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的社交技巧-生活
最近,《自然》雜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導科學家尤其是內向的科學家如何提高社交技巧。科研工作領域的內向者較多,可能是因為不愛說話,總是躲在電腦后面或者工作臺前,常被認為缺乏社交能力。與之相反,那種見了誰都能熱情打招呼、主動聊幾句,在飯局上嗓門最大、酒吧里喝得最多的人,可以被稱為社交活動家,在人多的場合常常擔起活躍氣氛的重任。
這種判斷有一個問題是:內向者和外向者對愉快交談的評價標準不一樣。內向者受不了別人機關槍似的話語,外向者也受不了一串話拋出去,對方卻只是嗯嗯啊啊。
北野武的電影《花火》里,夫妻二人相處的鏡頭里幾乎沒有對話,但他們下棋時的動作處處顯示出默契的恩愛。常看黑幫片的人也有經驗:如果雙方對峙,出來一個咋咋呼呼的人獨白半天,離血濺三尺、子彈橫飛就不遠了。內向者和外向者之間不一定沒有和諧的社交,只要雙方有共識就好,一個興高采烈地說,一個全神貫注地聽,最后相視一笑。
一堆內向者在一起工作,他們之間也會正常交流。有個著名的笑話:“外向的工程師是什么樣的?他們跟你講話的時候,會望著你的鞋子而不是自己的鞋子。”內向的人在一起,如果關系好,也能營造出一種談笑風生的氣氛。但這種氣氛只要有一個生人不經意地走進來,就會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他們會迅速安靜下來,趕快把放飛的自我收回殼子里,忽然開始做手邊沒做完的事。陌生人是對內向者的最大考驗。一個陌生人出現在一群科研人員的辦公室,還沒開口問找誰,所有人都會緊盯屏幕,加快鍵盤敲擊的速度,暗暗祈求陌生人找的不是自己。內向者并不一定是粗魯厭世的人。如果真的需要交談,內向者也能很好地進行一場對話,既有耐心,又有禮貌。只是跟陌生人談話會耗費他們許多能量,好比一萬米長跑,因此他們能躲就躲。
對內向者來說,更實用的技巧是,準備好幾句輕松友好的話來啟動與陌生人的對話,再準備好幾句話,自然而然地退出一場火候已經差不多的談話。我覺得科普類雜志,比如《新科學家》也該向外向者介紹一些與內向者社交的技巧,比如當內向者看著自己的鞋子時,不要強迫他們進入一段對話;他們在沙發上獨坐,而你也想坐下來歇歇的時候,盡管坐下就好了,不必開口說話。內向者會默默地熱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