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傳家故事會觀后感范文四篇
清風傳家故事會觀后感1
《清風傳家》一書,共對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進行了深入挖掘。通過閱讀學習,在為之而感動和鼓舞的同時,更加深刻認識到家風的重要意義。通讀每位英模的事跡,對其中啟發較大、印象深刻的家風進行梳理總結,能夠發現他們身上很多類似的特征,能夠為今后建好家風、傳好家風,將個人作風融進家風,將家風建設融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增強思想基礎。
愛國家風。黃旭華院士始終把國家的事放在第一位,“有國才有家,有家才能盡孝,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孝”。黃旭華為核潛艇事業隱姓埋名、艱苦風斗三十余載,其間始終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家中盡力用愛彌補妻子,愛孩子但不溺愛,始終“為事業盡力,以愛來治家”。
淡泊家風。于敏院士身負輝煌成就卻在大半輩子的時間里隱形埋名、默默無聞。家人從未聽說過他講自己的成就,從未流露過驕傲情緒,自己的親生子女也很長一段時間內并不清楚父親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獲得了哪些成就。子女回憶說“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財物,但他的精神,他的一言一行,卻是我們做人立世的標桿,不斷影響和指引著我們”。
醫德家風。鐘南山院士三代為醫。在父親的“愛之切,苛之深”的教誨下,鐘南山奮發努力,秉承醫者仁心,認真對待每一名病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全力以赴。張伯禮院士在“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的父母教育下,養成廉潔奉公的品格,并同樣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善于學習,傳承國粹,譜寫愛國情懷。
嚴謹家風。孫家棟院士在年輕時就將毛主席“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員就最講認真”的講話深深印在腦海,此后用一生的“認真”在滿天星斗中寫下中國航天的傳奇。于漪作為教師隊伍的楷模,對自己的孩子從不以分數論長短,而是更加注重培養他們嚴謹細致的行為習慣。引導孩子從記好每一堂課的筆記,寫好每一篇作文做起,養成思考成熟再下筆、減少改動的嚴謹習慣。
自立家風。張富清每次服用完自己的降壓藥,就將藥鎖起來,因為在他看來,他的藥是國家全額報銷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他的兒子說“父親一直對我們說,他只供我們讀書,其他都要靠自己的本事,不要指望別人”。顧方舟傳承母親的堅毅勇敢,為消滅脊髓灰質炎作出巨大貢獻,他所堅持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培養孩子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的品德,教育引導孩子知道做事情要靠自己努力,要獨立自主。
書中的英模都是低調、謙和、務實、進取,不追逐名利,卻無一不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為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良好的個人品格既源自家風的熏陶,也為家風的傳承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事業上盡心盡力奉獻,在家庭中溫情對待家人。看似是生活的兩個方面,實則是“家國同構”的中華文化傳統在個人身上一以貫之的體現。比如書中介紹的高銘暄教授,身教言傳、在柴米油鹽中傳承人生道理。既是學術泰斗,又是顧家好手。對事業成就的追求、對家庭和諧的追求,都是個人精神能量的來源,也是個人自我實現的途徑。
看他們的成就,很可能是我們遙不可及,但看他們的作風,又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效仿。所以家風建設意義重大,但著手于己、落腳于己,要實現自身價值意義,就要看到個人與家庭,家庭與國家之間的關系。要想讓自己、家人乃至后代能夠始終保持良好家風,就要從自身做起。本書中的英模黨員無一不是自身作風過硬,才為家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實現“不言之教”。
清風傳家故事會觀后感2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價值的縮影。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近日,聆聽“清風傳家故事”有了更深的感悟和體會,黨員干部應從中汲取清廉力量,始終做到廉潔修身、廉潔從政、廉潔齊家。
廉潔修身,學黨史涵養一身正氣。修身是立家之本,如果自身不正,必定帶壞家風。黨員干部要堅持把黨史教育、黨紀黨規等作為必修課經常學習,并落實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小故事蘊含大道理,開國元勛陶鑄“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最美奮斗者張富清“前人不搭捷徑,后輩莫求沾光,一切都靠自己”;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做人低調,做事認真”,他們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令人敬佩,應當接續傳頌。黨員干部要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魂”,在黨史學習中,廉潔修身,做一個堂堂正正、一身正氣的人民公仆。
廉潔從政,知敬畏涵養兩袖清風。心有敬畏,行有所止。領導干部如果大河不修,小節失守,必定會形成利益為形的家風,最終給整個家庭帶來毀滅性的破壞。諸如鯨吞國資的“蛀蟲”包宏、“黑金家族”徐長元,都是立身不正、三觀偏離、心無戒尺、治家不嚴的反面典型,震撼人心,發人深省,“薪不盡火不滅,利不久家必亡”。黨員干部必須時刻擰緊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對黨的政治紀律和規矩保持敬畏,切實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做一個清清白白、兩袖清風的人民公仆。
廉潔齊家,好家風涵養端正三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會有什么樣的工作作風,家風正則作風正。古人說“愛子,教之以義方”,“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比如“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岳母刺字“精忠報國”之類的名文經傳,世代流傳,后人仰慕。黨員干部注重家風、家教,教育引導親人及子女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家風,做一個勤勤懇懇、三觀端正的人民公仆。
家風連著黨風政風,黨員干部的良好家風是用堅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格搭建起來的,是我們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齊家之要,黨員干部要汲取清廉力量,接力傳承,永遠聽黨話、跟黨走,以優良家風推進黨風政風民風的持續好轉。
清風傳家故事會觀后感3
讀了《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感觸頗深,意義深遠。家風好,才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養身心,激勵黨員干部們專心致志工作。反過來,每位黨員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響著家庭其他成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自己的家風家貌。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家風正,則家庭和睦,鄰里守望,英才輩出;反之,則子孫不肖,戾氣橫生。新時代黨員干部更應該懂得建設好家風的深刻道理,堅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注重清廉家風的培育和踐行,進而為全社會營造崇廉尚儉的良好風氣作出貢獻。
清廉家風為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筑起家庭防線。《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以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說明家風建設重要性。家風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家道興盛、和順美滿;黨風建設的目的是保持黨的純潔性,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兩者的目標指向一致。好的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它如同綿綿細雨,潤物無聲,促使黨員養成自律守正、互相砥礪的好品質,從而帶動黨風建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是社會的根基,清廉家風不僅僅是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溫馨港灣,也是社會風清氣正的源泉。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他們的好家風,重視家庭建設,堅持廉潔修身、廉潔齊家,讓每位家庭成員成為“廉某某”,帶頭樹立新時代的好家風,以良好家風引領黨風廉政建設。
清廉家風為黨員干部預防和抵御腐敗建立安全屏障。詩書傳家遠,忠厚繼世長。《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充分說明,清廉家風不僅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也是我們忠于職守、敬業奉獻的安全閥。黨員干部能否廉潔奉公,關鍵在自己,同時也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也許家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就會讓當事者幡然醒悟、懸崖勒馬;同理,也許家人的幾句貪婪之語,就會讓當事者萬劫不復、后悔終生。因此要時刻保持警惕,以書中的貪腐案例為鑒,與家人聯手拒腐,共同抵御腐敗,建立安全屏障。
清廉家風為黨風廉政建設提供現實路徑。《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表明,黨的作風與黨員干部的家風緊密相連,要規范言行,構建團結和睦、相親相愛的家庭關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態度與價值取向,包容、支持與理解,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助,使自己成為好家風的示范者。學習優秀的文化,讓優秀家風文化浸潤家庭每位成員,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處世哲理和愛國愛家的博大情懷內化到家庭成員的思想之中,外化到家庭成員的行為之上。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讓好家風、好黨風的陽光雨露,沐浴潤澤黨員干部修身立業之心志,涵養大家追求卓越的堅定信念,不斷推動和睦家庭建設。
清風傳家故事會觀后感4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營造家風好、民風純、黨風正、政風清的良好氛圍,大連裝備集團紀委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了《清風傳家故事會》宣傳教育片學習收看活動。該片以《清風傳家》《嚴以治家》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為依據,通過8個正反兩方面典型故事的講述,警示黨員干部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引導廣大家庭樹立崇德向上、見賢思齊的良好家風,推動全社會參與廉潔文化建設,弘揚清廉價值觀。
??廣大員工在觀看此片后紛紛表示,這種警示教育形式新穎、主題深刻、內容感人。通過一個個故事告訴我們,家風的建立與傳承,不是小事,也不是私事,良好的家風永遠是我們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不懈追求。今后要以身作則,自覺把好作風帶到生活之中,為家庭成員做表率,在傳承優良家風中不斷筑牢政治忠誠,自覺做到守紀律、講規矩,保持“審慎自持”的高貴品質,構建反腐倡廉“家庭防線”。
??因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為避免大規模聚集,本次采取的是各支部分場地觀看的模式。各支部均嚴格落實防疫措施,保證通風換氣,保持安全距離,全程佩戴口罩,在計劃時間內完成組織觀看并上交總結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