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的600字作文范文5篇 有關尊老愛幼的作文
弘賢作文網“尊老愛幼的事例”相關尊老愛幼,作文作文內容: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怎樣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尊老愛幼呢?在我們的生活中,尊老愛幼是一種怎樣的行為?今天小編和同學們分享幾篇關于尊老愛幼的作文,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尊老愛幼作文600字【1】
尊老,顧名思義,就是尊敬老人。尊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尊老作為一種責任和行為規范。社會也十分重視尊老,我國還把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關于敬老的故事: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子路,小的時候,由于父母體弱多病,家里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里一粒米也沒有,怎么辦?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的山路,從親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他是個孝順的孩子。尊老敬老的故事又何止這個“子路負米孝雙親”呢!還有“岳飛敬師孝母”、“黃香九歲為父親溫席”、“鄧小平贍養繼母,幾十年如一日”等等。
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方面又做得怎樣呢?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么呢?我們家家有老人,人人會變老,年年有重陽。在今年老人節來臨之際,你想給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你身邊的老人送上一份什么祝福呢?那就讓我們多去幫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難的老人,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還比如:乘公車的時候主動讓個座位,攙扶年邁的老人過馬路,幫助年邁老人搬東西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相信我們船小的每位師生都能從小事做起,在實際生活中做到尊老敬老。其實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也絕不是老人節這一天的事,而是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的事。因為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愛幼,顧名思義,就是關愛幼小。愛幼自古以來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們也一直把愛幼作為一種責任和行為規范。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四歲時,就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
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伙伴。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年幼的弟弟妹妹,也許他們比我們弱小,但他們同樣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需要我們這些做哥哥姐姐的關心,就像我們需要長輩的關心一樣。關心他們,與他們一起成長,也會讓我們在成長道路上充滿快樂。因為,助人是快樂之本。那些比我們小的弟弟妹妹們,他們的年齡比我們小,個頭比我們矮,身體比我們弱,懂得的知識和經歷也比我們少,那么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大哥哥大姐姐們用愛心去關心和愛護他們,對于他們我們就更應該懂得謙讓和照顧。我們四、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尊老愛幼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做的,讓我們大家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尊老愛幼的模范;積極、勇敢地接過先輩們尊老愛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輩輩這一光榮傳統,一代一代傳下去……
在這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少年兒童都能健康、快樂!
尊老愛幼作文600字【2】
隨著候鳥的遠走高飛,我們迎來了碩果累累的秋天。金菊爭艷,秋高氣爽,金秋時節讓人心曠神怡。此時,九九重陽節帶著所有人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重陽節前夕,我們去了外婆家,讓她們享享清福,一起來度過這個一年一度的老人節。
“快,放面!”我和媽媽在廚房里忙得不亦悅乎,這不,我們正在做第一道菜——長壽面。我拿了一個雞蛋,輕輕沿著鍋碗一磕,蛋清和蛋白就都流到鍋里了。我又加入青菜,堆點肉末,散點小蔥。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面就做好了。“上菜——”外婆臉上的皺紋剎那間沒了,而外公的頭上的白發似乎也少了數根,一邊品嘗著長壽面,一邊夸著我和媽媽的杰作。“外公外婆,這長壽面阿,可是我們用特別長的面煮的,你們吃了呀,保準能活到100歲,身體康健得不得了!”我調皮地對外公外婆說到。“你這丫頭!”外婆點了點我的腦門。“上重陽糕!”只見媽媽端著一盤松軟可口的重陽糕來了。“外公外婆,這叫“九九重陽糕”。這個“糕”阿,預祝你們步步高升,上面畫的兩頭羊,象征“重陽”,而這“九”呢,古代時為陽數,兩個“九”在一起,就是最大的長久之數,長命百歲不成問題!”看,外婆笑得連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我們還上了西紅柿炒雞蛋、大閘蟹、雞湯……只剩下最后一道“壽比南山”了。
我們先將準備好的哈密瓜、桔子、葡萄、蘋果洗凈、去皮,開始做我們的招牌菜——水果拼盤。我先將哈密瓜分成4份,每一份我都將哈密瓜切成桃子的模樣,把前端削得尖尖的,后端削成圓圓的,中間刻上一條縫兒,嘿!真像個“壽桃”。我再分別刻上“壽”“比”“南”“山”四個字,放在盤子的東南西北四個角,成了我的主打。我再將桔子的一周畫上波浪線,沿著波浪線把桔子分成兩部分,側面一看可真像花瓣!我接著在桔子的中心插上了根牙簽,把葡萄插在牙簽上,葡萄就成了花蕊,兩種水果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朵“花”。我把蘋果切成薄薄的一小片,把它切成五角形,讓它與“花”一起來當點綴。哇!我做的水果拼盤還真不錯!我立即把它獻給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的每一條皺紋上都蕩漾著歡樂,笑得開心極了,津津有味地吃著我的杰作,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外公外婆,這叫“壽比南山”,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健康,天天快樂!”“好,好,每道菜都好。只要是我們外孫女兒做的,樣樣都好!”……
唐代詩人王維有這么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不但要在老人節多幫助老人,給老人們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實我們要時時刻刻關注老人,從點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讓我們,去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吧!
尊老愛幼作文600字【3】
大家都知道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弘揚這種品德。
有一次,我坐在車上,因為車上人很多,我沒有搶到座位。慢慢的,有一個人下車了,我急忙走過去,但轉眼間給一個小男孩搶了,他對我扮了一個鬼臉,我生氣的瞟了他一眼。但沒想到的是,他轉身就把位讓給了一個老人,邊小心翼翼的扶著老人,邊用細聲細語對老人說:“小心點,別摔了。”突然,司機來了一個急剎車,我顧不上站穩,便伸出雙手扶住老人,車穩了,老人沖我露出了笑臉,說:“謝謝。”
我臉紅了,小聲的說:“沒關系。”我望了望小男孩,他正笑瞇瞇的望著老人呢!“這老人一定是小男孩的爺爺。”我心里想著,點了點頭。
“敦和到了,請下車的乘客在某某站下車。”車的播音器響了,小男孩好象突然想到了什么,轉身向車門的方向走去,他轉身看了看老人,老人笑了笑,對他揮揮手,他也笑了,下了車。我有點疑問,怎么是這樣?是我判斷錯了?我過去問老人:“那小男孩是您孫子嗎?”老人搖搖頭說:“不是。”我十分驚訝,從窗口看到了他弱小的身影,笑了笑。
我很佩服他,雖然他只是一個小孩。我為他驕傲,為中國有著這樣的祖國花朵而驕傲。
孟子說的好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中華兒女就應該這樣,不管在哪里,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都會盡全力幫助。
尊老愛幼作文600字【4】
今天是九九重陽“老人節”。“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儒家賢哲孟子在評論墨家的“兼愛非攻”時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第一個“老”字是動詞“贍養”、“孝敬”的意思,第二和第三個“老”字是名詞“老人”、“長輩”的意思;“及”是“推己及人”的意思。就是說“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會時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與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自從人類進化出現了以血緣親屬關系構成的家庭后,每個家庭都面臨著如何敬老的問題。我們知道,當孩子長大并成家之后,原來曾經辛勤撫養過他們的父母逐漸年老體弱,慢慢就會喪失勞動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這就需要子女對老人的贍養和善待,也需要整個社會形成敬老愛老的風氣,共同讓老人們度過幸福的晚年。老人曾經為了撫養子女而嘔心瀝血,日夜操勞;老人曾經為社會做出過貢獻;老人現在對社會、對家庭仍然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應當敬老愛老。尊重老人,敬愛老人,贍養老人,不僅包括物質上的贍養和生活上的照顧,而且還包括精神上的安慰,這往往比物質上的照顧更加重要。敬老愛老,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情,應該始終如一,不講條件。因為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老人。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在我的鄰村有一對夫婦不盡孝道,因為糧食緊缺和貧窮就把家里的一位患病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裝在一個豬籠里抬到河邊準備扔下水里。這時,他們的兒子趕來對爸媽說:“把豬籠留下來!”他爸問:“留下來干什么?”兒子說:“你們現在這樣對待爺爺,等你們老了,我也要這樣用豬籠裝你們扔到水里去啊!”這時,他爸媽如夢初醒,深有感觸,知道了錯……結果,這位孩子救了他爺爺的生命又喚回了他父母親的良心,使其在以后的日子里善待老人,直至老人善終。這個事例發人深思!
古往今來,孝敬老人的事例很多,如“潁考叔食舍肉智激鄭莊公孝母”、“漢文帝劉恒為母治病親嘗湯藥”、“陸績六歲見袁術時省下橘子帶回家孝敬母親”……等等,不勝枚舉。
那么,應該如何“敬老”呢?
一是國家要日益重視老人問題,落實更加優惠老人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老年宜居環境體系、健康支持體系、經濟供養體系、照料服務體系等,保障老人們實實在在地“老有所養,老有所居,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病有所醫”,以安度晚年。
二是每一個家庭都對老人要盡孝道。①吃、穿、住等用品要優待老人。②老人的教導應該恭敬地聆聽。③做錯了事,老人責備教誡時,應該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老人生氣、傷心。④老人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應答,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⑤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做傷風敗德的事,以免使老人蒙受恥辱,免使自己喪失人格。⑥老人有過錯時要想方設法耐心規勸,以免一錯再錯甚至鑄成大錯。⑦老人有病時要盡力照顧護理。⑧要盡量滿足老人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游玩活動。
三是每一個單位、團體、社區、村莊都要高度重視“敬老”。制定和實施尊老愛老養老措施并形成制度化。在經濟補貼、精神生活、發揮余熱、文娛活動、醫療保健等方面都要重視照顧老人。形成良好的“敬老”氛圍,使老人們感到欣慰、快樂和溫暖。
四是全社會都要尊敬老人。①在公車上要給老人讓位。②看見老人在路上摔倒時要上去攙扶救助。③遇到要飯的老人時要給吃給錢等幫助。④進公園、上客車、上飛機時要禮讓老人。⑤有條件時應經常組織志愿者到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做好事。⑥要像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一樣善待一切老人。
總之,為了在全社會形成愛老尊老敬老的好風尚,使老人們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希望大家記住這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并落實在自覺行動上發揚光大!
尊老愛幼作文600字【5】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里,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筑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并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只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于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尊老愛幼的600字作文范文5篇 有關尊老愛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