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職業生涯一個漂亮的起點-成長視窗
臨近畢業,許多大學生正忙著“收集信息→寄發履歷→等待回音→參加面試”這一重復的過程。其中,面試往往是最令人情緒緊繃的一關。現在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高手是如何在面試時大顯身手的—
1。多收集應征公司的信息
面試時當然得有備而去,單位的規模、發展歷史、經營項目及未來愿景,乃至于公司負責人的經營理念、管理風格、特殊事跡等,有心的你都該下點工夫研究清楚,不但可以更了解這家單位,做好“你為什么來應征”的應答準備,也能先評估這家公司的前景與自己的生涯規劃是否一致。而更重要的是,事前的用心準備,在面試時會傳達給主考官“我很重視這個機會”的訊息,而EQ高手的特長之一,就是能滿足他人心中“被尊重”的情緒需求,情緒先照顧好了,自然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溝通效果。
2。事先演練,消除應試焦慮
對經常出現的口試問題,若先做好應答準備,就能自信大增,焦慮不再。不知如何著手?別擔心,一起來破題吧!
口試問題一:“請做個自我介紹(或請談談你的優、缺點)!”
回答要點:這個問題主要是在測試你對自己的了解與人格成熟度,因此在回答中所談的每一個生活經驗,都必須能幫助主考官更了解現在的你,尤其是有關這份工作所需的重要特質。
高明的回答:“我大學重考一次,那段經驗讓我培養出更好的挫折忍受力及毅力。”
白癡的回答:復雜地敘述家庭背景,或者只說學歷(這點對方看履歷表就行了),或者回答:“我沒什么特別的”、“我沒什么優點”;若未能適時表現你對自己的深刻了解及重要的能力特質,那可能錯失良機。
口試問題二:“你為什么來應征這個工作?”
回答要點:這道題目在測試你的工作動機,所以回答重點該放在表達高度的工作熱忱及自己的勝任度上,別忘了要強調內在動機(成就感、自我實現等),而在回答時若能闡述得愈明確,說服力就愈佳。不論單位的發展前景、自我生涯規劃,甚或負責人的傳記故事等,都會是極佳的回答題材。
高明的回答:“我一直很喜歡貴公司”顯得太籠統,而“我曾在雜志上讀到貴公司總裁的一篇專訪,對他的人性化管理風格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一直很向往能進入這樣一個優質的公司工作”,這不就動人多了?
白癡的回答:“單位離我家很近”、“聽說你們單位放假很多天”、“沒啥特別原因,就想來試試”,那可嚇昏一群人啦!
3。準備個人資料的備份
教你一個一舉數得的妙招:準備一個公文包(或檔案夾),里面放幾份你的書面應征數據作為備用,一來可以應不時之需;更重要的是,面試時手上有東西可握就不會手足無措,而更能顯出自信。
4。面試之中的得宜表現
對每個人都禮貌應對
我曾經看過應征者在公司大樓的電梯中找人問路,態度傲慢無禮,結果面試時,發現主考官就是剛才被問路的人。所以請發揮高格調的做人風范,即使遇到其他應征者都應以禮相對。更何況,有些面試做得更專業的公司,要看的,其實就是你私下的表現呢。
仔細聆聽,思考后再回應
面試的過程中果然碰上了你有備而來的問題,也千萬別因覺得“真爽,被我猜中”就迫不及待地開口背起稿來,甚至還打斷對方的問題,那反而會弄巧成拙。每次作答時,你都應耐心等對方問完,并停頓兩三秒,整理好思緒,再從容不迫地回答。別忘了,臨場的反應及組織能力,也是對方最想測驗的。
被考倒時要處變不驚
萬一口試時,對方問了個專業問題,而你只覺得“這名詞好似在哪兒聽過”卻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眼看就要被考倒了,這時最好的反應是,先微笑著確認一下問題內容:“您的問題是要我說明XXX嗎?”因為,有些時候極可能是自己先前沒聽懂,再確認后也許就能著手回答。
另外,也可以拖一些時間,讓自己的大腦再搜索記憶一遍;萬一仍然不會,此時切忌開始亂掰,以致答不出來,還賠上自己的誠信(更何況這些主考官都是資深前輩,你怎么可能唬得過)。
此時最好這樣回應:“關于這方面,很抱歉我一時想不出來完整的內容,不過給我一點時間的話,我有把握能整理出最正確的資料。另外,關于這一方面,我比較有心得的是相關的某某領域,如果您允許的話,我很樂意將我在這方面所知道的,向各位做個簡單的說明!”
把握機會勇于發問
最后主考官往往會反問你:“有什么問題要問我的嗎?”此時你一定要有所回答,無論是教育訓練制度、工作實際內容,還是未來升遷管道等,都是不錯的問題。要是實在沒有疑問,也該利用這個機會表達你今天來面談的感想:“今天來到貴單位,讓我感受到親切而專業的文化特質,讓我更希望能有機會進來貢獻所學。”要是你回答:“哦!我想不出有什么好問的。”這代表你不是聽話不認真,就是反應不靈光,給人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
5。面試之后的加分動作
面試后若是加上一個高EQ的動作,會讓你整個面試表現加分不少,那就是寫封感謝函給主試者,內容可以包括感謝對方給你面試的機會,并且對這次經驗表達具體的欣賞贊美之意(“您的親切及不吝提攜新人的作風,令我印象深刻而受益良多”),還可以表達希望日后能有向對方請教的機會等。
這么做有用嗎?許多位企業主管曾告訴我,在應征者差距不大時,這樣的做法往往有臨門一腳的功效,會讓當事人脫穎而出。更何況EQ高手本來就該把握任何機會,誠心地與別人建立良好關系,不是嗎?
掌握以上的面試原則,再佐以合宜的儀表、親切的態度,就能發揮超高EQ,將每個面對面的近距離訪談,經營成下一個工作生涯的漂亮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