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八年級上冊習作一《新聞寫作》范文.p
統編版八年級上冊習作一《新聞寫作》范文 習 作 指 導 消息,是新近發生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事件。要寫好這樣的事件,你需要盡可能 全面、準確、深入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最基本的材料,一般包含“六要素”,即 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為何、結果如何。你可以通過調查,了解事情發生的 來龍去脈;觀察新聞事件發生的現場;采訪相關的人員,了解他們的觀點、感受; 收集主要的背景資料等。有時候,還需要利用錄音、拍照等方式,增強信息的準 確性。 動筆寫作時,首先要確定一個新穎、醒目的標題,以吸引讀者的眼球。 如毛澤東《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百萬”“橫渡”,這些字眼的使 用,極大地調動了人們了解具體內容的渴望。 其次,要合理安排結構。消息的結構比較特殊。正文一般包括導語、主體、背景 和結語(后兩部分有時暗含在主體中)四部分。消息的結構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遞 減的原則安排的,即所謂“倒金字塔”結構。其中導語是新聞的核心,他是用簡 潔的語言,突出最重要、最富有吸引力的新聞事實;之后的內容是事件的展開, 事實的重要性逐漸減弱;如果有關的背景材料,則放在事實之后。 消息的語言要準確、簡明。在此基礎上,可追求具體、生動。《新聞兩則》后的 第二題就是有關消息語言的練習,同學們可以再從文中找一些語句,體會消息的 語言特色。 范 文 調查顯示我校師生課外閱讀量逐年提升我校教學處4 月 28 日公布的“ 2015 — 2016 年全校師生課外閱讀調查”結果 顯示,與前兩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我校師生課外閱讀量逐年穩步提升。據“閱讀 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師生2016 年人均課外圖書閱讀量為9 本,比 2015 年人 均增長 1.25 本, 比 2014 年人均增長1.8 本。調查結果還顯示,隨著年級的增高, 師生的課業壓力也同步增加,但在日益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和學生的閱讀熱 情不減。各年級人均課外閱讀量均高于上一年,課外閱讀總量呈逐年上升趨勢。 教師所閱讀的書籍,已經由原來的主題分散,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