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五章原文和讀后感(道德經第十五章原文和讀后感悟)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被譽為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其中第十五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下面我將會介紹這一章的原文和我的讀后感。
原文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言而喻,因其無人能與之爭。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讀后感
第十五章講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不爭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勝利。在當今社會中,我們總是處于競爭狀態中,我們常常在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著,這種競爭狀態讓我們失去了內心的平靜與安寧。然而,《道德經》告訴我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只有放下內心的欲望、追求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能真正地得到內心平靜與滿足。
這一章還談到了“圣人”。他們不追求私利,只是按照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行事。他們的行為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為了更高尚的目的。因此,圣人不會與他人爭斗,但卻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這表明一個道理:不追求私利、做事情有原則和目的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成功。
總之,《道德經》第十五章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不爭”的道理。我們應該放下內心欲望,尋找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同時,要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行動,并且不被外界干擾。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成功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