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雨的夜晚,你會想起誰-情感
你在有雨的夜晚會想起誰呢?而我只會想到一個人,他是我哥。
哥是個智障,他是大媽嫁給大伯時帶來的。大伯5歲時小兒麻痹導(dǎo)致半身不遂,爺爺和奶奶務(wù)必在他們有生之年為大伯找一個可以照顧他的人。所以,便有了大媽,有了哥。
記得大媽和哥來的那一天,哥穿得很新。大媽見我,一臉討好地笑,哥便跟在一旁憨憨地傻笑。哥的新衣服襯著他癡呆的表情,讓他越發(fā)地顯得憨傻,爺爺奶奶臉上的頦色不好看起來。大媽膽怯地拉哥的衣角,哥卻笑得更厲害了。
那時父母上班沒時間照顧我,我暫住在奶奶家。我7歲,哥9歲。我像四合院所有的居民那樣,叫哥“傻子”,想方設(shè)法捉弄他。我用小碗盛許多鹽給哥吃,問他好吃不,哥說好吃,我說好吃就大口吃,哥便大口吃鹽。哥吃得很痛苦,五官都擰到一起了,可他還在咧著嘴笑。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玩的游戲,后來,我便將鹽換成醋,換成辣椒,換成我能想到的一切東西。每一次,我都能從哥怪異的表情里得到許多歡笑。
后來,這個游戲玩膩了,我義模仿媽媽化妝,用不同的水彩筆在哥的臉上左描右畫,甚至還在他的額頭上寫下了“王八”的字樣。而這些,即便大媽發(fā)現(xiàn),她也不會過多言語,充其量只會把哥拉到一邊,幫他細心地擦洗。更甚的一次,我們幾個小朋友把哥騙到小區(qū)后面的荒地上。哥很怕貓,我們卻把一只貓和哥哥拴在一起。哥一見貓便瘋狂亂跑,貓被哥拖得急了,便撲上去抓哥,抓得哥身上臉上全是血痕。哥哥抱頭亂竄,我們在一邊笑作一團……
那時候我那么小,干這些事情完全沒有目的,只是覺得開心。有歡笑的童年看來都是好的,因為那時不知道,有些歡笑是要付出代價的。
12歲的暑假,父母要接我回去住一段時間,走的那天,哥一直跟著我們走了好遠,任大媽和奶奶怎么阻攔都沒用。直到我們上了車,哥還在追著車子跑,大媽便追著哥跑。路邊很多人,他們在看熱鬧。第一次,我為哥掉了眼淚。
父母的家很寬敞安靜,可我總覺得孤單,我常常一個人躺在房間里想念那個睡在陽臺上的哥哥,一想念我上學放學時趴在窗口上傻笑的哥哥。我把一些玩具、書本和其他哥以前喜歡我卻不讓他碰的東西收集起來,準備回去的時候送給他。
終于盼到了開學,再次見到哥的時候,他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呵呵傻笑,他呆在角落里,一動不動,怯怯地盯著我看。我叫一聲哥,他呵呵地笑兩聲,再叫,再笑,可他就是不動。我佯裝生氣轉(zhuǎn)身要走,哥卻撲過來,讓全家人有些意外的是,他竟然趴在地上,抱著我的腿,嗚嗚地大哭了起來。我沒敢轉(zhuǎn)身,12歲那年,我為哥掉了第二次眼淚。
接下來的日子像以往一樣繼續(xù)著,不動聲色,卻隱含了一個大陰謀。我14歲冬季的某一天,大媽一覺睡了過去,再沒有醒來。那個照顧了我們整整7年的女人,睡得那樣安詳。奶奶說她終于可以休息了,可我知道,她雖然閉上了眼睛,但她還能看得到哥。
送葬的那天,大雪,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哥卻不見了。直到參加完大媽的葬禮,暮色將近回到家時,才發(fā)現(xiàn)哥不知什么時候爬到院子里的一棵梧桐樹上,樹下圍了好多人,有人在看熱鬧,有人在勸說哥哥下來,還有人在說,這傻子,在樹上待了一天了。是的,這個傻子在用他的方式表達他的憂傷和懼怕,聰明的人都看出他是個傻子,但他們是否看出了,他是個剛剛沒有了母親的孩子。
我急得在樹下一直叫,哥,快下來。可無論我再怎么聲嘶力竭,他除了傻笑外,再無動作。倒是紅了眼圈的奶奶有辦法,她哽咽著朝樹上的哥哥喊:“孩子,下來吧,奶奶帶你去找你媽。”哥聽了這句話,便很順從地從樹上下來了。回到家,奶奶弄了熱水替他洗凍得通紅的臉和手,然后又熬了很熱的紅棗稀飯給哥喝。7年來,我第一次見到奶奶對哥好,哥很開心,我也同樣。那段時間,奶奶和爺爺對哥像換了個人似的,大伯也讓爺爺把哥的小床放進了他的房間。哥比起以前沉默了一些,他常常縮在門邊,看著家里人,偶爾叫聲媽。哥不會查問媽去哪里了,他只會叫媽,一次一次地發(fā)出那種沉悶的聲音:媽!
有一天晚上,深夜時分,我突然被一陣凄厲的叫喊聲吵醒,是哥趴在陽臺上一聲一聲地叫著媽。爺爺奶奶也被吵醒了,我們來到哥哥身邊時,大們已經(jīng)搖著輪椅在那里了,他用瘦弱的手臂拖著哥,可哥就是不停止他的動作。此后深夜,經(jīng)常會被哥的叫喊聲吵醒,卻沒有人忍心責怪。
在大媽走后的第二個月,奶奶決定把哥哥送人了。其實,后來才明白,那只不過是個借口而已,奶奶只是想把哥丟了。沒人愿意收養(yǎng)一個智障兒,連他生活了7年的家都容不下他,哪里又有他的小小空間呢?奶奶提起這事時,我第一個不同意,甚至跳上沙發(fā)胡嚷亂叫地哭吼。大伯也不同意,但大伯不敢說出來,他只會縮在輪椅里紅著臉,低著頭,一言不發(fā)。他已經(jīng)夠拖累人了,哪里有權(quán)利要求留下一個傻子!
哥哥被“送人”的那天,我一直把自己關(guān)在小屋子里,哭累了睡,睡醒了繼續(xù)哭。大伯沒有把自己已關(guān)起來,卻是整整兩天沒有吃東西。聽得最多的,是走廊里奶奶的腳步聲,她一會兒來敲我的門,一會兒又過去勸大伯吃飯。
再后來,便聽到奶奶的抽聲。她像是自言自語地說著:“我知道你們都埋怨我,可是我有什么辦法?你大伯已經(jīng)是那樣子了,以后肯定還要拖累你父母照顧他,再加上你哥,那樣負擔會很重。其實,我也舍不得他走,在一起住了這么久,好多人都以為我不喜歡你哥,其實不是這樣的……”有些事情,注定了無能為力,所以,只剩悲傷。就在我以為再也見不到哥的時候,他意外地回來了。他自己找到了家門,渾身臟亂不堪。奶奶又像上一次一樣,很細心地給哥洗澡。給他弄溫熱的飯吃,給他換干凈的衣服。我看到奶奶一直在哭。
我縮在一邊,牽著哥的手,不放開。哥沒有爸,沒有媽,只有這個家了。我原以為奶奶再不舍得讓哥走了,可是幾天后,哥又丟了,而我的傻子哥竟然又一次找了回來。那個冬天,奶奶和哥便一直玩著這個游戲,每一次,奶奶把哥丟出去,哥再找回來。每次哥回來后,奶奶都會把他洗干凈,給他換上干凈的農(nóng)服,給他吃飽肚子,再把他弄丟。
奶奶最后一次把哥弄丟的時候,哥連著7天都沒回來,奶奶卻有些著急起來,她一旦聽到樓梯上有聲響,便會急急地撲過去開門,她以為哥還會找回來。她喃喃地說:“還是把他丟在上回的地方了,離家也不遠呀,怎么就找不回來了呢?”
第7天的夜里,哥回來了,他像以往一樣臟亂不堪,腳凍爛了,鞋子也早已不知去向。這一次,奶奶沒有馬上去給他洗澡、換農(nóng)、弄飯吃,而是緊緊地抱著哥哥,哭糟說:“孩子,傻孩子呀,奶奶不丟你了,不丟了,只要奶奶活著,再苦再累奶奶都認了。”生性沉寂的爺爺在一旁也紅了眼圈,而大伯卻忙活地搖著輪椅給哥哥準備換洗的衣服,我用眼睛的余光看到,大們好像在笑。哥就這樣留了下來,兩年,相安無事。偶爾,他還會在深夜的陽臺上一聲接一聲地叫媽。
那時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快些長大,參加工作,然后掙好多錢,養(yǎng)活哥。因此,不愛學習的我開始迷戀書本,開始努力奮發(fā)。可是,我的愿望還沒實現(xiàn),哥卻真的丟了。
那天傍晚,哥去樓下玩。入夜的時候,下起了暴雨,奶奶急得拿上雨傘下樓去接他。可是,奶奶找了好久,一直找到雨停了,也沒找到哥。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急得團團轉(zhuǎn),奶奶甚至把門敞開著,生怕哥敲門時我們聽不見。可哥一直沒有回來。
那個夏天過完了,那一年過完了,我有了工作,掙不到很多錢,卻足夠養(yǎng)活哥,可我不知道哥在哪里。每逢下雨的夜晚,我都會特別想念,可10年過去了,哥還記得回家的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