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誠實守信好人事跡材料800字以上(合集四篇)
【篇1】高中誠實守信好人事跡材料800字以上
“做人辦企業要講誠信,我寧可人負我,我絕不失誠信”,磴口縣廣運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海晨常講的一句話。
從1995年下半年開始,25歲的趙海晨懷揣著學點本事、見著世面的想法,毅然放棄了“鐵飯碗”下海經商。以向公司年上繳承包費2萬元承包了加油站,而且一包就是10年。1996年底,在自有積累的基礎上他又貸款6萬元,購買了一輛齊頭解放8噸油罐車,油品也從最初的2、3種增加到了6、7種。他通過送油上門,定期總量結算等辦法,爭得了硫化堿廠,磴口糖廠兩個大型企業車隊的供油業務,特別是從1999年自治區移民扶貧工程開工以后,他又通過提供儲油罐,送油進沙漠但不另收運費等舉措,爭得了磴口歷史上開發規模最大工程的供油業務,在服務這項民心工程順利建設的過程中,也使他自己的企業得到了不斷發展壯大。2003年,他借助原農墾運輸公司轉制拍賣公司場地的有利時機,果斷決策,整體買進并且又貸款110萬元,在原站址上新建了設施配套齊全、高標準的海晨石油經銷部,公司發展整體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2004年國家三大石油公司競相擴展市場份額,全面加快了對個體私營加油站的收購步伐。趙海晨面臨著艱難的選擇。不轉讓,每年數額可觀且穩定的收入足以讓他今生衣食無憂;轉讓,自己又將走上一條前途未卜艱辛創業之路。在理性分析將后石油市場發展競爭格局的基礎上,生性好強的趙海晨作出了決定,轉讓公司,轉行“二次創業”,在新的征程中升華自己的人生理想。借助轉讓公司實現的相對豐厚的原始積累,他很快就參股并控股了磴口縣廣運運輸有限公司。
在公司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他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誠信經營的管理理念,海晨石油經銷部整體轉讓后,跟隨他打拼多年的員工“一個都不能少”,想方設法安排了新的公司或介紹到朋友的車隊開車,并且每人都給了一部分資金幫助他們入社保,解除生活后顧之憂。
2006年,海晨力排眾議,多方融通,籌資近200萬元購買了地理位置優越的舊交警隊辦公大樓,使廣運公司的整體營運環境、外部形象及品牌價值得到了得到了迅速改善和有力提升。磴口縣廣運運輸有限公司,成為固定資產600余萬元資產,占地面積2000多平米,建筑面積200平米,停車場地800平米,站前廣場200平米,80余臺營運車輛,員工130多人的交通運輸企業。利用公司自有客車的有利條件,借助磴口縣豐富的旅游資源,海晨注冊了磴口縣第一家旅游公司—農墾情旅行社有限公司,開辟了自己全新的發展空間。海晨憑借自己敏銳的市場觸覺和精明的商業頭腦,贏得了事業發展新的輝煌。2007年,在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協調下成功的收購了已經停業破產的磴口縣康遠公交公司,成立了磴口縣興晨公交運輸有限公司,使我縣的客運城鄉一體化發展,走在了全區的前列,為我縣客運市場的規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1年,趙海晨在社會調察中,發現磴口縣人民菜藍子冬春季貧乏,價格偏高,于是他聯系了磴口縣幾位知名的企業家,在磴口縣巴彥高勒鎮城關三社,一期投資1500多萬元,征地500畝,組建了磴口縣商友農業生態開發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開發反季節蔬菜培植大棚,極大的豐富了磴口縣及周邊地區的菜藍子,并解決了約100名務農人員的就業問題,為磴口縣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過程中,堅決信守承諾,幫助農民致富。在市場客戶和單位、團體的蔬菜配送和銷售業務中,始終以誠信第一、品質為上。2024年年初,當全國蔬菜市場行情上漲時,磴口縣商友農業生態開發有限公司反季節蔬菜及時上市,極大的穩定了全市反季蔬菜的價格,并使廣大種植戶僅一季就獲得了平均每畝6000元的收入,從開始農民的不信任到現在踴躍地主動與公司合作。對員工以誠相待,落實“無論企業遇到任何困難,員工的工資只升不降”的承諾,員工的收入都是逐年增加。
市、縣組織的各項愛心捐助活動,他都積極參與。海晨創業的成功和回報社會的行為,也得到了各級各部門的認可和肯定:先后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文明誠信企業”、“磴口縣首屆十大杰出青年”、 “磴口縣十大愛心大使”、榮獲“磴口縣希望工程助學活動突出奉獻獎”、“光彩事業先進個人”、“巴彥淖爾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磴口縣非公有制經濟人捐資助學先進個人”、“磴口縣勞動模范” 等榮譽稱號;他用行動兌現了自己堅持誠實守信的莊嚴承諾。
【篇2】高中誠實守信好人事跡材料800字以上
別因他人行騙,自己放棄行善。——題記
現今社會,大小街道及馬路邊,幾乎到處多多少都有幾個乞丐,說是“兩步一哨,三步一崗”絕不夸張。他們個個污穢不堪,有的身體殘疾而又家貧如洗,有的已近暮年而又毫無工作能力,甚至還有的是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和社會無業人員,動了歪腦子想到這條路子,把自己打扮的落魄至極,來個“空手套白狼”,更有可惡者控制老弱病殘,來行乞、行騙,將財物收入己囊!
隨著新聞媒體對其行騙行為的不斷曝光,讓一些樂善好施的人頓覺心寒無比,見到貧困之人也開始猶豫是否伸以援手。而城市的城管部門也開始“清掃”街道,讓一些真正可憐之人被逼得幾乎再無出路!
或許有的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他們的“可恨之處”又是為什么呢?社會福利無法照顧全面?自然災害讓人背井離鄉?家中貧困,受不到高等教育而“就業難”?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各方各面數之不盡,列之不完!而利用好心人士來賺錢的“乞丐”更是人性缺失,盡顯了人類的心靈上的污點——貪欲、懶惰。
可就算如此有如何?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0年的舟曲大面積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突顯中國近幾年災害不斷,但是,中國依然堅強,災區群眾依然堅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依然伸以困難之人援手,無數的人民子弟兵和志愿者不斷進入災區搶險救人,這是中國人民的閃光點!就算前方困難重重,我們依然可以度過!
我們的眼睛不能總是盯著壞的一面,也要用心去感受善良帶來的感動。雖然有人利用人們的善良去欺詐錢財,但不也有像聶清文這樣因下井救人而被困死井下,還不忘自己生前所欠嗎?不也有在中國發生災害后乞丐老人向災區捐出自己乞討來的全部積蓄嗎?
所以對待“壞”人,我們不僅要在物質上給予一定補貼,更要在精神上關愛、教育、幫助他們,將他們從歧途上拉回來,引入正途!畢竟孔子曾云: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古語云: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更沒有絕對的壞人!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不好就一棒子打死全部!
所以,別因他人行騙,自己放棄行善。
【篇3】高中誠實守信好人事跡材料800字以上
什么是誠信呢?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就是誠實、守信。通俗地說,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產生關系。處理這種關系必須遵從一定的規則,有章必循,有諾必踐;否則,個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會就失去運行之規。在人際交往中,只有真誠待人,才能與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關系;只有誠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所以,我們應該從小樹立“言而有信,無信不立”的觀念,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
不要漠然地說這些與我無關,與同學約好時間卻沒有準時出現,在考場抄襲作弊,這些難道不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嗎?我們還有什么資格說與我無關?也許你還會說,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作大事的時候,我自然會講誠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修養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誠信嚴格律己,何談大事?一種在小事中養成的慣性只會讓我們在背離誠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難道做到“誠實守信”真的如此難嗎?確實,要一輩子做到誠實守信實屬不易。“誠信”二字看似簡單,卻重似千斤。因為在大千世界中,利益和誘惑無處不在,貪圖小便宜又是人之一大弱點,難到“誠信”注定是一小部分君子的專利嗎?我不以為然。我認為“誠實守信”幾千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時代的發展,“誠信”必將成為我民族的優良品質并發揚光大,使之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作為新世紀年輕一代的我們,需恪守“誠信”兩字,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小講誠信,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抄襲作業,一次小小的撒謊,都應以此為恥,從小養成講“誠信”的好習慣。,如果這樣堅持下去,我相信“誠信”定會在中華大地上大放光芒。
幾千年前,在中國,孔子說:言必行,行必果。幾千后的法國,左拉說:失信就是失敗。穿越不同的國籍,跨過不同的時空,惟有對誠信的尊重是一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總是能夠穿越時空,沉淀成永恒的真理。在這個比任何時候都讓需要美德和誠信的時代,讓我們牢記:國不信不強,商不信不富,行不信不果,人不信不立。我堅信:只要人人都講誠信,祖國的明天將變得更加美好、更加燦爛、更加輝煌!
【篇4】高中誠實守信好人事跡材料800字以上
一縷縷黑的飄散,慢慢蔓延開來。驀然,天邊的一角,一只幽深的眼睛奮力地眨著,翻出最明亮、耀眼的光芒,輕輕滑落,卻又那樣飛快,轉瞬已不見蹤跡,只留下淡淡的一點,似曾相見。
一雙迷茫的眼,呆滯地有點不知所措,卻飽含清泉,一汪清澈、光亮的泉。那是淚啊!一位失去妻子的丈夫久違的淚水,卻不知道應該把它放在哪里。讓它流出來吧,風干了這一縷淚水,也帶走憂傷。不,還是把這一汪泉,連同一家老小珍藏在空洞的眼中吧。媽媽見我包了幾個餃子沒有一個像樣的,哭笑不得。她對我說:“我來教你吧。先把面皮平放在手上,舀一勺肉餡,記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大概占面皮的八成左右。因為面皮表面有點兒干,所以要沾一點兒水。均勻在涂在面皮邊上,然后對折面皮,拇指在上,食指,中指在面皮下,一折一捏,一折一捏,“縫”緊邊口,你看就大功告成了,一個脹豉豉的餃子就包好了。不過,待會兒你去照照鏡子啊!”
如果人生是一條線段,那就在這一條線段上取一個點,是那三分之一的地方。這一點之前,有個老實、肯干的劉延信,一個美麗、賢惠的妻子,一個可愛、聰明的孩子,更多的是臉上不遜色的笑容。這一點之后,沒了劉延信,卻多了一個謝延信,沒了那位美麗、賢惠的妻子,卻多了一個永久不變的承諾。也許一切的一切都變了,不變的卻仍是那憨厚、可愛的笑容。
依舊是那間屋子,少了妻子的日夜相伴,卻少不了那句“好好照顧岳父母”的承諾;依舊是那個老實的人,少了做岳父母女婿的責任,卻多了一份做兒子的孝順。
也許,有人認為,他會被岳父母的病給嚇倒,可他卻寸步不離地站著;也許,有人認為,他會被日夜的心酸所打垮,可他卻幸福地笑著;也許,有人認為,他會無奈地放棄,可她卻不松懈地抓緊;也許,他會有太多太多的假想,但是總被無情地否決。因為,兩位白發老人身邊,總有一個頭發花白的人陪伴。
一個人會為一把黃土承諾一輩子。是我無法想象的是,可就有這么一個人,為自己的承諾真正的付出了一輩子,他的行為詮釋了誠信二字的真正內涵。
誠信,它曾是儒學大師發自肺腑的吶喊;它曾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中變得不名一錢;它曾是無數飽學之士恪守的行為規范;它曾是一些狡詐之徒飛黃騰達的外衣。它太簡單,簡單得連呀呀學語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太復雜,復雜得使有些人讓它消失得無怨無悔,無影無蹤。
它,太簡單,讓誠信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