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士死因不能說-中國新傳說
一、不是自殺也非他殺
康熙年間,潤州府有個役吏叫陶二斤,他老家在潤州府轄域的陵延縣茅山村。這天,陶二斤接到老家傳來的噩耗,說他哥哥陶大斤意外身亡。陶二斤父母早逝,陶大斤是他惟一的親人,如今哥哥突然喪命,陶二斤立即奔喪回家。
由于陶大斤無妻無兒,孤身獨(dú)居,同村好友李臘狗和張德貴已主動出面,幫著設(shè)好了靈堂。而在此之前,接到報案的陵延縣也已及時差派忤作,經(jīng)過對陶大斤尸體和現(xiàn)場的勘驗(yàn),排除了他殺和自殺的可能。
忤作名叫蔡書舉,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見陶二斤奔喪回家,他連忙上前通報死因:“昨日中午,你哥哥在自家堂屋間不慎摔倒,頭部著地,正巧磕中一塊突起的磚角,流血過多而死。”蔡書舉給陶二斤指看了陶大斤摔倒的現(xiàn)場,出示了一個沾有血跡的磚塊,還讓李臘狗和張德貴兩人作證。李臘狗和張德貴也異口同聲,稱是他們親眼所見,并勸陶二斤節(jié)哀順變,快快料理哥哥的安葬事宜。
陶二斤執(zhí)意要先看看哥哥的遺容。他來到靈前掀開紙蓋,仔細(xì)察看了哥哥的致命傷處。只見哥哥的額上三寸光禿處有一血洞,那血洞雖僅指尖大小,卻還依稀殘留著溢出的腦漿。
在州府當(dāng)差多年,陶二斤接觸過案子無數(shù),他的心中頓生詫異:且不說哥哥年壯體健,怎么會無故平地摔倒;就說額頂那細(xì)而深的致命血洞,顯然是尖器刺入,怎么會是鈍形的磚角所致?更何況,人摔倒時無論前后左右著地,突出地面的磚角又怎么會磕洞在額頂處呢?他將這些疑點(diǎn)一一挑明,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柌虝e:“你如實(shí)告訴我,我哥哥是否另有死因?是否他人所殺?”
蔡書舉搖搖頭:“我擔(dān)保,你哥哥不是自殺,也并非為他人所殺。”
陶二斤說:“書舉,自古萬事蓋棺定論,我哥哥到底是如何死的,要是不給一個明白的說法,我怎么對得起九泉之下的哥哥呢?你我雖然是從小在一起玩泥巴長大,但這畢竟人命關(guān)天,其中要是有什么蒙詐,到時候你可別怪我不講交情啊。”說話間,細(xì)心的陶二斤發(fā)覺蔡書舉目光躲躲閃閃,臉上已經(jīng)沁出了汗水,這更使他心中疑惑,哥哥的死因肯定有蹊蹺!
當(dāng)下,陶二斤就去陵延縣衙再次擊鼓報案??h令吳卓登堂聽說此事后,忙對陶二斤連賠不是,并親自帶上相關(guān)人等,直奔茅山村來查個水落石出。吳縣令如此鄭重,一方面因?yàn)樘斩锂吘故侵莞劾?,身為轄域的父母官自然不好怠慢;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死者陶大斤曾多次義勇救人,在陵延縣的口碑極好——
三年前,茅山村突遭無名大火,陶大斤闖入烈焰拼命相救,使被困的老少男女十多人死里逃生;去年夏天,一條渡船上滿載二十多個趕集的村鄰,駛至河心突遇山洪。即將船翻人亡之際,陶大斤憑著極好的水性,從岸邊跳入水中,冒死游上前去,用繩扣住險船奮力拉向了河岸,終使船上的村鄰們安然脫險。義舉報進(jìn)縣衙,吳縣令親筆為陶大斤書寫了“義勇可鑒”的匾牌,在陵延縣傳為美談。
二、意想不到的兇手
卻說吳縣令到場親自復(fù)勘查驗(yàn)之后,果然也覺得破綻很多,并斷定陶大斤之死肯定系兇手所為,于是設(shè)公堂于村祠中,由陶二斤陪審。吳縣令傳過忤作蔡書舉,厲聲喝斥:“蔡書舉,你一向勘驗(yàn)有方,且曾多次破獲過疑難要案,而對義士陶大斤之死,卻如此敷衍了事,你是故意玩忽瀆職,還是另有不良圖謀?快快從實(shí)招來!”
蔡書舉連忙下跪:“小人不敢,小人實(shí)在只是不才……”
“這么說,在本縣將你革職之前,你是想先受點(diǎn)皮肉之苦了?”吳縣令“啪”地一拍桌子,“來人,給我拉下去,賞他五十大杖!”當(dāng)即,衙役一擁上前將蔡書舉按倒在地,棍杖雨點(diǎn)般落了下去。
就在這時,李臘狗和張德貴不顧一切闖進(jìn)堂來:“大老爺,請不要怪罪蔡書舉,殺死陶大斤的兇手我們知道!”
“哦?兇手是何人?快說!”
李臘狗和張德貴打開一個布包,從布包里拿出一樣?xùn)|西:“兇手就是它!”
此言一出,陶二斤瞪大了雙眼,吳縣令也伸長了脖子:“那是何物?”
衙役把那東西拿上前來,吳縣令和陶二斤接過仔細(xì)一看,這物體顏色灰白,粗如手指,長約八寸,堅硬如鐵,頭端尖銳——是一條被風(fēng)干了的長嘴白泥鰍!
吳縣令又“啪”地一拍桌子:“此物怎會是兇手?你二人伙同作偽,擾亂視聽,本縣也要拿你們問罪才是!還不快快詳說真相?”
李臘狗和張德貴連連作揖:“小的該死,兇物是我倆悄悄藏匿的,只求大人先放了忤作。”接著,兩個漢子你一句我一句,指著兇物說出了陶大斤的死因:昨天,他們?nèi)吞沾蠼锛曳尬蓓?干完活兒后,陶大斤備好酒菜留他們一起吃午飯,于是三人在堂屋灶旁的桌邊坐了下來。這時,幾只壘窩的燕子飛進(jìn)了屋里,接著,突然就有這條泥鰍從兩丈多高的屋梁間落下,扎向坐在桌邊的陶大斤,尖頭戳進(jìn)了他額上三寸的光禿處,頓時血和腦漿溢出,陶大斤倒地掙扎了幾下后就咽了氣。
聽這么一說,吳縣令頓覺十分驚奇,正要喝問究竟,陶二斤卻神情一怔,若有所思地朝吳縣令擺了擺手。原來眼前這條被風(fēng)干的長嘴白泥鰍,使他回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是前年的臘月初七傍晚,陶二斤公差路過陵延縣,順便回到老家看望哥哥。見是弟弟回家,陶大斤自然十分高興,忙出去張羅些下酒菜肴。天黑時,陶大斤提著一個魚形小竹簍匆匆進(jìn)門,只說是剛從村外買來的好東西。陶二斤舉燈上前一看,小竹簍里竟是不多不少十八條長嘴白泥鰍,那泥鰍身白如玉,嘴尖似箭,鮮活肥壯,條條都有七八寸長。這種泥鰍在當(dāng)?shù)睾茈y覓見,滴水成冰的大冬天此物更是稀罕。陶二斤便和哥哥一起動手殺好,然后一人生火,一人掌勺做菜。當(dāng)鍋底的菜油被燒沸后,掌勺的哥哥將泥鰍倒入鍋內(nèi),卻不料,那些凍僵的泥鰍被倒下油鍋時,立刻“啪啪”地從鍋里蹦跳了起來,其中有幾條,蹦跳老高之后還散落在了地上。由于燈下看不清楚,撿起來重新下鍋的泥鰍只剩了十七條。
到了第二天,陶二斤臨走前想起昨晚的事,他兩眼在鍋灶上下仔細(xì)一打量,才發(fā)現(xiàn)昨晚少了的那條泥鰍,蹦跳起來時,竟然不偏不倚塞進(jìn)了屋梁和瓦片的縫隙間,只剩一截長嘴尖頭露在外面。他知道那泥鰍已被滾油煎過,在上面不會腐爛發(fā)臭,頂多也就是風(fēng)干了再掉下來,所以沒把這事放在心上。想不到就是這么個賴物,如今竟然成了奪命的兇手。
三、不能說的死因
陶二斤想起的這件事,與李臘狗和張德貴兩人所說的現(xiàn)場和兇物完全吻合,這就印證了哥哥陶大斤的真實(shí)死因??墒撬蛥强h令沉吟好久又都大惑不解:“如此事出有因,這泥鰍殺人也純粹是個意外巧合,你們何必要報假呢?”
“這殺人的長嘴白泥鰍……還藏著另一條人命……”李臘狗和張德貴先是互相看了看,接著又朝蔡書舉看了看,“書舉兄弟,我們實(shí)在是不忍心讓你承受委屈呀,事到如今,你不肯說,我們就替你說了吧。那是,那是臘月初七……”
李臘狗和張德貴壯起膽子,又說出了一件更加令人意外的事情:前年冬天,蔡書舉的老母親重病在床,經(jīng)當(dāng)?shù)赜忻睦芍性\斷后,開出了祖?zhèn)鞯奶匦Ь让胤?需用鮮活的長嘴白泥鰍入藥。這長嘴白泥鰍在當(dāng)?shù)厥趾币?何況時值嚴(yán)冬河塘都已冰封,一時半會哪里找得到呢?為了救母親,臘月初七那天,蔡書舉去村外沼澤地敲開厚厚的冰塊,在泥淖里用雙手扒挖了一整天,也許是孝心感動了上帝,到傍晚的時候,他果真捉得了十八條鮮活的長嘴白泥鰍。幾乎凍僵的他欣喜萬分,忙爬出泥淖去一旁的河坎邊洗泥穿衣。正準(zhǔn)備拿回家給母親入藥,不料當(dāng)他回轉(zhuǎn)身時,那只裝有泥鰍的魚形小竹簍卻不翼而飛了??蓢@隔天之后,蔡書舉的母親就死了……前些時,蔡書舉和他們仨去陶大斤家串門敘舊。當(dāng)說起陶大斤那屋頂漏雨需要翻修時,他抬頭朝屋頂望了一望,無意間,卻看見了屋梁縫里那條風(fēng)干的長嘴白泥鰍,接著在里屋,他又發(fā)現(xiàn)了那只自己親手編的魚形小竹簍……
聽到這里,吳縣令沉吟了好久后,問一言未發(fā)的蔡書舉:“你為何要隱瞞此事?并且在陶大斤因此而意外身亡后,你寧可自己冒擔(dān)罪之險卻還要隱瞞真相呢?”
蔡書舉說:“我娘死了,只是一條命??汕澳暝诖蠡鹄?陶大斤就救過我娘,還有我妻子和我兒子,去年在洪水里,他又一次救了我妻子和我兒子,他一共救了我們家五條命啊。”說著,蔡書舉嘆了一口氣:“只是我娘死后,村里人都知道了救命長嘴白泥鰍被人偷的事,到現(xiàn)在大伙還記恨著那個人呢。我若是據(jù)實(shí)說出這泥鰍殺人的真相,傳出去,豈不是壞了他義士的好名聲,那樣,我不就成了忘恩負(fù)義之人了嗎?所以在勘驗(yàn)時,我就跟李臘狗和張德貴訂下了保密同盟……”
李臘狗和張德貴接著也道:“是的,要不是陶大斤救過我們的性命,我們也都早就死了。人都會有個一念之差,興許義士也是如此吧。”說著,兩人又看了看陶二斤:“二斤兄弟,這事我們本想悄悄告訴你的,可我們又知道你一向嫉惡如仇,不徇私情,眼里容不得半點(diǎn)沙子……既然那事情都已經(jīng)過去了,我們不想壞了你哥他一世的好名聲呀。”
事情終于水落石出,吳縣令默認(rèn)了蔡書舉、李臘狗和張德貴的一片苦心,當(dāng)場宣布免去了他們的罪責(zé)。而此時的陶二斤,更為鄉(xiāng)親們的淳樸之情而感動。陶大斤下葬后,他立在哥哥的墓前默默念叨:“人要是一輩子都做好事,一輩子都不做壞事,那該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