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在手,工作不愁!來看“粵菜師傅”們的致
一技傍身,生活更有滋味
“如果不是參加了‘粵菜師傅’培訓,我可能還在廣西老家待業。”李世勇曾經是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他始終認為,2019年參加深圳市龍崗區人力資源局、深圳鵬城技師學院對口幫扶廣西百色開展的“粵菜師傅”免費技能培訓班,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從刀工、火候、烹飪技巧到擺盤,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講究,通過系統的學習,我從一個廚房小白慢慢成長為獨立掌勺的師傅。”李世勇因表現優秀被推薦到深圳五星級酒店就業,生活質量大大提升,實現技能脫貧。在2021年深圳技能大賽“粵菜師傅”中式烹調職業技能競賽中,李世勇獲得個人金獎。
李世勇成就技能致富之夢的同時,葉福坤也受益于深圳在開展“粵菜師傅”項目帶動就業框架下的民生新舉措,迎來事業新的“春天”。
上午不到10點,葉福坤的外賣訂單通知聲就開始響個不停,紅火的生意讓他忙得不可開交。很難想象,之前他和妻子經營的湯粉店曾因疫情影響而倒閉。“不用租金,不用設備,拎包入駐即可。”“攤上小市”創業項目將創業者、再就業者集中起來,在中央廚房進行食材加工,“攤上小市”進行銷售,創業者零成本零壓力。葉福坤加盟“攤上小市”創業項目后,更加專注經營,如今每月純營收在2萬元左右。失業帶給他的陰影逐漸退去,伴隨著每天升起的炊煙,全家人的生活過得更有滋味。
像他們一樣,無數勞動者在“粵菜師傅”工程的幫助下,致富道路越走越寬。
培育名廚,打造粵菜技能人才鏈
為了培育頂尖粵菜名廚,深圳為粵菜師傅們打造了一條更專業、更系統的技能人才培養路徑。
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打造“深圳粵菜”名片為主題,深圳鵬城技師學院與深圳市烹飪協會、龍崗區職業訓練中心、寶安區職業訓練中心等50多家單位,聯合發起了“粵菜師傅”人才培養聯盟。
在深圳市人社局舉辦的“粵菜師傅”工程推進大會上,還舉行了深圳粵菜學院、深圳國際烹飪學院、深派粵菜研究中心、“粵菜師傅”人才培養聯盟、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深圳市梁景誼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的揭牌儀式。
深圳市人社局專門劃撥位于福田區八卦路的1700平方米物業,用于建設“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同時作為深派粵菜研究中心和深圳市梁景誼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常駐辦公地,承擔深圳市“粵菜師傅”高技能人才培養、烹飪技能評價考核、深圳烹飪行業對外展示交流、世界技能大賽訓練基地等職能。先后設立12家省級、40家市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粵菜師傅技能大師工作室,實施“粵菜師傅”培育、就業創業和職業發展行動,開展“粵菜師傅”培訓2萬人次,培養了近5000名高級烹飪人才。
發揮優勢,壯大粵菜產業鏈
當粵菜與西餐邂逅,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深圳鵬城技師學院烹飪專業師生以視頻連線方式,與西班牙馬德里的中西名廚們開展別開生面的廚藝交流活動,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端化、國際化發展,傳承和弘揚中華餐飲文化。
在打造粵菜技能人才鏈的同時,深圳立足灣區定位,創新粵菜文化傳播鏈。打造“吃在羅湖”“蛇口美食街”“鹽田海鮮食街”等粵菜風味品牌聚集地,舉辦“粵菜師傅嘉年華”等主題活動,開展深圳粵菜美食地標評選,將南澳海膽粽等5項粵菜制作技藝列入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引領傳承、融合、健康的粵菜飲食風尚,提升粵菜文化影響力。
深圳發揮區域優勢,壯大粵菜產業鏈,組織粵港澳大灣區粵菜產業協同發展洽談會,引導美團、餓了么等龍頭電商平臺建立餐飲外賣服務聯席會議制度,促進粵菜餐飲產業國際交流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廣“圳品”食品供應體系,涵蓋28個對口幫扶縣的109個蔬果糧食特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支持深糧集團等企業打造集預制菜生產、運輸、銷售等一站式東西部粵菜產業供應鏈資源,壯大預制菜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