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大咖就愈容易失敗,“小”才是贏家-成長
一位某電子大廠的朋友哀怨說:“10年前畢業剛進某某公司,它還是電子股股王,10年后,股價蒸發九成以上。”
一家曾在某通信行的朋友也說:“去年大家還在瘋某家手機,今年少好多。”
一位在某傳產公司的朋友也沮喪說:“上上個月都還在喝林鳳營牛乳,一瞬間全部都不見了!”
大家一起聚餐,一起干酒,然后一笑,唉,現在這個時代,一切真的都“變動”得很快呀!
再“大”的東西,都可以在一瞬間傾塌??!
“某某名人,昨天還是臺灣人的正義代表。”我說:“今天,卻變成全民訕笑的對象!”
大家哄堂大笑,頻頻稱是。
當然,很多名人都是自己做錯事,不過,因為他“大”,得到的毀滅也更大。
“以往我們都追求有一天變大。”我問:“找最大的公司、爬到最告的職位、創造最大的名氣,才會得到最大的財富,現在還是這樣嗎?”
因為媒體的自由,因為網絡的強大,再因為籌措資金的多元管道,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個人、品牌、公司、或產品可以靠建立某種巨大的基礎來真正地站穩絕對優勢!
反而,你愈“大”,目標愈明顯──
今天大賣場賣得最好的3c產品,明天某一個年輕團隊開個募資活動,改一點點功能,只需要一個月,就把你干掉!
今天美好又強大的品牌形象,樹大招風,明天突然一個什么什么記者會爆料,幾十年的老字號瞬間全毀,全面退出市場!
這是很多很多公司都在問的:到底現在要怎么策劃才能創造出絕對優勢?
做什么產業,不會被淘汰?
做什么工作,不會到最后一事無成?
到底要追求什么,才是永遠?
現在到底要追求什么,才是比較穩當的?
后來,幾位朋友一致的結論是——現在重要的不是大而呆,而是小而快。
注意,我們從畢業開始,幾乎所有人就都是在“愈來愈大”的狀態下,你延續你的所學,然后延續你的經驗,延續你的人脈……
我們延續到最后,愈大,就愈呆。
但,這不是大而呆的時代,這是一個快速變動中的春秋戰國時代!
因為這是一個快速變動中的春秋戰國時代,這么多的人,這么多的公司,這么多的機會,這么多的戰場,所以現在不是筑城墻來防衛的時候,這是一個屬于攻擊的時代,唯一能保證久久的,就是一個攻擊的姿態,一個小小的,卻極具攻擊力的狠的姿態。
再多的資源,亂世之中也很容易被某一次的攻擊給撂倒,唯一能保證永遠的,是姿態,而且是攻擊中、戰斗中的姿態,只要你是保持上揚、后勢看俏的,你就會起來,有機會直接取代那些已經經營很久的企業。
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絕不是思考如何維持版圖。
絕不是大而呆。
我們思考的是如何擄取更多江山,也就是小而快。
接下來五年,會有很多很多新的品牌、名人、經典、股王出現,只要你維持小而快,機會會大過大而呆,第一個要放掉的就是以往的那種大的傲慢,回到最原始努力的初衷——寧小,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