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的清明節作文60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讀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時,我就想起我們的祖先,想起為國犧牲的烈士們,我就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照東莞的老規矩,一到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掃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拜祭祖先的。我們把清明節掃墓稱作“掛主”或“拜山”。
到了清明節那天上午,大人們都忙著準備“掛主”的用品,大家都要買一些金銀元寶紙錢,為的是讓自己的祖先生活有錢,還有一些人買些紙扎的房子、車子、家私等。為的是讓祖先生活得更好!不過,也少不了吃的:有燒豬、燒鵝、包子、水果、酒飯等,人們還買上鮮花、爆竹,物品準備齊全,就一起去“掛主”了。到了祖先的墳墓前,先把供品有順序地擺開,伯父、叔父們點燃香燭,兄弟姐妹一起動手,把紙錢祭品擺開,然后由長輩拜,再到我們小孩拜,大家都在歷代祖先面前許下美好的愿望,感謝祖先的保佑;接著把準備好的金銀元寶放在盆里燒了,希望讓后人生活得紅紅火火;最后就是放鞭炮,鞭炮一響,代表在新的一年里生意興隆、萬事如意。
清明節的“掛主”習俗,表達了人們對祖先的紀念,也教育年輕人要不忘祖先的教導,要孝順老人,孝順父母。東莞的清明節,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讀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時,我就想起我們的祖先,想起為國犧牲的烈士們,我就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是祖先創造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美好的生活,認真學習,學好本領,將來建設祖國,建設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