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愧也是一種美德-人生
年少時的我們,可能因為不會體貼父母,往往提出一些讓父母為難的要求來。等我們成年以后,再想起時會覺得內疚,畢竟,親情深厚,我們哪里愿意看到自己的父母為了我們不切實際的要求而受罪呢?
我的隔壁住著一戶人家,三口人生活不寬裕,因為孩子的母親沒有工作。這位母親和其他一些小商販一樣,在路邊擺了一個攤,賣一點時鮮蔬菜。孩子的父親對她賣菜的事情不是很贊同,不過迫于生活也沒有辦法。有時候,東西太沉,孩子的母親就叫孩子的父親幫自己拿一拿,剛開始的時候,這位父親勉勉強強幫著拿了,后來再多兩次,做父親的就不樂意了。
孩子也和自己的父親一樣,有一種虛榮的心理,覺得母親賣菜總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她一直都有這個想法,直到后來的一天,夕陽西下,她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前面有一個中年婦女很吃力地提著一桶水,另一只手還抱著一捆菜,艱難地往前挪,再一看,那就是自己的母親,被夕陽照著的母親竟那么蒼老與疲乏,就這么一瞬的工夫,孩子徹底轉變了立場。
她內疚極了、慚愧極了,對母親的愛由衷地生發出來,后來她還跟自己的父親說這事,父親也同樣感慨頗多,他們一家人變得更加和睦,一起面對困難,直到孩子的母親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無論是作為一個家庭成員還是作為一名社會成員,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感到慚愧過嗎?慚愧也是一種品德,而且慚愧的力量是強大的。會產生慚愧之心的人,并不需要他人太多的指責,這是因為他本身是向善向美的,當然,它所引發的事物也就不會欠缺美的特質——不管是可見的,還是不可見的。
慚愧不僅是一種心理活動,更是一種品德。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向父母提出過讓他們感到為難的要求;作為一名社會成員,我們可能做出過一些錯誤的選擇或示范……也許當時覺得沒什么,終有一天,我們會覺得慚愧。別為感到慚愧而覺得羞恥,因為慚愧本身也是向善向美的,只是,別總讓你的慚愧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