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三周記匯編八篇
有關初三周記匯編八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周又過去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這時候,最關鍵的周記怎么能落下!但是周記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周記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周記 篇1
對于所有自稱喜歡春天的人來說,四季皆有景唯獨愛春天是有原因的。春天有那么多的美景供人選擇待人欣賞。春季之景物之中,有那么多值得人學習,需要人深深思考的美好品質供人學習。
譬如沖破黑暗禁錮戰勝大地阻礙而破土而出的小草,它的堅強與堅韌是多少人想學想擁有而學不來的。又如春風的柔和謙遜,春風早早的來到春天,喚醒沉睡的地,提醒著楊柳提醒著萬物快快生長,然而它的提醒有事那么的安靜那般的無聲無息。我也喜歡春天,喜歡春雨帶給我的一切。
上午,天陰沉沉的,悶得連蜘蛛和螞蟻們都透不過氣來。樹木,花草也都害怕的搖擺起來,樹上的葉子們也被嚇了一跳,竟從樹上跌了下來,把大樹媽媽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天空出現了幾塊鉛色的云,霎時間,天似乎變矮了,光也跟著暗了下來,風像先行官一樣來了,萬物都害怕的不知所措。這時,一道藍色的閃電劃破了天空南邊的寂靜, 第一聲春雷也由遠到近“隆隆”地想起。雨點伴著春風,淅淅瀝瀝的灑落在大地上。
漸漸地,整個天空開始變得雨霧彌漫,雨珠兒串成了一串大珠簾。小雨點們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都爭著往下落,似乎都不知道什么叫“尊老愛幼”。天地間頓時形成了一片美麗的雨簾。我趴在窗邊的沙發上,享受著這最美妙的音樂。“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聽啊,這是多么美妙的聲音!這是大自然輕快的節奏,春雨,你就是春天最美麗的使者,你給人們送來了溫馨,送來了春的甜蜜,有你的陪伴,這是何等的愜意啊!
春雨過去了,大地上生機勃勃,鳥語花香,充滿了生的希望。樹木、花草、天空,都享受著春雨帶來的幸福,享受著春雨帶來的甜蜜。樹木淋浴著柔和的陽光,他伸了伸懶腰,又筆直地挺起了腰板;小草再一次把頭探了出來,以最健康的身體回報了春雨給予它的滋潤;小花又昂起了頭,有最美的笑臉打動了人們的心靈;天空,它是最幸福的,看啊,它的衣服最漂亮了,上面有小鳥,有蝴蝶,還駕著一座絢麗繽紛的彩虹呢!
我贊美春雨,我更想化為雨滴,伴隨春風、春雷、春雨一起,走出最美的樂章,讓我們美麗的祖國更加繽紛多彩!
初三周記 篇2
時間的消逝,標志著我已慢慢長大,懂得了時間的寶貴和人生的道路不簡單。
人生的道路猶如海上航行,而理想就像海平面上的帆船。它會帶你去往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就看你這個水手心有大,夢有多遠。
我的理想很簡單,我想做一名寫手,能用自己的雙手去描繪別人的故事;用自己簡單的詞匯去譜寫別人看似平凡其實并不平凡的人生。但是,有人會說,當寫手有什么好的,寫一堆沒用的字。現在的社會中有幾個人會欣賞,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你寫的東西沒有銷量,誰會理你。
也許,我的朋友說的很對。現實是殘酷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得我們需要為了生存去奮斗,而努力奮斗的泉源來自于理想。它不是現實社會中的當頭一擊,理想是在你精疲力盡時,為你指引道路的明燈。理想是支持你堅持下去的影子。
我喜歡文學,不一定我將會走向文學之路,人這輩子還會經歷很多,所以理想并不是你我生存下去的手段,它是一種信念,不變的信念。不論多倔強的人,一定會向現實低頭。
剛剛十字開頭年紀的我,害怕幾年、十幾年、二十幾年后被現實折磨的千瘡百孔的我,還會不會堅持下去。但,不管怎樣我希望無論是文學,還是什么,我都希望有燈光陪我走下去,一直的走下去。
因為,理想是海上的帆船,是夢的希望。
初三周記 篇3
星期二我們要去戶外教學,地點是老農場,原本以為會下雨,沒想到出大太陽,好開心喔!走進教室,同學們都已經到齊了,就準備出發啰!
老師先帶我們去制作香Q米粉,我做了五小包,要帶回家給媽媽吃!接著大家參觀制作香噴噴爆米香,那個爆米香的機器好大聲,害坐在第一排的同學都嚇一跳!我們還去參觀米粉博物館,里面展示很多不同種類的米粉及制作米粉的工具,讓我學到很多有趣的經驗。
到了中午,農場幫我們準備了米粉湯,吃完飯,我們就去做紅龜粿和草仔粿,老師說做完的東西,可以帶回家和爸爸媽媽分享。接著我們參觀了可愛動物區,里面有鴨子、兔子、小白鼠……等其他小動物。
時間過的好快,一轉眼我們就要回去了,真不想上游覽車,因為這里太好玩了!有小動物可以看,又可以帶米粉和草仔粿回家給媽媽吃,真是滿載而歸啊!好期待下次的戶外教學趕快來,這樣我又可以出去玩了!
初三周記 篇4
今天,我特別高興,因為我要去廈門游玩了。早上七點我們就自駕車出發了,經過8個小時的長途顛簸,終于在茫茫夜色中踏上了美麗的鼓浪嶼。夜色中的鼓浪嶼燈火閃爍,游客們來來往往,我們在熱鬧無比的小吃街吃了美味的小吃,就回賓館休息了。
第二天,我們就在島上游玩。第一站,我們爬到了鼓浪嶼的點——日光巖。站在高高的日光巖上,我看到了整個鼓浪嶼,島上丘陵起伏、樹木叢生,紅屋綠樹相互輝映,阡陌小巷縱橫交錯,早起的游人三三兩兩。遠處,一個個海浪輕拍著沙灘,像在喚醒沉睡中的鼓浪嶼。
下了日光巖,我們來到了百鳥園,白鳥圓里有各種各樣的鳥兒,大的、小的、黑白的、彩色的、普通的、名貴的,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我們還欣賞了一場鳥藝表演,節目有“八哥問好”“鸚鵡撿垃圾”“小鳥滑滑梯”“小鳥騎獨輪車過鋼絲”等等,表演精彩極了,連棚頂的三只孔雀也興奮的直轉圈,不停的開屏。
離開了百鳥園,我們來到了沙灘,這兒的沙子松軟厚實,還是燙的,走在上面就像做腳底按摩,舒服極了。我在沙灘上跑了一會兒就累壞了,就在海水邊造沙子城堡,剛造好一座高塔,一個大浪打來就塌了,我又造第二個,又塌了……沙子真是好玩極了,直到媽媽不停的催促,我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沙灘。
吃過午飯,我們參觀了菽莊花園。花園依山臨海而建,有海上二十四橋,也有山坡亭臺樓閣。花園里有兩座鋼琴博物館,陳列了許多架鋼琴,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古代的、有現代的,這些琴彈起來還是聲音渾厚,樂聲悠揚。之后,我還玩了一座十二生肖的假山迷宮,真真假假,走得我暈頭轉向。
最后,我們乘電車來到了皓月圓公園,里面矗立著一座巨大的鄭成功雕像,他面露威容,注視著遠方,像在保衛美麗的鼓浪嶼。
夜幕降臨了,我們乘渡輪離開了鼓浪嶼,回頭望去,鼓浪嶼就像個孩子在大海媽媽的懷抱中輕輕搖晃,啊!這里的風景獨好。
初三周記 篇5
它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并不寬也不深,既找不到源頭,也沒有盡頭。
春天,萬物復蘇的季節,河岸邊長滿了綠茵茵的植物,其中還有蕨類,蕨的嫩芽是可以吃的,每當這個季節有很多人都會去采摘,河水還是靜靜的流淌著,淺淺的。春天有一點不好,一下大雨就會漲洪水,有時水都會漲過橋面,這時的水都是黃色的,水面上還帶著很多垃圾,來勢也很兇,這時候的它就像是一頭兇猛的獅子。等它平息了還沒有退水的時候,我父親會拿著自制的魚網沿著河岸邊拉網,會捕到一些小魚蝦這類的,運氣好的話還能捕到大魚,收獲會很不錯,拿回家又能美餐一頓。
它夏天的樣子更美了,藍藍的天空倒影在清澈見底的河面上,就像一幅畫。每到周末就會有很多小男生在河里玩耍戲水,打水架、游泳。小女生們只能在岸戲鬧,水淺的時候還可以看到魚在水里游,他們就會下水去捉蝦,用網網魚,直到天黑才會離開。我家那時家里養了幾只鵝,夏天的天是黑得很晚的,每天下午放學我都會趕著鵝到河邊,讓它們在水里理理毛,吃著岸邊的青草,我躺在草地上,看著它們把頭伸進水下吃魚蝦,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秋高氣爽日子它又是另一種景象,水還不是很冷的時候,大一點孩子就會走到河的中間去摸田螺,三五成群的,有說有笑的,比比誰摸是最多。喜歡照相的孩子還會以小河做背景留下這美好的記憶。我自己也經常一個人走到河邊坐在大石頭上,靜靜的坐著,聽著潺潺流水的聲音,還有微風帶來的清香,真的很舒服。
還記得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有利用到河水,也是在一個周末,小河里也是有很多小孩子在玩,我去農民伯伯的果園了摘了滿滿一籃的桔子,因為太重,人又多,只好把裝滿桔子的藍子放在河里順水走,造成一種假象(藍子里裝的是摸來的田螺),呵呵,很壞是嗎?
冬天的景色不好,有一種荒涼的感覺。到后來,河的上流建了一個水電站后,每天的河水時淺時深,水也沒有那么清澈了,水里的魚也越來越少了,到河邊玩耍人也少了,漸漸的遺忘了它過去的美麗。我也漸漸的長大了,也很少再去看它,到后來我也離開了那里的生活,不知道這條河現在變成什么樣了,再次看到的時候不知道還能不能想起兒時記憶中的情景。
初三周記 篇6
唉!原本是上午跑圈,下午不用跑圈。現在因為初三的中考,下午放學和早上集訓。所以我們就成了下午和下午都跑圈。
累死了。人家初二的就上午跑圈。我們上午下午都得跑,一跑就是十幾圈,還不帶停。停下的加跑3圈。
初三周記 篇7
總是說,進入了初中就是開始拼搏,就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奮斗。初一是打基礎,初二是重點,初三則是毫無疑問的沖刺。早在初二開學第一天我們就像懵懂無知的初一說了“Bye-Bye”而今天--初三開學第一天就代表我們向初二告別,更加成熟,向前沖刺。
下午來繳費,我攥著錢與發票排在體育館那條長龍的末尾。我閉眼回想,還記得初一動不動就與同桌拍板,大眼瞪小眼,少了一份包容;還念著初二與同學一起逛街到深夜才回家挨得那一巴掌還隱隱作痛,少了一份理解……回想著過去種種的一切都少了些什么,那么初三,我應該怎么做?
我拿著蓋了章的發票向寢室挪去。我四處觀望,還記得初一入校時那石縫中奮力生長的小草,多了一份堅持;還念著初二秋天,那楓葉樹上飄落下來的片片紅楓葉,多了一份執著……觀望過去的種種一切都多了些什么,我應該學習么?
我坐在教室的一角,雙臂環著腦袋,我是應該繼續大眼瞪小眼,繼續徹夜遲歸,來做一個“少了”什么的人還是應該向小草感激,向紅楓葉致敬,做一個“多了”什么的人?漸漸地我像一只即將遠航的船失去了方向,在大洋上停祝
“彤,我們一起加油吧!”琳的這句話開始向在收音機中按下了“循環”鍵。猛然我認為應該將那些“少了”的逐漸變成“多了”什么的,在同學與同學之間應該多一份包容,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多一份理解,在遇到困難或難題時應該多一份堅持,相信自己能行,在學完知識后應該多一份執著,不斷地往深處探索。
這,就是初三該做的吧!
我拿出書本開始預習。船兒又像在大洋上發現了新路線,全速前進,我希望在他人的心目中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塑造一個與眾不同的我。我愿意像三角形的定義一樣,與同學進行互補,我愿意像種子生長一樣,去汲取更深部的營養,與老師一起。我愿意,我愿意。
初三,開學第一天,我懂了很多。
初三周記 篇8
一提到考試,許多人必須會厭煩、厭惡考試,這是一種不樂觀的心態,與其厭惡考試,還不如喜歡考試,這樣就不會覺得煩。事事都有一個兩面性,想想考試的好處,回味一下考試的樂趣。
考試前,大家心里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嘣嘣直跳,巴不得吃下“記憶面包”讀、寫、背拼命的學習,就為圖一個好成績。有的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勝利似乎已是囊中之物,無需再考。有的可就要吃苦頭了,忙著臨時抱佛腳,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考壞那挨訓的滋味,恨不得不用考就有好成績。
當老師發下那張神圣般的考卷時,大家盡顯身手,十八般武藝,看家本領全使出來。有的一拿試卷就走馬觀花看一遍,下筆如有神,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帶他們寫一樣。有的遇到難題就急得抓耳撓腮,咬筆頭,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心里但是后悔莫及,真想看看答案,汗珠接二連三滴落。有的則恍然大悟,喜出望外,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吁了一口氣,仿佛千斤重,又好像已經扭轉乾坤了。還有的居心莫測,探頭探腦,目光在老師與答案之間忙碌,一瞄到答案就馬不停蹄地抄下去,心里正雀躍萬分呢!
考后,等待是最難受的,分數就是關鍵,決定勝負的關卡,大家心中的懸念在這一刻揭曉。考好的呢就是笑逐顏開,壞的只好再接再厲了。
酸甜苦辣,有得有失,能不說考試是一種享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