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做上帝和神婆-心靈雞湯
活得那么累干嗎?放手吧。臣服吧。我們是舞步,生命才是那舞者!
最近一直在學習“放下”和“臣服”的功課。
其實我發現,“放下”和“臣服”很簡單,就是停止做上帝。
這并不是說要你放手不干了,什么都不管了,而是在緊要關頭,你是否能放手讓自然的力量來掌控。而且在你所求不遂的時候,是否能夠“臣服”,愿意接受生活它本身自然的律動?
做上帝有很多層面:
第一,上帝的角色就是想要去拯救別人。
這是靈性中人最容易做的事情。學了一些靈性的皮毛,發現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就迫不及待地廣告諸親友,想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可以過得更好。這種行為本身沒有什么錯誤,但是會影響我們自己的心靈成長。一方面,如果你把其他人都看成受害者,都是需要“拯救”“改善”的人,那么你就在制造受害者,你就會聚焦于他人的不足、不美好,而擴大它們。
而另一方面,這種行為是在滿足小我的所欲,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借由幫助別人來逃避自己的心理問題,借由幫助別人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這對我們意識提升沒有什么好處。
這并不是說你就此不能幫助別人,不能和其他人分享你的靈性成長心得了。而是說,當你這么做的時候,你是否有很清楚的覺知,知道自己只是在分享經驗,沒有任何優越感或是要對方改變的前提在其中。
第二,上帝的角色就是視自己為圣潔,道德高尚,所以會去批判那些不是同等神圣的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耶穌的一個教導,有人抓了一個妓女在耶穌面前,說這個女人是罪人,大家要按慣例用石頭打死她,征詢耶穌的意見。耶穌當時蹲在地上畫字,頭也不抬地說:“你們當中有人沒有犯過罪的,就可以丟石頭打她。”結果周圍的人一個一個離去,只剩下那個女人。
其實,現在每當我指責別人的時候,心里都有個小小的聲音說:“其實他有的你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啦。”這個聲音說的是對的。
所以放棄做一個批判、論斷的神吧。你可以有鑒察力,知道事物的當下狀態,但是可以不用為它們貼上標簽。
第三,上帝的角色就是要求所有的事物按照我們規定的時間以及我們喜歡的方式發生、發展,或是周圍的人要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做事。
當你埋怨交通堵塞時,你就是想充當上帝。當你埋怨你老公工作過度、應酬太多,想去改變他時,你就是想充當上帝。當我們想用各種方法去操控、駕馭、玩弄別人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不管這個別人是你的孩子也好,配偶也好,父母也好。
愛因斯坦說,瘋狂的定義就是用相同的方式做同樣的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果出現。我想,如果大家同意這個定義的話,那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瘋狂的——總是不停地在和周圍的人奮戰,試圖改變他們,好隨順我們的意思。生命是流動的,我們在其中生活應該是毫不費力的,就像被河流撐托著往下游流去一般。是我們的掙扎、努力,讓生命之流被阻礙堵塞了。
計劃趕不上變化。人再怎么計劃,也趕不上老天的變化。
活得那么累干嗎?放手吧。臣服吧。我們是舞步,生命才是那舞者!
讓生命自己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