟學打工幫補家里,但是因為國家資助,讓我重新燃起了希望。國家資助就像旱季的大雨,給了我即將枯萎的心一場及時的滋潤;就像陰霾天的大風,及時吹走了不滿我心里的烏云;就像黎明到來的曙光,照亮了我被陰暗覆蓋的心房。
學生最好的感恩就是努力學習,成為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人,成為能夠為國家做貢獻的人。在大學的三年,我不停地督促自己要努力學習,好在畢業之后可以為家里減輕負擔并且能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作為國家資助的受助者,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像所有給予自己幫助的人一樣去幫助別人,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