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后感-《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后感1000字
本學期,學校給我們贈送了《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值得讀。
凌志軍先生所談的正是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30個“微軟小子”的成長過程。他們并不擁有一個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和我們也沒什么不同。那么,他們憑什么變得和我們不一樣?就憑著他們對教育的看法與眾不同。
先來回顧凌志軍先生在這本書中中介紹過的一個人物:他家境貧寒,但他也期望成功,可在高考時他栽了跟頭,語文考了不及格,總分也很糟糕,連找份正式的工作都危險,可他不在乎人們對成功的定論,在成長中學習,一路摸滾打爬,成了令人羨慕的世界級科學家,他就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沈向洋。沈博士走上演講臺感慨萬千,他也曾經做過碌碌終生的思想準備,但成績僅僅是一組蒼白的數字,他隨著成長的步伐不斷向新的高度挑戰,相繼獲得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哲學碩士學位,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機器人專業博士學位,他回顧成長的道路問心無愧,他說他沒有達到事業的巔峰,但是他沒有愧對成長,這就是成功。
書中講的是那幫被稱為“微軟小子”的人的成長故事,其實離我們很遙遠:他們的學習經歷幾乎都非比尋常。有的是少年班,有的是小時候就出國留學,還有就是清華、北大的。他們生活的時代離我們遙遠,他們學習的地方離我們遙遠,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離我們更遙遠。但這本書通過他們的成長歷程向世人闡述了一個關鍵的觀點:一個人發展的最重要時期是6-12歲。這個時期要想健康成長,如果只靠學生,不可能;但如果有了家長和老師的協助,就有可能。wWw.330011.COM
30個“微軟小子”的成長故事證明一個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來的。
“成長”——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詞,一個嚴肅而親切的詞,卻將伴隨我們一生,人生在成長中度過,在成長中綻放光彩。成功固然令人驕傲,但沒有成長,成功又從何談起呢?我們的知識、經驗哪一點不是在成長的澆灌下開花結果的?人可以沒有成功但不可以沒有成長,成功就像一張證書,僅僅見證你的成長。成功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回首走過的風風雨雨,你滿意,就證明你成功了。其實所謂“成功”,不是說你一定要得到“第一”、“第二”,而是你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你的潛力。
感謝凌志軍先生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他教會了我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如何去教育學生。在學生成長的歷程中,我們能做些什么?其實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教給他們課本以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課本以外的東西,那便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去做一個有著健全人格的人。
成才與成功的關系就如,在“人”這個莊重的字中,那一撇是成長,那一捺便是成功,如果沒有成功,成長照樣瀟灑、昂揚,捺只是撇的一個分支,沒有了成長,成功便搖擺不定。
《成長的足跡》讀后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來到大學,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前方是泥濘?還是有荊棘?呵,我不去想,“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遠方,夢想在望!我會做好準備,這一回,起跑后絕不撤退!
常言道:“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也懂得每一次的成功都離不開巨大的付出與努力。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為“人上人”,這是媽媽早就教給我的道理。冰心也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再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所以,當我們情不自禁地把羨慕的目光投向那些優秀學習時,是否應該更多地聯想到他們成功一刻的燦爛笑容是多少汗水、淚水用心澆灌才開出的美麗花朵!如“白駒過隙”般的一生,誰不渴望用成功之花來點綴青春?!我渴望如夏花燦爛的青春!
見賢思齊,打開《成長的足跡》一書,我用心讀完他們用飽蘸真情的筆墨寫下的語重心長的話語,引人深思!娓娓道來的故事,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里中道不盡心酸,卻更有一番幸福滋味,令人神往!每字每句皆似甘露滋潤著我的心靈。潛移默化地,我心中不覺生出一股勇氣--我要追求一種“千淘萬濾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的人生絕對感受!
難以否認,成功有時還得靠機遇,然而,偶然性因素雖是無法預測的,但成功總是垂青于那些有準備的人的!當今時代呼喚人才,“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所以,不要埋怨什么,“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營銷06-2的文武觀善于把阻力化為動力,相信“用心沒有做不了的事情”洪水無情淹沒家,病魔無賴糾纏他(父親),手術須做奈何窮,經濟打擊欲縛他……然而,他“一定要學有所成,一定要有所作為”的決心始終穩如泰山!
營銷專07-2的劉寶幕師姐,原上本a線,卻無奈讀專a,掙扎痛苦過后,還是勇敢站在新起點,并最終如愿以償地實現她專升本的心愿。“人生如圓步步始”下一站,又是新的出發!
我的老鄉,土木06-1的胡桂街師兄認為“哭過,笑才燦爛;拼搏過,回憶才斑斕。“他以充實為樂,頑強對抗充斥整個考研過程的苦悶與單調。
……
真可謂:”志存高遠磨礪成鋒,腳踏實地奮發成才“!母校以他們為驕傲,我也將以他們為榜樣!夢想在望,我已做好破釜沉舟的準備,決心勇往直前!遠方,夢想的呼喚,開始在心房激蕩,我相信是夢想讓他們的生命發亮!
我翻完書掩卷深思,發現成功的背后,沒愛的支持是照不亮夢想的星空的!羅曼。羅蘭說過:“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雪變成黑夜。”是那些人當堅強的后盾,才讓他們有精彩的故事可說。
手中的茶杯慢悠悠地飄浮出一圈圈的茶煙,縈繞上升,像我的思緒一樣飛散,迷糊地,記憶里的一些畫面在重現。
第一次離家萬里,對家的思念是那么深!床前月光照不透我心中愁,卻又不忍父母隔著千山還得為我操心,手中握著個撥出的電話——“嗯,我一切都好!”眼里卻點點淚花!〖1〗〖2〗
第一次住宿,班里僅我一個住那一層,一切那么陌生!我感覺像掉隊的孤雁;
第一次睡上鋪,夜深人靜仍難眠,恐一不小心就讓自己做垂直運動
……
初來乍到,那么多的第一次讓我難以招架,心里莫名失落,終于體會到“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然而,失落時,總有朋友“發”給我安慰,家人“打”給我牽掛,師長們也送給我許多幫助與關心!感謝他們讓我重拾那份堅持下去的信念!再陌生的未來,我只能更勇敢!因為有你們與我同行,讓我在向夢想行進的路途上不會孤單!
思緒真的是飄遠了,杯中茶已涼,心頭卻漸暖!在克服剛開始的不適應后,我勇敢地參與了班干部的競選和校學生會的面試并幸運地成功了。努力奔跑,讓我收獲了很多,“大學大學,以學為大”,我意識到大學有求知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只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才能去更好地回應遠方夢想的招喚!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只有像書中人物一梓不懈地追求,堅持下去,才有可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我發現其實每個人都具備成功的基本客觀條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自信!啟航吧!遠方,夢想在望!
大學生活,是青春的激揚,個性的飛揚!大學,是提升自我的大煉爐,是造夢的新天地!上路吧!愿我們一路順風!找好方向,好好規劃人生。
夢想在望,漫漫遠方路,將成為我不懈的追求!相信自己,相信明天!
最后感謝那本書,“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讓我受益頗豐!
『 1 』『 2 』
《好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后感
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二年級了,訂《父母課堂》已經有好長時間了,家里書架上放著好幾本。可是因為工作的關系,雖然每期都看,但看的不細致。直到今天,在春節的假期里我又重新閱讀了一遍,這一次我又學到了許多知識。
《好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是《父母課堂》的記者采訪中國青少年教育家孫云曉的一篇訪談錄,孫老師回答了幾個記者提出的問題。在孫老師的回答中有一段話使我感覺非常及時。那就是當記者問孫老師:家庭教育需要科學的方法,方法很多,哪些比較重要呢?孫老師回答說:“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至少有4點: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2.教子成功從培養良好習慣做起;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4.讓孩子在體驗中和群體中長大。”
孫老師所提出的四點方法使我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回想起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忽略了太多,特別是尊重孩子。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做為母親我也付出了很多,但也給孩子制造了許多壓力,特別是在孩子上學以后。因為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意,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早出晚歸,根本就顧不上和孩子交流了。孩子算是很乖的了,他沒有跟我提要求,學習也算過得去,也沒有淘氣,但是他經常會和我說起學校發《父母課堂》了,老師要求寫讀后感。我也知道這本雜志很好,于是也抽空讀一下,可是由于每天要面對很多雜事,很多文章我也是一看而過,更不用說寫出讀后感了。直到前個階段,工作不太忙了,我有點時間陪孩子了,他的一些習慣讓我有點無法適應,但卻不知如何改變。今天,讀了這篇文章后,我大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孩子需要的不是嘮叨而是具體的幫助。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沒有和孩子做深入的交流,更不用說具體的幫助了,所以造成現在我想尊重他的想法,但卻不知他在想什么。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不會再錯過和孩子一起的機會了,我已經結束了自己的生意,找了一份掙錢不多但有作息規律的工作,這樣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養成好習慣,也就可以一起快樂的生活。
【推薦】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http://.cn/古典文學網是一家專業的中國古典文學網站,提供中國古典小說、古典詩詞、古典名著、中國古代文學故事、古代詩歌詩詞等各種中國傳統文化著作在線閱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