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采訪安徒生-成長
在紀念安徒生先生二百年誕辰之際,我虛擬采訪了他和一些他所寫故事中的主角。
我采訪安徒生時所探討的話題是關于這個世界的美好與真相。為了熱身,先采訪他筆下的人物。
首先是一個小男孩。
“請問,你為什么要說國王沒穿衣服,大家都說他穿了,你為什么要破壞和諧的氣氛呢?”
小男孩很倔強,堅持說道:“他確實是光溜溜的什么都沒穿啊!安徒生先生就是這么安排的。”
“你認識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嗎?跟她熟嗎?”
“認識,她不是凍死了嗎?現在她再也不會冷了,也不會餓了。她很幸福,在天堂生活比在人間好多了。”
拇指姑娘坐在花瓣上,我趕緊上前發問:“你好啊,拇指姑娘!”
“不怎么好,我找不到男朋友。”拇指姑娘難過得痛哭。
拇指姑娘依舊那么小巧玲瓏,可愛迷人。但事實上,也有大人一針見血地指出:“根本就是畸形兒!”在這個“外貌黨人”橫行霸道的年代,大家既看臉蛋也看身材。可恥的歧視啊!
還有《海的女兒》里的美人魚,問她:“為了心愛的男生,去做身體整形手術,值得嗎?你救了王子,他最后跟別人結婚了。而你卻人不人,人魚不人魚的。”
“我……關你什么事?我喜歡變成泡沫。”
“既然變成泡沫,可以去客串最熱門的電視劇《泡沫之夏》啊?”
“那么老的演員還演青春偶像劇,我們有代溝,謝謝。”美人魚的靈魂冷冷地回答道。
最后,我們來采訪在天堂頤養天年的安徒生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忠實粉絲。您能接受我的采訪,我真是太高興了。”
“謝謝你啊!不用客氣。”安徒生先生友好而溫和。
作為一個童話作家,他對孩子們一貫很好。雖然我已經是超過了18歲的成年人,但是仍然無限崇拜他。
“我已經度過了200歲生日,在我看來,很多人都還是孩子嘛!”安徒生先生像個親切的大叔,他出身于鞋匠世家,幼年貧困,好不容易依靠寫作走出了一條世界矚目的路。
“這世界可能到最后會讓您發現,真相不如您以為的那么美好,您是選擇相信美好還是相信真相?現實文學史里對您的記載,我倒是做了功課。我看了您的傳記和一些史料,說您長相難看,當然我是轉述別人的話,不是我自己要這么說的,您別生氣。他們還說您在幾次戀愛中備受打擊,最后干脆當了個老光棍。廣大讀者實在覺得這一點也不美好,可這又是歷史真相。對此您怎么看?”我不得不承認,我太殘忍了。我看見安徒生愕然瞪大了眼睛左右看。
“我覺得……我覺得就像丑小鴨……”
他不會要哭了吧!在我極為擔心場面尷尬的時候,安徒生沒說完,我醒了。
并沒有人強迫你相信世界一直很美好!也有不美好的童話一開始就很殘酷。至少,還有《皇帝的新衣》《賣火柴的小女孩》吧!
遺憾的是,我記得這些童話里老少朋友們的回答,卻怎么都想不起來,夢中安徒生先生是怎么說的了。
可憐。
過了幾天,我終于想起來安徒生先生說的是什么話了。
那是在我吃黑椒烤鴨的時候想起來的。
安徒生先生說:“生活就像‘丑小鴨’!如果你自己是一只天鵝,那你一直都是美好的;如果你是一只鴨子,那長大了還是鴨子,這是‘丑小鴨’的真相。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選擇相信什么,不是堅持,不是努力,而是,你是什么就成為什么,在你原本的基礎上做好自己。”
這顯然不是安徒生先生的本意,他也沒有這么愛說教。但他寫的那個故事,活生生講的就是真相。
“丑小鴨”一直都是天鵝。
世界一直是那樣的。因為這樣或那樣的誤解,我們覺得世界不美好了,真相太殘酷了,我們被傷害了。
鴨子一直是鴨子,鴨子有鴨子的美味和價值,比如北京烤鴨,比如片皮鴨,比如周黑鴨,美味得很呢。我吃過鵝肉,不好吃。癩蛤蟆最后會發現,天鵝肉也不好吃,沒有必要那么想吃。
你,以及你可能遇到的眾多類似的人,都似乎在驗證,世界的真相實在不是那么美好,那么,為什么會一開始以為世界那么美好?
真相這種東西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告訴我們,要親自體會過才會得到真實的世界。
朋友是珍貴的,不是人人都對你真心,所以不能夠隨隨便便未經考驗和判斷,就跟陌生人做朋友。要鑒別,要觀察。
大學是美好的,但不是你高考前老師所夸張形容的天堂,所以只有念過之后,才知道真正的大學是什么樣的。
戀人是容易變心的——所以你自己也要改變,要變得更好,成為更好的人,才會更加值得他/她留下來陪你。
失去虛假的美好以后,認可了真相,我們才會想要尋找真正的美好。
所以,我喜歡童話大師安徒生。他寫的世界總是充滿了真相,一會兒美好,一會兒不美好。這是另外一種隱蔽而神秘的生生不息。
真相本身,就是最美好的一種恩賜。
從此以后,你可以選擇有時候做夢,有時候醒來,有時候再做夢,以及拒絕醒來。
世界終于還給我們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