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竹石有感-390字作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根立在破巖中。千磨萬擊仍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一首由清代詩人鄭燮,也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寫的一首題畫詩。
鄭板橋的竹子畫的很好,題畫詩也寫得很有意境,詩中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一叢在青山破巖間的竹子,不屈服于艱苦的環境,在勁風中傲然挺立。
這象征了詩人自己面對種種艱難困苦,寧折不彎,決不向任何惡勢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的錚錚傲骨。這種不畏艱苦的精神使我想起了明朝詩人于謙寫的《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人用石灰歷經艱險的煉制過程來比喻完美人格的蛻變。只要經過千錘百煉、粉身碎骨的艱苦磨練,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才能成功。兩首詩描寫的事物不同,但在詩中,都表明了詩人不肯取媚世俗,不肯隨流同俗、決心潔身自好的美好品德。
一身清白是詩人追求的人生目標,也是我要用一生去明白的哲理。《竹石》在我的童年中埋下種子,多少年過去了,這首詩仍如余音繞梁,適時在我耳邊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