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讓餐廳員工服務熱情度大增
三招讓餐廳員工服務熱情度大增
劉藝華 職業餐飲網 2017年05月15日
“三招再現服務活力”的所謂“再現”,是指曾經有過的現象在消失一段時間后重新出現。“服務活力”是衡量酒店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更是爭取好效益的根本保證。看一個營業場所能否吸引住人,其中一個主要條件,是看這里服務人員的服務活力。
服務活力有三個要素,包括服務員的精神狀態,言行舉止得體程度,技能技巧熟練運用程度。這三個要素有了,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進店的客人就會身不由己地受到感染,身心處于一種愉悅的狀態中,其滿意度自然會提升。
服務活力源自員工自身的動力和現場管理者的督導、指揮以及親歷親為后在服務員中產生的效應。服務活力在新開的酒店中處處閃現,是因為酒店新的緣故。而在一家老酒店,服務活力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減弱,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如果沒能引起管理者的重視,沒采取積極措施,于是就會出現:自以為技能駕輕就熟;自以為管理模式現成;自以為客戶關系牢靠;自以為服務口碑已形成,于是服務質量下滑,客人抱怨增多,經營效益下降等現象的發生。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服務活力,提升酒店綜合服務水準?可從以下個三方面借鑒。
輪崗
綜合一些酒店實施經驗,讓管理者和員工輪崗不失為一條有效措施。首先,輪崗后的管理者所面對的環境是新的,下屬是新的,客人也基本上是新的,這就使他(她)在視覺上有了新鮮感。當初酒店開業前,招聘上崗,每項工作都是從最初的新鮮感開始的。而新鮮,是一個人的精神、思想、行為充滿活力的開始;新,能讓人產生進取心。管理目標是新的。員工和業務也都是新的,都要重新開始,于是就有新方式,新理念;新,就成了活力的源泉。員工也是一樣。上司發生了變化,自己的表現也要跟著變化,在重新認識上司的同時,也清楚地知道上司在認識自己,于是積極的姿態,積極的思想就會表露出來。客人呢?尤其是常客,除了他會看到人員的變化外,他還會看到服務員和管理者精神狀態的變化,因而也會下意識地去呼應。輪崗會給這三方帶來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正面的、積極的、主動的,也正是管理層愿意看到的服務活力。
跟進激勵機制
一般的激勵辦法,各個酒店都會制定。譬如銷售額提高有獎、廚房做菜完成當日當月任務有獎、拾到客人錢物及時歸還有獎等等。隨著勞動法的貫徹實施,一些忽視員工切身利益的做法(不買三險、將薪酬福利壓至最低等)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這些都是人本管理的集中體現,是穩定員工隊伍、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的辦法。除此以外,對員工前途、職位、技能培訓的激勵也是再現服務活力的重要手段,有時還更管用。不可否認,較有規模的酒店早就建立了人事管理制度,只是少有細化,干巴巴的就那么一些條文式的東西,很基礎,很膚淺,尤其是在培訓工作的措施落實上沒針對性,對員工酒店意識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于是一些員工特別是老員工是被動參與,敷衍了事,基本失去了以培訓達到提高的目的。以一個員工職位的提升為例。一般的制度是從優秀員工中考察、提升、任命。而大部分員工則對這種提升過程失去興趣。那么想通過此辦法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愿望就會落空。如果換一種方式,將每一位員工的職位類似軍銜制給予劃分,再配以不同的薪酬,激勵的面就會更大些。將劃分累積的過程貫穿在員工每天的表現中,作用也就不言而喻。這種方法,是在已有制度上的進一步的改進、跟進和補充,目的就是為了激發服務活力,保持服務活力。
豐富員工文體生活
大凡做過活動的管理者都有這樣一些體會,只要是集體活動,有趣味,有新意,又迎合大部分員工的喜好,那員工參與的勁頭都會空前高漲,活力四射。這說明文體生活,能深刻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生活。文體生活豐富了,他會覺得充實,反過來又注入到工作狀態,兩者相得益彰。因此,服務活力可從文體生活的開展多去激發。有不少酒店開展的趣味運動會、生日聚會、文藝演出、興趣沙龍、大學生志愿組等等均可借鑒,并視情更新,使豐富的員工文體生活,激發了服務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