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泡菜-民間故事
三個條件
民國年間,成都有家飯鋪,招牌菜叫溫泡菜,是一個姓溫的師傅泡的,就憑這一道菜,這飯鋪每天吃客爆滿,生意十分紅火。
按理說,老板李吉應該高興才對,可他卻一直眉頭緊鎖,為啥子啊?原來,李吉見溫師傅歲數大了,讓他在飯鋪里的學徒中收個徒弟,但溫師傅卻說祖傳手藝不外傳。飯鋪里的人都曉得,溫師傅只有個女娃,叫招娃,是個瓜腦殼,怎么繼承手藝嘛。李吉十分著急,這泡菜手藝要是失傳,飯鋪也開不長了。
這年秋天,溫師傅得了一場病,治好后突然想通了,主動對李吉說:“十年前,老家發大水,是你收留了我們父女。我想過了,我可以給飯鋪帶出個徒弟,就算是感謝你。但是,你得答應我三個條件。”
李吉一聽很高興:“啥子條件?”溫師傅慢吞吞地說:“第一個條件,讓你的兒子李坤給我當徒弟。”李吉一聽,愣了一下:李坤是個悶葫蘆,腦殼也不算靈光,為啥偏偏選中他呢?
見李吉一臉的不解,溫師傅說:“要是找別個來學,學會了不給你干,你怎么搞?還有,李坤是我看著長大的,心眼實在,是塊學泡菜的料。”
李吉覺得有道理,答應了:“要得。另外兩個是啥子條件?”溫師傅回答說:“這兩個條件,你可要仔細考慮好了,我不勉強。”他頓了頓,慢條斯理地說,“我打算回老家新繁養老去,讓李坤跟著我回去學。”李吉一聽,著急了:“你回去了,飯鋪的泡菜誰來搞?”
溫師傅笑了笑:“這個不是問題。我回去后,兩個月就給你送來一批泡菜,直到李坤學成為止。”李吉答應了。
溫師傅點點頭,終于說出了第三個條件:“最后這個條件嘛,就是讓李坤跟招娃結親,到我家當上門女婿。”
李吉一下子毛了:“你啥子意思?我看你是在成心耍人,根本就不想收徒弟!”
溫師傅慢悠悠地回答:“我早就跟你說過,祖傳手藝傳內不傳外。只有李坤成為溫家的人,我才不違背祖訓。”李吉無話可說,過了半晌才說這事要問問李坤意見。
節外生枝
果不其然,李坤聽了,也是一百個不愿意。李吉嘆了口氣:“不愿意就算了。明天我把飯鋪門關了,以后你想吃啥子喝啥子,自個兒想辦法,我不再管了。”
李坤悶聲說:“不管就不管!”李吉聽后哭笑不得:“你個瓜娃子,怎么就不明白?老子這是緩兵之計!給你把話說明吧,你最多受兩年的憋屈,只要把手藝學到手,轉身就把那個瓜腦殼休了,皇城壩的漂亮妹兒隨你挑!”李坤“哦”了一聲,這才答應了。
見李坤三個條件全答應了,溫師傅十分高興,過了幾天就帶著李坤和招娃回新繁了。臨走前,李吉提醒說,千萬莫忘了送泡菜的事。溫師傅說忘不了。
三個月過后,李坤托人捎來信,說擦了三個月的菜壇子后,溫師傅開始叫他換壇沿水了。李吉曉得,在飯鋪時,溫師傅把泡菜壇子當命根子,誰都不能動一下;如今讓兒子換壇沿水,說明他真把李坤當成半個兒了。李吉的心終于踏實了下來,只要熬過兩年,兒子就是溫泡菜的正宗傳人了。
剛過一年,溫師傅送來第六批泡菜時,捎口信說,這批泡菜是李坤泡的,讓李吉嘗一下。李吉又驚又喜,立刻打開菜壇子,挨著嘗了泡好的幾樣菜,朝天椒爽口,青豆香脆,蘿卜鮮美,和溫師傅泡的口味一模一樣。
李吉捎信給李坤,叮囑他用心學,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到時候讓皇城壩的吃客們都曉得。在飯鋪里,吃客點溫泡菜時,李吉就讓堂倌多送一碟,并主動介紹說,這是兒子拜溫師傅學的泡菜,免費品嘗。
一天上午,李吉沒得事做,就去隔壁的茶鋪搓麻將。屁股還沒坐熱,堂倌忽然跑進來,說:“老板,少爺回來了。他讓我過來叫你回去!”
李吉愣了一下,這個時候回來干啥子嘛。他麻將也不搓了,扭頭就匆匆出了茶鋪。進得飯鋪后,李吉一眼就發現兒子的左胳膊上戴著個黑孝套,一下子驚呆了:“溫師傅……出啥子事了?”
。
留了一手
李坤耷拉著腦殼,說:“老頭兒在半個月前,忽然得了急病,等我把郎中請來時,人已經不行了。”
李吉一聽,立刻慌了神:“完了,你手藝還沒學會呢!”沒想到,兒子卻搖了搖頭:“放心吧,該學的我全都學會了。”李吉這才放下心來,接著又問:“那個瓜腦殼呢,你是怎么安排的?溫師傅沒了也好,你就莫娶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