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啟蒙作用作文700字
不僅現在這樣,過去的作品也如是。我國古代作家,曾以五光十色的生活,編織了許多絢麗多彩的愛情故事,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天仙配》等等,梁山伯、祝英臺、董永、七仙女,他們不顧門閥地位的懸殊,不受金錢地位的利誘,執著地追求純潔、高尚、專一、自由的愛情,結果都是令人扼腕嘆息的悲劇。我們看了之后,都會由他們令人同情的不幸,而憎恨那個主宰他們命運的社會,認識到不推翻、不打碎那個社會是不行的。很明顯,任何青年,任何個人,決心再大,也無法同那個腐朽的封建制度相抗衡,愛情可能達到的自由民主程度,是由那個制度的民主自由程度決定的。
粉碎林彪“四人幫”以后,封建專制主義強加給文藝的種種清規戒律,一個又一個被突破了。首先沖破愛情禁區防線是劉心武同志的短篇小說《愛情的位置》,;雖然在今天看來,這篇小說有議論過多,思想大于形象的缺點,但在那乍暖還寒,人們還心有余悸的時候,作家第一次提出愛情在生活中應占據什么位置的問題,無疑是頗具膽識的。很久以來,愛情不僅在農村被遺忘了,就是在城市,人們也諱莫如深,嚓若寒蟬。《位置》中有個魏師傅,是位很正直,很勤懇的老工人,可是在對待年輕人戀愛婚姻上受“幫”味、“左”味影響很深重。他發現自己徒弟孟小"l7在談戀愛,意然對這個青年感到失望:“你呀、你呀,好一個孟小羽,沒想到你也搞起對象來了!”
在他看來,搞對象似乎就等于道德敗壞,今天看起來,可能感覺滑稽之極,但就在幾年前,確是一些人普遍存在的思想。另一個女青年亞梅倒是本能地懂得,到了年齡要搞對象,然而卻不知愛情為何物?她對孟小羽說:“什么愛情,我不懂那玩藝兒。”孟小羽是一個敢于沖破傳統觀念的好青年,她同一個烙燒餅的,而且母親又癱瘓在床的青年交朋友,愛情這個被封建思想站污的詞兒,重又煥發出理想與道德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