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700字集錦5篇
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700字集錦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jié)的作文700字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1
中秋佳節(jié)即將到來,在吟誦無數(shù)寄托相思、抒發(fā)感悟詠月名作時,我們心中那股相思、團圓之情便愈加濃烈。
古往今來,中秋節(jié)就是中華民間傳統(tǒng)盛大節(jié)日,只要是個中國人,就注定八月十五,舉頭望月與天涯共此時。當人們和家團聚,賞月、游湖之時就賦予中秋節(jié)這樣意義,把人間溫情與風物美景聯(lián)系起來,讓人們感受到和家團員溫馨、幸福與快樂,同時帶給離鄉(xiāng)背井游子以濃濃鄉(xiāng)愁。
記得在《東京夢華筆》中曾描繪出“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圣曉”熱鬧景象,這正是古人向往團圓、慶團圓形象體現(xiàn),對于現(xiàn)在我們過中秋可謂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選擇放煙火,朗朗月下,火樹銀花,普天同慶;可以選擇游公園,桂花飄香,月色纏繞于那暗香浮動枝頭,在腳下灑落點點銀光;可以選擇江邊漫步,明月當空,江風清洌,煙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銀螺般給人清新之感,或者干脆呆在家里,在輕柔音樂里,吃幾樣精細菜肴,嘗點月餅,憑盒賞月,月光傾城榮美必將充溢你胸懷,詩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中秋之夜更能讓我們體會到“明月照千里”廣博至美,于是月光又賜予人們一份思索:遠寄鄉(xiāng)思!不論遠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親思鄉(xiāng)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月光,借著月心之橋?qū)⑵矶\傳遞到遠方家中,愿親人更好,家鄉(xiāng)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時,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讀出遠方牽掛與問候。
談到這里,還不得不提一提久負盛名中秋月餅。東坡曾贊嘆道“小餅如嚼月,中有怡如酥”現(xiàn)如今月餅更是琳瑯滿目,花式齊全,但不論如何翻新,不變是它圓圓滿滿外形,象征著家庭溫馨和美,家人團圓共聚,所以說呀,大家可千萬別小看這一枚枚朋餅,它不僅僅凝聚著制作人心血與汗水,更是古往今來華夏兒女渴望人月共團圓,天人和諧縮影,同時也彰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文化源泉!
有人說思念像中秋滿月,牽掛似漫天繁星,在這歡樂節(jié)日到來之前,我愿借著柔柔風,譜上長長祝福,讓它輕輕飄進所有人心中!最后祝愿全校師生中秋佳節(jié)和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2
中秋節(jié)的晚上,學校為我們住宿生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中秋游園活動,中秋游園。地點就在學校的大堂。不用說,大家甭提多高興了。晚上七點二十分,游園活動開始了。我來到地點一看,哇!好玩的項目太多了。有“投籃球”、“搶椅子”,還有“猜成語”。同學們興高采烈地參加自己喜歡的項目。我看中了“猜成語”這個游戲,便三步并作兩步來到跟前。只見椅子上坐著位大姐姐,地上放著好多獎品,有大包薯片、月餅、旺旺雪餅……旁邊的黑板上,還貼著許多張沒有填完的成語卡片。比如“草()了事”、“水( )石出”、“破( )百出”等。我看到一個熟悉的成語,便把它揭了下來,遞給了那位大姐姐,小學生作文《中秋游園》。 “這是驕兵必……?” 大姐姐問。“驕兵必敗。” 我脫口而出。“恭喜你,答對了。”說著,大姐姐便把一瓶AD鈣奶獎給了我。我美滋滋地接過獎品,連聲說:“謝謝,謝謝!”接著,我還玩了許多其他的游戲。比如“搶椅子”、“金龍過江”、“夾乒乓球”。
其中讓我感到緊張而又有趣的游戲是“夾乒乓球”。夾乒乓球的人可真多!我排了好長時間的隊,才輪到我。我的對手是一位五年級的男生。我拿著一雙筷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紅盆子里的乒乓球,等待著比賽的開始。這時,只聽主持人說:“一、二、三,begin!”我立即用筷子夾住一個乒乓球迅速放到另一個盆子里。開始還很順利,夾了好幾個。到后來,我夾起一個乒乓球時,乒乓球卻從筷子的夾縫中溜走了。我又小心翼翼地夾了一次,總算夾了起來。我直起身來,剛想喘口氣,我發(fā)現(xiàn)對方的乒乓球似乎比我多。我更緊張了,手心都流汗了。但我穩(wěn)住了神,又快速地夾了起來。
最終,我勝利了。旁邊的同學都向我祝賀。真開心!每個同學都玩得好開心。瞧!那邊有個男生正拿著自己得來的獎品在獨自享用呢!時間不早了,游園活動結(jié)束了。我們踏著皎潔的月光,帶著贏來的獎品和滿心的歡喜,興沖沖地回宿舍了。
點評:“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而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已使中秋之夜,遠離爸媽,遠離家鄉(xiāng)的華碧學子們“樂不思蜀”。我們的小作者以流暢、輕快的筆調(diào),有條有理地敘述了活動的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抑制不禁的興奮、驚喜。用詞也比較簡練、準確,算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中秋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3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shè)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tài),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tài),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yè),玩月游人,達旦不絕。拜月
民間拜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guān)系,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jié)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tǒng)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gòu)成普通民眾中秋節(jié)俗的主要形態(tài)。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yù)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yōu)榉鸬澜蝗诘脑鹿馄兴_與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Ο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zhí)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
中秋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4
當中秋節(jié)來臨的時候,吃月餅、賞月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想在(山村、家)里賞月那一定別有一般韻味吧!
在墨藍墨藍的夜空下,有幾顆星星正調(diào)皮地眨著眼睛,深綠色的山崗,在寬闊夜空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綺麗巍峨。轉(zhuǎn)眼間,(山背、云層)后出現(xiàn)了一道亮光,是什么呢?原來是月亮從(山后、云層)面在偷看我呢!由于我是金地。格林郡的業(yè)主(合同上簽了我的名),所以參加了他們的中秋晚會。各位演員的表演真是美倫美煥啊——有吹笛子、拉二胡和大合唱。當然,我最向往的還不是這個,而是抽獎和吃大蛋糕(因為正好是金地。格林郡的生日)。可惜只拿到了半塊蛋糕……
中秋節(jié)我們還去了外婆家。
在外婆家時,我們玩了很多東西呢:
撈水草給鴨子吃時,我還想撈點魚,等喂好鴨子了以后,我拿起網(wǎng)想撈魚,結(jié)果撈了N多次都沒撈到魚,水草倒撈了好多根。沒辦法,只能再扔回河里了。
中午給鴨子吃東西時,發(fā)現(xiàn)有個像鴨蛋的東東,我叫外公拿來一看,果真是鴨蛋。嘻嘻,原來我的'視力不錯嘛……
過了一會兒,月亮露出了小半邊臉,好像小船倒扣在(山頂、屋頂)上,又好像一盞電燈,把可怕的夜空照得色彩繽紛。接著,月亮的肩上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地,慢慢地爬了出來。最后,它用盡全身力氣,終于跳出了(高山厚厚的云層)。剎那間,似大玉盤的月亮灑下了皎潔的月光,頓時,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層柔和的薄紗,而藍色的夜空此時變得一片淺藍,好淺好淺。啊!此時,我真覺得這個世界好恬靜、好柔美!
當我對這個月亮贊嘆不已的時候,一朵烏云又一次遮住了月亮。于是,那美好的一切又暗了下來。然而,月亮卻不甘示弱,仍然放射著光亮,給烏云鑲上了一道亮光。一陣風吹來,烏云只好飄到一邊去了,銀光又照亮了整個(城市、小村)。
在隨后的幾天日子里,我總能時不時的看見那被黑云遮住忽明忽暗的月亮,而每次看到,總會有些自己的想法: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有些人在學業(yè)上碰到了一些挫折,就半途而廢,有始無終,但是,有些人卻克服了這些困難和挫折,在新的道路上又會煥發(fā)出耀眼的光芒,不是嗎?
中秋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5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是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shè)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字串9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yù)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jié)的聯(lián)系是在明代。具有關(guān)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xiàn)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guī)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
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jié)這天,當?shù)乩习傩找延泻霞覈质硤F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jié)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jié)日。有人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對家人的思戀會越發(fā)濃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