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拜年作文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年初一拜年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1
大年初一的早晨,騎車走在大街上,不時看見三三兩兩,或更多的人走在一起,見面就是春節好、春節快樂,人們從這家出來,又去另一家,本來三兩的人越加越多,把春節的祝福送進千家萬戶。
初一的早晨,風還是涼的,街上的商場、店鋪勞累一年了,都進入“酣睡”狀態,車輛也很稀少,只是行走的人流占了主導地位,人們臉上洋益著節日的喜慶,見面就是春節好、新春快樂,把幸福的喜悅送給每個人。
鄰悝之間,上班的平時都忙工作與生活,過年了人們有時間了相互問候一下,既親切又溫馨,親戚朋友提著大包、小包出你家、進我家,小孩子在大人們之間鉆來竄去,忙得好不樂乎,這是城市一角。
農村初一的早晨更是重要,過去人們起“五更”,慌得孩子們連覺都睡不好,要是親戚多的一上午這個年也拜不完,所以人們早早起來,吃過餃子匆匆拜年去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拜年的規距也改了不少,以前農村的人們拜年,不管你穿何新衣,進屋見到老輩子倒地就跪,要是拜年的人多,一直跪到門外,真是氣派,如今時代進步了,人們由跪拜改成行個禮、問個好就行了,所以農村的拜年也不如以前有意思了。
還記得才結婚那年,和嫂子們去嬸子家拜年,我跟在最后,心想她們要是跪,我也跪,她們要是行禮我也隨行就世,大嫂第一個進去,這時躲在門后的嬸子家的小兒子,偷偷地在大嫂后面踢了一下,大嫂不跪也得跪了,后面的我們剛要照著做,嬸子從屋里說道,都不要跪了,有這份心就行了,這才免了我們的下跪之禮,現在回想起來很有趣呀。
拜年,是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忙了一年的人們,借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相互走動一下、相互問候一下,把人們的親情拉近了,把人們的祝福送出了,人們都沉浸在溫馨的喜悅中,仿佛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2
在我的印象中,過年是又輕松又快樂的,每次過年,爸爸都要從煙花公司買一大堆禮炮,我覺得既過癮又刺激,而自己的口袋也被紅包塞的滿滿的,可是過年還要每家每戶的走親戚是讓我最頭疼的事。
今年過年過年照樣不例外,聽說爸爸還要到敬老院去看望他的阿姨,“本來親戚就夠多的了,今年又多了一個”自己在嘴里小聲的嘀咕著。在大年初一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的時候,新的一年就開始了,雖然大年三十的晚上守歲,但我還是精神特足,還不到八點鐘,爸爸就帶著我和媽媽上了車,可能是新的一年的緣故吧,打開車窗,就有一股清新的空氣飛來撲在臉上,就像一只寬大的手撫摸著我,整個街上就我家的汽車在寬闊的大街上行駛,我問爸爸:“爸爸,這是要去哪?這里的風景不錯嘛!”爸爸很久沒有說話,自己好像說錯了什么似的,我剛要張口,爸爸和我說:“孩子,你知道我們都在高興過年的時候,是誰在寂寞嗎?是那些沒有親戚陪伴的老人,以后自己要學會感恩,學會孝敬。”我想起來了,在一年前,爸爸阿姨家的哥哥在車禍中失去了生命,爸爸的阿姨也沒有了依靠,從此,爸爸成了姨奶奶的半個兒子,每天為跑前跑后,最后,爸爸為了方便,把她安置在了敬老院。聽完爸爸說的話,我望著不遠的前方,心里蕩著對爸爸的崇敬。
過了一會工夫,爸爸的車停在了兩座又破又矮得樓房前面,這就應該是敬老院了吧。我們一家三口進去大門,找到姨奶奶的房間,我走在有石頭又有泥沙的路上,看著周圍的一切,不免有些慚愧。姨奶奶見我們來了又激動又高興,為我們拿出瓜子、花生,在姨奶奶的款待下我們陪了姨奶奶一個上午,這時看到她最開心的一次,快要走了,姨奶奶緊緊握住我的手,在她握住我手的一瞬間,一股寒流進入了我的身體,她的手面上長滿了硬硬的繭,我的小手放在她的手上說:“以后我會常來的,每次都會給您帶好吃的!”我天真的話語逗得爸爸媽媽都笑了起來。
我坐上車,車已經行駛出十多米了,我無意中,透過后視鏡,姨奶奶還站在大門上,緊緊盯著車駛出的方向……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3
拜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春節一項必不可少的風俗。每個地方拜年的形式都是各種各樣的。
外婆家那邊有一項專屬我們小孩子的拜年方式。具體是怎么樣的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外婆告訴我說,每年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我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拿著自己準備好的袋子去給當地的各家各戶鄰居們拜年,他們會分給我們好吃的,據說去的孩子越多,這戶人家在新年里也會事事順心。雙方都會感到很開心。因此每年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我們這些孩子們都會早早地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拿著自己早已準備好的大袋子,約上幾個小朋友便出門到村子上的各家各戶拜年了。我們不管走到那戶人家門口都會大聲喊到:“拜年啦!”屋子里的主人聽到聲音,便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有些甚至在吃早飯都會放下飯碗,三步并兩步地走來給我們分發好吃的零食,有些客氣的人家還會為我們這些小朋友每人準備一個小紅包。我們拿到了好吃的和紅包會感到特別的開心和激動。我們走了一家又一家,漸漸地手中的袋子不自覺的重了起來,胳膊也開始又酸又疼,不得不交替著使用左右手交換著。這個時候特別希望有個人能過來幫我分擔一下,幫我提提這重重的大袋子,甚至心里開始暗暗地想:“接下來的人家可不可以只給紅包不要給吃的呢,因為吃的東西多了實在是太重了,根本提不動啊!”走著走著,居然有小朋友因為太重了,在半路就開吃了。眼饞的我們也不約而同的都拿出自己的零食開始分享啦,大家吃了些東西瞬間覺得力氣都回來了,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便一起走在鄉間的小道上,各自回家,迫切的想要去跟父母炫耀一下自己的戰果。當時的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
拜年這一形式代表了我們這些孩子們對這戶人家的尊重,而他們分給我們好吃的東西呢就算接受了我們的尊重,并對我們表示感謝。但是這拜年的形式是我們這些孩子們的特權,真的特別希望童年的時間能過的慢一點再慢一點!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4
我一覺醒來,睜開眼就是20xx年的大年初一。睡夢中初醒的我,還在迷迷糊糊中就聽到媽媽的催促聲:“凡蛋,快起床!我們要乘公交車去奶奶家拜年,所以要早點兒出門。”
為了支持低碳過春節,我們全家拿著媽媽早已給奶奶爺爺準備好的新年禮物,徒步到公家車站,乘公交車去奶奶爺爺家,給他們二老拜年。
一進奶奶家的樓道,就聽到“噼噼啪啪”一連串的鞭炮聲,是奶奶的鄰居在樓道里放鞭炮,把整個樓道里搞的烏煙瘴氣。雖然鞭炮的聲音清脆悅耳又帶著“年”的喜慶味,但是這種做法既不低碳環保,還存在著重大的火災隱患。當另一戶鄰居又準備在樓道里點火放鞭炮時,可能是職業習慣,當警察的爸爸上前制止了他們,并且有理有據的給他們講明了道理。還好,經過爸爸的一番勸說,這家人很自覺地拿著鞭炮到樓外邊去了。
看來“健康低碳”已經牢固地在我們家生根了。一番節外生枝的小插曲過后,似乎并沒有影響我們過年的喜慶情緒。我三步并作兩步繼續上樓,撒歡兒似的地沖進奶奶家。一進門,我就大聲地喊:“爺爺奶奶,我來給你們拜年了!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是爺爺奶奶最小的孫子,他們最疼我,看到我來給他們拜年,又聽了我一番吉祥祝福的話,樂得爺爺奶奶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爺爺親切地撫摸著我的頭說:“謝謝我的乖孫子,奶奶爺爺也祝你新年好!身體好!學習好!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的成長!”隨后又給我發了壓歲錢——一個鼓鼓的大紅包。
這時,姑姑姑父、大伯大媽他們兩家人也相繼來到了奶奶家。看到人多熱鬧如此喜慶的氣氛,我就故意調皮的挨個給他們拜年,還很大聲地說:“大伯大媽新年好!姑姑姑父新年好!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紅包進入了我的腰包。我是屬龍的,龍年的春節我真真的是大豐收了!我在豐收了壓歲錢的同時,還豐收了長輩們對我的關愛和祝福。
大人們的寵愛,樂得我屁顛屁顛的。經過這番“大拜年”之后,我收獲的祝福,把心裝的滿滿的、美美的;我收獲的壓歲錢,又把我的腰包裝得滿滿的、鼓鼓的。當然,我也用晚輩真誠的祝福作為回報,用幸福和甜美裝扮了愛我的長輩們的心田!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5
“小羽,這是給你的紅包,要好好學習哦!”年夜飯的桌上,爺爺遞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我立馬開心的接了過來說:“謝謝爺爺,我知道了。”這時奶奶的手機響起了清脆的鈴聲,奶奶點開屏幕。“新年好啊!大嫂!”哦!原來是南京爺爺打來的微信視屏拜年電話。爺爺奶奶和南京爺爺他們一家在微信視屏里互相拜起年來,我也湊上前去和他們問好,還和弟弟妹妹們聊了幾句。
視屏通話結束后爸爸就贊嘆道:“現在國家強大了,通訊也發達了,在電話里就可以見面拜年問候了。”我聽了,好奇地問:“爸爸,你們小時候是怎么拜年的?”爸爸想了想說:“我們小時候開始是走路拜年,過了幾年是坐車,現在是開車去拜年。哦!那時候我有一個最喜歡去和一個最不喜歡去拜年的地方。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舅舅家,因為那里每天只有一班公交車,去了以后可以住一晚上,可以和表哥他們玩久一點。最不喜歡去的就是你大姑奶奶家,她們家在山上,要先坐拖拉機到半山腰,再下車走路爬山。遇到下雨或下雪,我就經常摔跤,三步一拜,五步一爬,把新衣服都弄臟了,拜年禮物也摔得破破爛爛。所以我去過一次就和你爺爺說下次再也不想去了。”聽到這兒,我“咯咯咯”地笑出了聲來,心想爸爸小時候也是個愛玩的調皮鬼。爸爸又說:“現在國家強大了,人民生活水平都奔小康了,你大姑奶奶家早就搬到鎮上自己造的大別墅里了。”我好奇的問:“小康生活是什么?”“小康生活啊!就是通過人們的努力,國家政策的扶持,使得人們吃得好,住得舒服,出行更方便,通訊更快捷。”“哦!這就是小康生活啊!”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是啊!祖國強大了,人民也富裕了,大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那么我們這一代還應該更加努力學習,為祖國添磚加瓦,爭取早日實現現代化。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6
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度過了一個極富情趣的圣誕節。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聲近了。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走來一個晶亮晶亮的日子,讓我們輕輕向他招收:新年。——題記
日歷上我們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時鐘奏出動聽的音樂,太陽敞開寬闊的胸懷,迎來20xx年明媚的陽光。
桌上的臺歷換成了20xx年,20xx年像深秋飄零的落葉,如期而歸,我們清晰聽到了漸行漸遠的歲月足音,時間老人在不經意間悄悄轉換了年輪,三百六十五天如淡淡清風從指尖輕輕滑過。盡管在歷史長河中,一年只是悠忽而逝的一個瞬間,然而靜下心來細細盤點,卻也林林總總,學會了從喧囂和浮躁中漸漸平靜下來,走向從容和沉思。 每個人都在春節前上街購物,買件新衣服,新鞋等等。而我也不例外。聽說這意味著新的一年能換然一新,來一個好運。我覺得春節也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當然對于我們來說是好的,有放假,有壓歲錢。而對于清潔工來說,新年可是很辛苦的一段時期,他們在春節期間要打掃的垃圾增加了很多。其實我們在開心的同時也不要破壞東西和亂扔東西,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們不要在公共場所玩的時候,不要亂扔東西,只有這樣才能使清潔工人也能做到“歡度春節”。 這些規章制度還不是對廣泛的人民起作用,而我們本身的環保意識還不夠強,必須加強教育,而只有加強教育才是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的主要途徑。所以我們必須加強環保意識的教育,使我們成為一個文明的人,使清潔工人也能做到“歡度春節”,使我們的家更美麗。
辛勞了一年,給心靈放個假,十指成柵欄圍一塊自然心園,栽種百草青藤,傾聽歲月緩緩流動,送時光星移斗轉,笑看人間花瘦月圓,幸福與草木一同生長,新年為我們掀開了新的一頁。新年是一個起點,它帶給你我的不僅僅是幸福和惆悵、快樂和幸福,還會有許多美好的回味和淡淡的憂傷。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7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里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么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于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仿佛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彩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里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大年初一拜年作文8
今年寒假我來到了爺爺家——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過春節。我發現這兒過年風俗和常州風俗差不多,而當地特有磕頭拜年習俗引起了我興趣。
在除夕這一天,人們蒸饅頭、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節晚會,我望著桌上擺滿又大又圓、熱氣騰騰、上面點滿紅點點、里面飽滿棗子大饅頭,聽著外面孩子們放鞭炮、相互嬉戲笑聲,和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嬸嬸、姐姐、弟弟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著團圓飯,觀看著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我也不時地和姐姐、弟弟們一起出去放煙花,扔鞭炮,盡情地享受節日快樂!
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床,趕去給長輩們拜年。山東棗莊拜年方式尤為特別。在常州,拜年只要對長輩說一些祝福話,在家里坐一坐,聊聊天就好了;而在我爺爺家呢,不僅要送上對長輩祝福,還要給長輩們磕頭行禮。我很奇怪,為什么要磕頭呢?問了爺爺之后我才知道個中緣由:
“因為棗莊離孔子之鄉曲阜比較近,而孔子一生都提倡‘孝’道,棗莊也受到了曲阜影響,對長輩十分尊重,所以過年時才要給長輩磕頭拜年。”
俗話說得好“入鄉隨俗”,既然我來到了爺爺家,就應該按照這兒風俗習慣給長輩磕頭拜年。我在吃早飯之前,就開始準備給爺爺奶奶拜年了。因為以前沒有磕過頭,媽媽特意為我準備了一個厚實墊子。我滿以為這樣萬無一失,就“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可沒有想到這個墊子中看不中用,我腦袋“呯”一聲撞在地上,頭上馬上就起了一個包。這是我第一次給長輩拜年,雖然有些疼痛難忍,我還是故作鎮定,強笑著說“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周圍家人被我“良好”表現樂得合不攏嘴。爺爺見我第一次拜年就這樣“賣力”,忙說“行了,行了”,并笑著把我扶了起來。奶奶一邊心疼地摸著我頭,一邊從口袋里掏出脹鼓鼓紅包向我手里塞。看著爺爺奶奶開心笑容,我早把疼痛拋到了九霄云外。
這次春節回家過年,我不僅感受到了家庭溫暖、家人親情,還體驗了爺爺家特有拜年習俗,真是一舉兩得啊!蛇年春節已過,我期待著馬年春節到來,更期待著與親人再一次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