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愛的理解,我僅限于對親人之間,朋友之間的愛的理解,對于愛人之間的那種愛,我并不是很理解,但看完《呼嘯山莊》之后,我感受到了那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感情,因為我感受到了主人公希刺客厲夫對凱瑟琳的那種深沉的愛。
因為希刺客厲夫是流浪兒的緣故,他的性格有點孤僻,但是凱瑟琳的天真開朗,讓他漸漸打開心扉,他接受了凱瑟琳這個玩伴,甚至在長大一些后,他發現自己對凱瑟琳的深深的愛,并且毫無疑問,凱瑟琳也同樣愛著希刺客厲夫,他們一起度過一段相當愉快的日子,當然要在辛德雷·恩蕭不搗亂的情況下,這種愉快才能成立。辛德雷是凱瑟琳的哥哥,他討厭希刺客厲夫,因為他覺得希刺客厲夫奪走了他父親的愛,所以他欺壓他,處處找他的麻煩,而就是這些點點滴滴,讓希刺客厲夫對他產生了恨意,并且隨著他的長大而一發不可收拾……
他為自己的身份地位感到懊惱,羞恥甚至是痛苦,因為他因為這個而失去凱瑟琳,雖然沒有失去她的愛,他依然是凱瑟琳最愛的人,但是他卻得不到凱瑟琳,娶不到她,因為凱瑟琳那可悲可憐的虛榮心,因為她顧及到當時社會強烈的等級觀念,使她放棄了真愛,轉而選擇了畫眉山莊的少主埃德加·林惇,她發誓她愛埃德加,我也相信她是愛他的,但是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會明白,她違背了她的心,她背叛了她的最愛——希刺客厲夫。希刺客厲夫為她的這個決定感到悲痛,所以他選擇離開三年,用這三年的時間,他變了一個樣,他變成一個帶著紳士面具的惡魔,并且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計……
希刺客厲夫,他像魔鬼一樣,傷害了幾乎每一個人:他使辛德雷變得一無所有,使他失去了呼嘯山莊,自己則取而代之地成為了山莊的新主人,使辛德雷在痛苦和悔恨中度過了自己的余生;他不顧凱瑟琳的堅決反對,熱烈地追求已對他產生強烈愛慕之情的伊莎貝拉·林惇,并且帶著她私奔了,但并不是愛她,而是為了自己的復仇計劃,而伊莎貝拉則可憐地成為了希刺客厲夫手中的棋子,當她發現時,已為時已晚,最后可想而知,他毀了一個原本可以在家過舒適生活的貴族小姐,讓她變成了一個要為生活拼命工作的勞作婦女,讓她也在悔恨和恐懼中度過余生;他不計后果地一次又一次地見凱瑟琳,讓凱瑟琳原本已經平穩的病情,出現了惡化,就這樣,他的出現間接地導致了凱瑟琳的離去,終于在生下女兒凱瑟琳·林惇后,就永逝長辭了;他使埃德加失去了最愛凱瑟琳和親人伊莎貝拉,甚至傷害了他唯一的親人凱瑟琳·林惇,使他的性情變得陰郁而不再開朗;他殘忍地利用了他唯一的親人,他的兒子林惇·希刺客厲夫,逼凱瑟琳嫁給林惇,為的只是得到畫眉山莊,但當他的兒子死后,他卻一點也不難過;他使凱瑟琳度過了一段痛苦難捱的日子,并且對她拳打腳踢;他甚至害了辛德雷的兒子哈里頓,讓他從一個紳士變成滿嘴臟話的粗人……
希刺客厲夫的恨很極端,他將惡魔的手伸向了所有人,即使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無辜的。WWw.330011.com而他的愛同樣也是極端,我想他的恨與他的愛是成正比的。他在凱瑟琳死后以及在他自己快要死的時候,他說他看到了凱瑟琳,并且在他的房客洛克烏德先生說做夢時看到了凱瑟琳是,他居然對著打開著的窗,哭著呼喊著凱瑟琳的名字,可想而知,他對凱瑟琳的愛已經深入骨髓,是任何情感都無法取代的,這也是為什么,到最后的時候那么孤單,沒有人敢親近他,因為他拒絕了所有人,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凱瑟琳,雖然凱瑟琳已經離他而去了……
希刺客厲夫將愛與恨當成了他的全部,但可悲的是,最后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得到了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他讓他恨的人都得到了悲慘的代價,但是那一刻他卻覺得空虛,他沒有了恨,他失去了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他的心中存在的應該就只有對凱瑟琳無盡的愛,所以他選擇去找凱瑟琳,當他的生命開始倒數的時候,那四天有時他會展現出真心的笑容,也許那一刻他想到并且看到了他的最愛凱瑟琳,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希刺客厲夫停止了呼吸……
希刺客厲夫的愛是極端的,他的恨也是極端的,而這兩種感情都是折磨他的源頭,折磨了他一生,但是我覺得作者是仁慈的,在最后的時候,將希刺客厲夫和凱瑟琳葬在一起,這也算是對希刺客厲夫最后的安慰與救贖吧……雖然或許有很多人都會說,希刺客厲夫最后的下場是他的自食其果,但是我想沒人能否認他對凱瑟琳的愛的執著,這也許就是他身上惟一的閃光點,雖然顯得蒼白無力,但是它是真實存在過的,這也成為了希刺客厲夫黑暗苦澀人生中的唯一亮點了……
當然在這本書中,除了希刺客厲夫和凱瑟琳苦澀愛情外,還有幾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愛:埃德加終生愛著凱瑟琳,但是他的可悲之處就是永遠的不到凱瑟琳完整的愛;哈里頓和小凱瑟琳之間那種年輕人之間簡單的愛;以及在聽完丁耐莉敘述的故事之后,對小凱瑟琳產生愛慕之情的洛克烏德先生的這種隱密之愛……
全文由見證所有事發生的老管家丁耐莉之口來講述,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敘述,而聽眾就是房客洛克烏德先生,以一種講故事的形式向讀者展現這個跌宕起伏,情感復雜的成年舊事,整件事發生在幾十年中,但是每一件事都讓人印象深刻,每一段感情都讓人為之唏噓,這種細致的寫作手法也許就是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魅力所在。
〖1〗〖2〗
讀完這本書之后,我覺得愛是神圣的,不要讓任何利益,金錢,權利這樣的字眼去褻瀆它,愛是需要好好經營的,因為只有堅持心中的真愛,無論結果是什么,起碼過程是幸福的,并且你也曾真心的幸福過;而恨是邪惡的,但是我不能指望每個人心中都不存在恨,因為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充滿善意,那是不切實際的,而且恨有時候都能成為某些人心中的一種信念,但是我希望那些心中有恨的人,將你的恨壓制住,不要讓它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到最后你就會像希刺客厲夫一樣,內心變得很空虛,變得一無所有…… 〖1〗〖2〗
彌漫在硝煙中的愛與恨——觀《五月八月》有感 晚上,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電影《五月八月》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的情節不時地回映在我的腦海里。
影片講述的是在一九三七年的南京,兩個小女孩——五月、八月與溫婉美麗的母親, 還有慈祥的父親以及和藹可親的奶奶組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這么一個溫馨的家庭卻在日本鬼子無情的槍聲下支離破散,只剩下姐姐五月和妹妹八月。小小年紀的她們要獨自去面對殘酷的戰爭生活,勇敢地活下去。
影片感人的部分很多,然而這幕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天夜里風聲鶴液壓淚,日本人踢門入每家殺掠,五月家也未幸免。結果,一夜間,魔鬼來到家里,殺死了奶奶,強奸了媽媽,而五月與八月卻被媽媽趕上密室小閣逃過一難。可是,媽媽精神已到崩潰階段。看到這,我不禁對日本鬼子的殘暴咬牙切齒。而此時八月又發高燒,我的心隨之又擔心起來,媽媽焦急萬分,便冒險出外往藥鋪求助,五月悄悄跟在后面,媽媽在中途才發現五月,她又急又驚,只好步步為營。到藥鋪取藥,發現不遠處有日軍,媽媽拖五月逃避,卻被日軍發現。為了五月安全,媽媽做了“死”的決定,要五月帶藥回去救妹妹,自己去引開日軍。五月親眼看見媽媽被十數只日軍魔爪拉去……看到這一幕,我不禁被媽媽的精神所深深感動。在這樣危險之際,媽媽竟然義無反顧得去為女兒買藥。這種對女兒的擔心對女兒的關愛,就如同廣闊的藍天、浩瀚的大海,是偉大而又無私的。媽媽為保護五月,毅然出去引開日本兵,在她的心中,不,應該是在天下所有媽媽的心中,兒女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自己的兒女,她們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是心甘情愿的。她們對兒女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她們只求兒女能平安幸福。
“五月快走,把藥用水泡后給八月吃,不要回頭,拼命地跑……”這是媽媽講得最后一句話。看到這,我的眼眶不知不覺得濕潤了。多么偉大的母愛啊!我的內心深深地被感動了,再回首看看日本鬼子那一雙沾滿血腥的魔爪。我的心中又頓時涌出了一股無比的憤恨之情。可惡的日本鬼子,你們欺人太甚,你們虐殺了多少中國人民,破壞了多少美滿幸福的中國家庭,你們身負累累血債。你們簡直慘無仁道,難道你們就沒有親人,沒有妻子、兒女嗎?你們還有一絲人性嗎?
“我們的媽媽同其他人的父母一樣,尸體變成了灰,灰隨風飄起升上天空化作煙云,云變雨,雨下長江,由南京漂流到鎮江河里。我們就在長江邊和爸爸媽媽說再見吧!”當看到這,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我放聲大哭起來。方毅五月、八月這群孩子用他們自己最真誠的方式表露出了他們對父母的愛!我想他們的父母看到這一幕應該會瞑目了吧!
電影落下了帷幕,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靜。那深深的父子情母女愛纏繞在我的心頭,那不可磨滅的血腥罪惡更激蕩在我的心間。我深深地感到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父母親,熱愛自己的國家。一個國家的強大是多么重要啊!我的內心頓時涌起一股強烈的愛國熱情。這股愛國熱情將激勵著我勤奮學習,努力向前!
今晚,我將久久不能入眠……
[精選]喜歡易經的朋友可以看過來了,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好的網站易經http:///太極之巔易學網旨在打造一個全面準確的易經學習網站,以推廣正統易學為使命,目前網站收錄周易全文詳解及易經注解典籍幾百部,搜索太極之巔就能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