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散文的作文合集五篇
關于散文的作文合集五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散文的作文 篇1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全國規范了文字、度量衡和行車的軌道,并沒有統一語言。明朱元璋擔心官員語言不能上傳下達,與百姓無法溝通,曾編纂《洪武正韻》頒發全國,但收效甚微。至清雍正年間才統一使用“官話”,也就大致為今天的“普通話”;當時清政府曾于方言較重的閩粵設立“正音書院”,以矯正方言給“官話”普及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全國“八大方言”體系中,福建省南靖縣閩南話與客家話便占有其中兩種。所以,閩南與客家方言區學生用方言作文的現象依然存在,便有其歷史和地域的因素。
在閩南方言山區,小學生直接翻譯方言的作文尤為普遍。在一篇記人作文“我的 ”中,一位學習挺優秀的學生以“我的奶奶”為題作文。文章開篇即寫道:“天氣越來越冷了,奶奶僅穿一件薄薄的襯衣,凍死了。”如此開門見山點出主人翁悲慘結局,確出人意料,參閱老師無不為此精妙的謀篇布局贊嘆不已。接著寫父親對奶奶如何不孝,整日整夜地,又使讀者義憤填膺了一番。可到篇末忽然出現父親“孝心猶存”,在大年夜給奶奶送來一套新棉衣——“奶奶終于笑了……”這就讓人不了解了:奶奶不是剛剛“凍死”,這回怎么又“笑了”?一問,才知道學生用閩南方言作文,奶奶不是被“凍死”了,而是“凍得厲害”。
諸如此類不規范語言表達方式,在小學生作文中不難發現。如“時間來不及了,我趕馬上學去。”“雞吃人很補。”“我家來了人客。”“她攔小鴨游泳。”等等。
可見,如何矯正學生方言作文,已成閩南方言區語文老師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根據方言作文產生的原因及小學生自身知識掌握特點,筆者認真思考,細心考究,提出如下幾點策略。
首先,必須在閩南方言區大力推廣普通話,只有做到“語同音”,才能確保“書同文”。
閩南方言是學生產生方言作文的根本原因。鑒于閩南有其悠久而深遠的歷史文化,要在短期內推廣普通話,不僅難度大且極不現實。但我們可以把這一工作,視為提高校園文化品位的一項重要工程。或者將師生是否運用普通話進行教學與交流,納入學校素質教育考核的一項指標。
其次,必須擴充學生的漢語言知識量,尤其是識字遣詞造句和漢語語法這兩方面。
小學生之所以出現方言作文,很重要一個因素是學生文字語言量的貧乏,形成“欲表無詞,欲抒無言”的干涸局面,當學生不能直抒胸意時,只好用“拼湊法”和“替代法”來表達。那么,“方言詞匯”與“方言語法”就難免滲入其中,方言作文也就由此而形成。
再次,必須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中不斷豐富自己。
學生直接經驗多來自現實生活,在閩南方言和普通話之間,“菜花”和“花菜”;“雞吃人”與“人吃雞”是一組極明顯的詞匯與語法的不同,教師要多引導、比較和區別,使學生明白其中的聯系與表述的差異。而間接經驗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是校內外、課內外多渠道的知識網絡。所以,不妨鼓勵學生“耳目并舉,手腦齊用”,多聽、多看、多讀、多思考和練習。如此,既能充實學生的詞匯;無意間掌握漢語語法;又能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和創新作文題材。
此外,要讓學生掌握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區別與聯系,并領會二者的適用范圍。
口頭語言一般是與人交際時,對方能聽得明白的通俗語言;而書面語言多以文字描述,書面形式直抒胸意。我們不反對口頭語言在學生作文中出現,對一篇文章而言,口頭語言往往能突出文章人物的性格特點。如前幾年春節晚會上趙本山的《說事兒》為例:“……她這一剪,一萬多只雞都得了禽流感,第二天。”按一般表達方法,“第二天”應置于“一萬多只雞”的前面,但相聲角本作者卻將其安置于最后,顯然是為了突出“黑土”(趙本山飾)這一典型的“中國農民形象”。而在閩南方言區,學生往往將許多閩南方言以口頭表達方式出現在作文里,這不僅不能更好地表現文章語言特色,反而弄巧成拙,使文章語句顯得很不自然。如有學生這樣描寫:“快上課了,我吃飽飯,趕緊上學去……”這里的“吃飽飯”與“趕緊”顯然就是方言口頭表達方式。倘若將其改為:“快上課了,我吃完飯,連忙上學去……”如此,才能更自然,更合乎語境。
由此可見,要矯正閩南邊遠農村學生方言作文的習慣,除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力推廣普通話外;還得依靠廣大園丁,共同出謀獻策,從多渠道,多方位,由淺入深,精心輔導,使廣大方言區小學生能“語共音”,“書同文”,并逐步提高他們的漢語言表達能力。
散文的作文 篇2
總是認為萬物生長靠太陽,可我還想說萬物健康靠時間,人更要靠時間來消除悲傷與痛苦,找回平安與幸福。所以,我們都要依偎在時間的身旁,緊緊的,一刻也不曾放松。
冬天的故事有很多與美麗相關,潔白的田野,無暇的天地,孕育著冰清玉潔的美麗童話。可誰曾料想,冬天的悲劇來得更加猛烈、更加突然,一如夏天的暴雨,頃刻既至,又威力無窮,瘦弱的人們如何承受這樣的打擊?
昨天下午,有幾個孩童在河邊玩耍,冬天的河水是致命的冰冷,一旦淹沒其間,必不能自救,因為他們畢竟只是孩子。其中一人不慎滑落冰冷的水中,透骨的寒冷瞬間侵蝕了身體的全部,女孩無力掙扎,又被不斷奔涌而來的水浪掀翻,沒等其他孩子反應過來,她已經被掀翻在幾米之外。就在此緊急關頭,一個七歲男童想要下水營救,被其姐姐阻止。男童不從,硬是掙脫,奔赴河水中,瞬間也被浪頭打翻,其他孩子見此已經被嚇得四散逃離。有的倉皇跑到家中向大人說明情況;有的滿面淚水,痛苦得不像人形;還有的已經被嚇得不知所措,呆呆地站立著,木然的表情解釋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所造成的嚴重后果。
等到大人報警,警察趕到現場時,兩個落水的孩子已經永遠地失去了幼小的生命。中午在家,無意中聽見門外幾個孩子在議論此事,其中一個說道:“唉,XX(失去生命的小男孩的名字)還小,沒有活夠呀!”聽到此處,我不禁淚水掩面,心里像被什么猛烈一擊,整個人也像要塌落下來。可以想想,孩子的親人將是怎樣的肝腸寸斷呢?將如何熬得過此番災難呢?在春節將至的時候,還怎么樣安享祥和與快樂呢?早上補課后回家,途徑醫院殯儀館,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哭聲從其間傳出,許多人都來送孩子最后一程的,每一位大人的臉上都布滿悲傷,整個冬天也像是凝固了起來,也都在為失去的小生命悲痛不已。我沒有敢做太久的停留,我知道我已經無法抑制眼淚奪眶而出,一顆顆滴落在冰冷的冬風里,敲打在我脆弱的神經上。
我知道這個冬天對于這兩個家庭是不幸的,孩子的逝去所帶來的悲傷定不會在短暫的冬天消融,也終將不會在生命里被遺忘。可是呢,家長的悲傷如何消除?誰能幫助他們走出徹頭徹尾的悲劇困境呢?此時,我想到了時間,時間會愈合所有的傷口,會淡淡消除每一滴因為悲傷而掉落的眼淚。畢竟生活還得繼續,即使背負傷痛,生活還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如何在漫長艱辛的人生道路上行進,其實我們都要倚靠時間,緊緊依偎在時間的身旁。也許只有時間才可以慢慢忘記一切,才會給每一個遭遇過痛苦的人新生的機會,也只有時間才可以讓我們看到明天的初升太陽所展現的明媚的畫卷,聽到溫婉的音樂給予人溫暖和幸福的感覺,感受到悲傷過后,來自親人和朋友的關懷和勸慰。這些都需要時間,都需要在時間的慢慢熬制下靜靜地完成,可我們都不曾感謝時間,不曾懂得也正是時間給了我們重生的希望和勇氣。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每一個人都有悲歡離合的故事和體悟,都會或多或少地際遇各種艱難困苦。如果不是在時間的精心治療下,我們又如何正真走出困境,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呢?也正因為此,時間在用偉大的愛解除了我們的苦難,在用寬闊的胸懷接納著一切的悲傷和痛苦,在用無私地付出換取著我們希望的未來。
感謝時間,真心感謝你。你裝點著人們精致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痛苦的現狀,激勵著苦難中的人們努力前行,時刻用自己的身體為人們遮風擋雨,人們也會緊緊依偎在你的身旁,緊緊相隨。
散文的作文 篇3
生命,它如同一朵花,它只能開放一次,我們應該小心地捧起它,珍愛它,讓它在繁雜的世界里,開得更美麗,更有意義。
——-——題記
執著于生命
靈敏的小貓以飛快的速度去追趕那只驚恐萬分的老鼠:勤勞的螞蟻正在不停地積攢食物:大樹也在不斷地向四周蔓延自己的根須……這就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
我們不能一味地同情老鼠而貶低小貓,也不能因為螞蟻體力單薄而不屑一顧,更不能因為大樹費勁徒勞而嘲諷他,因為他們都在以不同的式執著于生命。
浪費生命
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有些人痛哭流淚,有些人一蹶不振,甚至有些人會跳樓自殺……
其實我們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挫折,都不應該把想法和打算都放棄了,因為在你極端灰心失望的時候,生命正在一天天地消失,它不售來回車票。一旦動身了,絕不再復返。在茫茫人海之中,富人埋怨財富太少了,窮人哀嘆家境不佳,其實在太多的不同中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他們都擁有大自然的厚賜,擁有生命的黃金。我們絕不能將其浪費掉。
生活中的悲劇
在報紙中,我曾看到這樣一則令人傷心的報道:北京一所小學里,一個小朋友從樓梯上掉下來摔死了。原因是這個小朋友,下課時沒有按學校的規定靠右走下樓,而是爬上樓梯的扶手往樓下滑,在滑了一層后摔了下去,就這樣,這個還不到10歲的小男孩,永遠地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令父母、老師、同學悲痛萬分。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如同劃破天空的流星一樣轉眼即逝,是那么短暫,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備加地珍愛它,否則,一不小心各種危險就會威及我們的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生命的思索
靜心思考:人的幸福是什么?答案很清楚:平平安安就是幸福!
同學們,想想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想想培養、教育我們的老師,想想我們可愛的祖國和如此多彩多姿的世界,我們能不愛自己的生命嗎?
同學們,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理想,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可是如果沒有生命的平安,這一切還能實現嗎?
請記住:生命如同一朵花,它只能開放一次,我們應該小心地捧起它、珍愛它,讓它在繁雜的世界里,開得更美麗,更有意義。
散文的作文 篇4
暑假過去了,告別了假期,又回到了青青校園,心情有一點復雜。既有喜悅,又有煩惱。家長每一天都會在我們的耳邊嘮叨:別玩了,抓緊時間,好好學習等等。與同學、小伙伴、朋友們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沒有時間見面一起聊聊天、做游戲,也許再過一段日子,朋友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淡薄,甚至消失掉。
為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我想提議:將每年的9月9日設為“朋友節”。九九歸一、天長地久,既容易記憶,也象征友誼之樹常青。在這一天,彼此要好的朋友們可以互相贈送一些小禮物,哪怕只是一張簡陋的自制小卡片,在上面寫上幾句相互鼓勵、加油的話,都會包含著朋友們之間的濃濃關愛與問候。也可以抽出中午的一個小時時間,大家即興表演自己的一些小才藝。每個人也可以帶一些小零食,圍坐在一起,談一談,分享各自的近期感受,排解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煩惱,開闊視野,放松心情。我能想象那必定是一副充滿溫馨和感動的畫面。
人與人之間需要經常交流,不要將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小的圈子里面。通過朋友節的活動,可以鞏固老朋友之間的友誼,也可以結識新朋友,在一個開心、平等的氣氛中,可以學到很多他人的優點。
我的這個建議如果能夠被采納的話,一定會受到熱烈歡迎的!這是朋友們表達關心、溝通友誼、提高自己的節日!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散文的作文 篇5
時光流逝,慢慢想來自己當初無意間點進一個網站才遇到中國作文頻道。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個是什么,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我猶豫著,發表了我的第一篇作文。我不期待有什么回報,只期待有一點點好的結果。
第二天當我抱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重新回到中國作文頻道,我興奮,我期待,同時又有一點點害怕。但結果總是好的,我成功獲得了兩塊錢。
那次大大的鼓舞了我的自信心。我開始每天都會留下一兩篇作文。即使那天有事,時間很短,不能寫作文,我也會拿起手機看一看最新投稿。
最受傷的一次,莫過于那一天我喜滋滋的發表了十篇作文,到了晚上我偷偷摸摸的拿出手機,打開網頁,右眼眼皮卻一直不停的跳。心中也莫名的有些打鼓。我把這種感覺壓下去,手指在手機上停留著。
我終究還是進去了,可是看到結果,心里卻涼了半截。整整十篇啊?為什么為什么只有五塊錢呢?難不成一篇才五毛錢嗎,我心中充滿了不甘。未讀消息卻顯示我有六篇作文被駁回。
為什么呢?那些都是我自己寫的呀,我很憤怒,但更多的是委屈,從那一天開始我就對自己說,放下吧,或許那些都是騙人的把戲。每寫一篇都是那么的麻煩,卻沒有一個真心的回報。
我放下手機,玩起了游戲。就當以往的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心里卻常常不能忘記你,總是空落落的,當朋友不理解我時父母不理解我時家人也不理解我時,我找不到人訴說,所以我把這個當成了最好的一個情感訴說地。
我終究還是回來了,不為別的,就為了心中的這一份牽掛,這一份喜愛。我想通了,或許是我之前太過分,太貪心了……
現在的現在,我已寫了三十多篇作文,錢也賺到了四五十多。信譽度也逐漸提高,再也不會有被駁回的作文。如今想起那些被駁回的作文,或許是一次次的考驗,或許是一次次的歷練,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他們曾經那一次次的浴火重生,讓我們看到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