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文化作文三篇
四年級文化作文三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文化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1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文化藝術,如: 戲曲,相聲,山歌,民族舞蹈,剪紙,春節等等。你看,一幅幅剪紙畫多美麗啊!
中國的藝術文化有很多很多。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剪紙。有年年有余,春回大地,鳥語花香…可漂亮了。
最有意思的是八仙過海,呂洞賓手拿拂塵,好似可以治好所有病人。
有一回,呂洞賓去人間救病人。可是,那個人不聽呂洞賓的話,還放狗去咬他。后來就有了這樣一句話:“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還有一個神仙也很有意思,他叫“漢鐘離”。他的肚子和豬八戒的肚子一樣大!他有一把很大很大的扇子,他的扇子好像可以把一個人扇走呢!他的扇子好像比鐵扇公主的扇子還大呢! 還有一個仙女,叫“何仙姑”。她腳下的荷葉可真大呀!她穿著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何仙姑看上去可真年輕,她的肩上披著一條又長又漂亮的彩帶。她有著烏黑烏黑的長發,她的頭發還有一點高高彈起呢,還別一個美麗的發簪。她可真是一位貌美如花的仙女啊!
你看,這幅剪紙畫是多么生動啊……
我喜歡剪紙藝術,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正通過G20的宣傳大布走向世界呢?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2
今天天氣晴朗,艷陽高照。我來到了乾西鄉湖頭村參加一次集體活動,體驗當地的農耕文化。
來到文化禮堂,我們先去參觀了較久前人們的農耕工具和當時使用的一些物品,這些東西不僅展現了當時農民智慧結晶,還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工匠的心靈手巧。有看起來像是許多箱子連接在一起的水車,有利用“動物”力量來耕田的鐵犁,還有當時使用的梳妝盒——我最感興趣的'東西:它看上去不大卻十分精致,有三層隔板頂蓋還鑲上面小鏡子,外面涂了紅漆還畫著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鳳凰,我很喜歡。
我們不僅觀看了工具,還聽了張伯伯精彩的農耕文化課。我們坐在善美講堂,象征著榮耀的獎狀貼滿墻壁,我也為得獎的人感到驕傲!演講開始了,他有聲有色、幽之一默地向我們介紹了農耕工具的用處,與同學們的對話間也讓我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
隨著時代的進步,農田里來回忙碌的已多是現代化的“大家伙”,那些曾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牽牛耕犁的記憶已漸漸遠去。聽完演講,我們又去參觀了當地五水共治建設成果。我看到了當地特色的“小西湖”,那兒的景色可不比西湖的差,還有漁夫捕魚,湖中倒映著大樹的影子,美極了。在回去的路上,墻壁上畫著許多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小吃,有棉花糖、吹糖、冰糖葫蘆、酥餅……看得我饑腸轆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到了正午,我們結束了這次的活動。大家一起拍了集體照,每個人都笑的那么燦爛,我很期待下一次的活動,每一次應該都會比上一次更精彩!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3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多啊!但我感興趣的還是端午節吃粽子。
可是,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源于紀念屈原。屈原的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使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并被撤職流放。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后來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百姓知道屈原死后,都去汨羅江憑吊。因為擔心里面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人們紛紛把食物投進江中喂魚,以免魚蝦吃屈原。后來人們又把飯團用樹葉包起來,外纏彩絲,發展成為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龍舟竟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