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顯擺-視野
吃飯擺譜,古已有之。
世事通達的人早就明白,如果按正常方式揮霍,實在奢侈不到哪里去:一個人一頓能吃多少豬、牛、羊肉,喝多少茶水?所以,顯擺這事,得變著法來。
對正常人來說,棗子是用來吃的,蠟燭是用來照明的,茶水是用來喝的,珍珠是用來觀賞做配飾的??墒?,王敦當了駙馬爺才知道,棗子是上廁所時用來塞鼻子的;國舅爺王愷見了石崇才知道,蠟燭是用來當柴燒的;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才知道,茶水是用來飯后漱口的;至于珍珠,傳說埃及艷后克里奧帕特拉為了在情夫安東尼面前顯擺身份,拿顆珍珠往飲料里一溶,仰頭就喝;小周后跟李煜在南唐時,嫌蠟燭燃燒時有煙氣,晚上過夫妻生活時都用夜明珠照明。這些都屬于開發(fā)物品的第二用途,不按常理出牌。
但是,有種顯擺方式就甚為土氣,如同藥不對癥。歐洲中世紀許多貴族,因為生姜、胡椒這些香料貴重,就變著法子地顯擺。比如,在葡萄酒里放生姜喝,引以為風雅。這種喝法擱到如今,非把人笑炸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