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755字獲滿分,30字老師不認識,閱卷組長寫下注釋
《生僻字》這首歌謠曾一度在網上迅速走紅,引來眾多人傳唱的同時也將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再次推向高潮。網上有人批評這首歌不過是生搬硬套地把生僻字湊在一起而已,讀起來卻沒有一個完整的意義。而真正的有才之人卻是能夠合理地運用生僻字,組成意義完整,思想深刻的文章。2010年的江蘇考生王云飛便是其中一個,靠著在考場上劍走偏鋒的用生僻字寫文章而斬獲滿分,僅用755字便拿下了高考滿分作文,甚至有30個字是閱卷老師不認識的,這篇文章為何能拿滿分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高考語文作文的要求最低字數是800字,而他僅寫了755字卻也獲得了老師們的贊賞。那年的作文題目叫《綠色生活》,在所有的考卷中,閱卷老師讀到了一篇頗具特色的文章,通篇讀來竟有30字是他不認識的,保險起見下,他把文章移交給了專家組定奪。閱卷組長是古典文學方面的專家,名叫吳新江。在他2000字的注釋下,這篇文章的意義與思想便很清晰了,十分貼近作文題目要求。文中的生僻字也并非胡亂運用,而是恰到好處,屬于純正的文言文。能在時間有限的階段正確應用文言生僻字表達意義,可見作者在文言文上的功力相當高超。吳新江甚至表示這名考生絕對能夠與古文獻碩士相媲美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經過專家組的一致同意,這篇文章成為了高考滿分作文,而王云飛一時之間也被各大媒體報道,成為了當時的風云人物。在媒體的報道下,人們了解到這王云飛是江蘇省如皋中學的考生,而這所中學也是南京東南大學的附屬中學。在知道他想報考東南大學的工科專業后,東南大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預錄他到了學校的王牌土木工程專業。當時北大招生辦的老師也十分看好王云飛,為了搶走這位學生,他們也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此時的王云飛仍然可以反悔,但是他拒絕了北大的好意,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已經答應了別人,失信于人是不可取的。而且他的第一志向就是想要攻讀工科,所以他毅然決然拒絕了北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其實王云飛得益于他的這篇文言作文,因為當時他的總分還不夠東南大學理科的分數線,因為惜才,東南大學特招了他,他也因此有了這個機會上這所學校,可以說的是正是這篇文言作文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據報道,小時候的周云飛受母親的影響,小小年紀便開始朗誦古籍,閱讀唐詩宋詞,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他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古言。稍微年長之后,他已經能夠自行閱讀古籍了,從《史記》到《資治通鑒》,這些古言文都是他的偏愛,而對于那些言情小說他卻是不喜的。因為從小便有基礎,加上自己對于古文的熱愛,他一直沉浸在文言文文學中,每次遇到生僻字的時候,他先是試圖結合全文理解意思,理解不了再查閱書籍理解,在他眼中,生僻字一點也不使他煩惱,反而激勵著他認識更多的古言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結語
就是靠著多年的積累,他在文言文上的造詣甚至超過了許多老師。而這樣的造詣也是日復一日練習而來的,平時閑暇之時他便會閱讀古典文學,日積月累下才讓他能夠在考場上寫出755字的文言作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他不是靠著文言文博取眼球,而是在用自己的實力說話,所以才能贏得閱卷專家組的青睞,成為了那獨一無二之人。在歷年來的高考考場上,也不乏那些用古文寫文章想博取高分的人,但是都是半吊子的水平,最后也落得零分的結果。由此可見,王云飛并不是那華而不實之人。付出就有收獲,希望他今后還能繼續發揚持之以恒精神,成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