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撲滿-情感
錢這東西,一旦沾上手,就沒有人能放下來。誰會覺得自己手上錢多,哪個不嫌自家錢少?如果有一天,坦然放下錢,那人不是成了仙,就是做了母親。
在母親眼里,錢已失其原形,化身為一個隱秘的撲滿。母親傾一生之力,將之儲滿,最期待的是它碎裂的那一刻。
?1988年,我到鄉里上初中,因為寄宿,家里開銷陡然增大。那時起,母親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倒賣活動。從這個集市收買雞蛋,存在家里,轉天提到另一個城鎮上去販賣。一個來回,走幾十里路,掙一二分錢的差價,搗騰一次,也就掙個塊把兩塊錢。
每周日下午,我去學校之前,母親都會偷偷塞給我幾個兩分的或五分的硬幣,好讓我多買點吃的。氣人的是,那時鄉鎮商品經濟很不發達,除了趕集的日子,有錢也買不了吃的。所以,母親給我的錢,都被我偷偷地放進一個木盒子,藏在床底下。
秋來風爽,我喜歡端個小凳子,坐在屋門口,一枚一枚數我的硬幣,仿佛農民在盤點一季的收獲。
一晃過了20年,又是秋天,不期然,又看到了當年的硬幣。
那些年,母親老是頭疼頭暈。2008年8月底,妹妹帶她去縣醫院就診,經CT檢查,發現腦子里長了個瘤子。我把母親接來南昌做手術,手術費成了大難題。暑假的時候,我傾盡所有,還清房貸,早已捉襟見肘。母親知曉我情況,死活不去住院,直到所有親友都來勸,直到樂安縣的大表哥給我打來幾萬塊錢,她老人家才勉強答應。
入院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掏出一個布袋,打開,滿含希望地說:“這是你上初中的時候,攢的零錢,你看看,能不能換成大錢?聽他們說,1982年的兩分錢,一個能換一百塊錢。這18個全是1982年的。”
打開一看,全是一分兩分五分的硬幣,數了數,有50多元,明明記得,我當時才存了五塊多。可見,當年母親一點一點,還往里面存放了不少硬幣呢。那些所謂能換大錢的1982年制兩分硬幣,其實并不能換,我問過很多銀行的朋友,他們都說換大錢純屬子虛烏有。
如果那個包布是撲滿,那么,打開布包的時候,就像是撲滿碎裂一地,其聲如磬,仿如天籟。
2023年夏天,造訪北方一個小城,這里有個做生意的朋友,用古時候的標準來衡量,屬于家財萬貫。
他母親80多歲,還在他小別墅的院子里,種出田園風光來,出產一些當季的瓜果蔬菜。
我說:“你們有福啊,能吃到真正的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真是太好了。”
朋友說:“哪里啊,家里吃不完,老人家還賣錢呢。”
這位北方母親怎么不知道,兒子家大業大,哪需要她掙錢啊。也許,勞碌經年,到老也停不下來,習慣了吧。
朋友說:“你還別說,老人家攢錢比掙錢厲害。今年生意不好做,公司差點關門,結果,老人家把存折給我,竟然多達80萬。公司起死回生,老媽的積蓄有功啊。”
我問:“她哪里這么多錢?”
朋友說:“是啊,我也想不通啊。我老媽說,就是我給她的零花錢,一點一點存著,這么多年,總量就驚人了。”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他老母親還給他預留了十萬的存款,一分沒動呢。老人家的意思是,如果真有一天,企業做不下去了,有這些錢,也不至于出門討飯。
如果那一張張存折是撲滿,那么,朋友去銀行柜臺取錢的時候,就像撲滿碎裂一地,其聲洪亮,狀如交響。?
作為女人的母親,誰不喜歡穿金戴銀,哪個愿意穿針引線?誰不喜歡往頭上戴花,誰甘心窩在廚房擇菜?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錢都是萬萬不能少的。
作為母親的女人,?隱藏了自己所有的喜歡和不喜歡,屏蔽了內心全部的情愿與不愿,把日子過成了算術的式子,在歲月深處,把自己凝結成一個充盈愛、希望和驚喜的撲滿,期待在某個特殊的日子,一聲脆響,碎了一地,瞬間露出財富的本心,饋贈給下一代。
天下母親攢了一輩子的錢,積蓄一生的愛,像是燃盡的燭,把最后一絲光亮,也全部留給自己的孩子,以便照亮他們的前行路。不管是我母親的50多元硬幣,還是我那不差錢的朋友他八旬高齡的老媽存的80多萬元,都是用愛凝結而成的撲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