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沒有用-成長
小個子,娃娃臉,30多歲的快遞員,在寫字樓里設點。如今快遞業務越來越多,經常見他一車進一車出,蜜蜂一樣忙碌的身影。每天準點收件,像時鐘一樣守信。寫字樓的每個人都認識他,因為他服務好,活兒做得放心。
他的腦子就像電腦,你打過一次電話,第二次你一出聲,他準能報上你的名字。走廊上、電梯里遇到,他會笑瞇瞇喊出每個人的名字。一棟寫字樓幾千號人,他包干的寫字樓可不止一棟。簡直有特異功能。
寫字樓里都在傳說,他有10萬以上年薪。聊起來才知道,快遞員家在農村,書才讀到初一。
如今常能聽到農民父母含辛茹苦、舉債供兒女上大學,畢業卻找不到工作的事情。更有甚者,有個農民兒子研究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回家務農,父親竟羞憤到自殺了,因為當初,兒子曾是整個小山村的驕傲,現在卻成了笑柄。
教育到底有沒有問題?讀書究竟有沒有用?
快遞員說,讀書,當然有用。之所以只讀到初一,并不是成績不好,小學四年級,去鎮上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獲全鎮第四名。只因家里缺錢,上初二,學費漲到200多元,得借債。他一算,讀了初中讀高中,即使考上大學,家里還是交不起學費,還得借債,如果不上大學,那么從初二到高中的這五年,就白費了。
15歲,他決定休學,進城打工。他對父母說了句話:我應該認識的字,應該會說的話,都已經學到了。這么普通的話,說出來卻要有底氣。
他后來工作這么出色,千奇百怪的顧客、貨物,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都應付自如游刃有余,足可以證明,此言不虛。
我不知道學歷比他高的人,有沒有底氣說這話?
如今他30出頭,年薪超過一般白領,在他所生活的城市里,有房子有小家,孩子已經上小學。在生存競爭激烈的世道里,他以勤勉與認真立足、發展。
他只讀到初一,但他學到了該認識的字,該會說的話,學到了做人的基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