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篇】
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可以吃到最好吃的粽子和參加許多的活動,很多人都喜歡過端午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也是一個熱鬧的節日。我家鄉的端午節也一樣。
關于端午節,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的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后,人們非常傷心,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于是就用蕉葉包住飯團丟進河里喂魚。從此,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就要吃粽子,看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粽子的類別有很多,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粽子葉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扎起來,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節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可熱鬧了。端午節時人們還會賽龍舟。
隨著鞭炮聲的響起,龍舟手們劃著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著美麗的花紋,非常精致。龍頭上頂著兩只大龍角,下面是兩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著一只小花籃。眼看一只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只了,離終點已經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沖過了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的就是我們這些觀眾了,龍舟賽真精彩啊。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如果有機會,你也來和我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2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小姨都會包許多好吃的。甜的大蜜棗粽子給我們吃,尤其是我和媽媽最愛吃。還可以和長輩。妹妹們一起聚在外婆家吃飯,熱熱鬧鬧的度過端午節!而今年卻沒有那么熱鬧了。因為舅舅和小姨們出去賺錢了,姨丈也帶著妹妹也出去玩了,只有我們一家三口和外公外婆了。顯得十分冷清。
今天一大早,我本已為媽媽會包蜜棗粽給我吃,誰知媽媽卻在忙著做家務。中午,爸爸煮了一桌好飯好菜,叫外公和外婆過來吃飯,但是沒有洋溢著一點兒歡快的氣氛!下午,媽媽為了不再讓節日過得一點意思也沒有,便帶我和外婆一起去外面逛逛。
我們去了菜市場,卻沒有看到半個粽葉的影子,去買粽子卻沒有蜜棗的,我有些失望,媽媽安慰我說:“下次看見有賣蜜棗粽子的決定買給你吃!”聽了這話我的心情這才好了一點。媽媽逛完了服裝店又帶我們去了合家福超市去,路途中還給我們買了一些好吃的。從超市里出來后,我們已是滿載而歸。
回到家,我因為很想舅舅和小姨,還有四歲的.小妹妹,所以便上網和他們一起視 頻 聊 天,小姨笑著對我說明年端午節一定包很多的蜜棗粽子給我吃,讓我吃個夠。雖然今年我們沒能在一起過端午節,但是還可以在網上和他們相見,也是很開心的。舅舅和小姨還跟我約好,明年端午節一定回來過節呢!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3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泵看文钇痖L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后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后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歷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說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母親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里錯了,不要放這么多肉?!薄拔刮刮?你怎么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粽子的?!闭{皮的我正在廚房里搗亂呢!好了,回歸主題,正式包粽子?!跋劝阳杖~卷成一個圓錐筒,然后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后,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蔽译m然也是按著母親的步驟做的,但是感覺怎么也不像一個粽子。但是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我們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劃著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游動著,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闪钊艘庀氩坏降氖牵胶髞?,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著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
星期四,我看到奶奶在團箕里撥弄殼是黑黑的豆子。我問奶奶這是什么豆,奶奶告訴我說是蠶豆。奶奶還說:端午節快到了,按風俗,大人、小孩要喝雄黃酒吃炒蠶豆,可以避邪的。
我瞪著兩只眼睛茫然地看著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給我講述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的意思。每個月有三個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謂“端午”就是頭一個五的意思。
端午節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它是民間一年一度的全民“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里要灑掃庭院、懸艾草、掛菖蒲、飲雄黃酒,用以驅蟲菌,除害病。這其實也是民間一種自覺的防疫防病措施和良好習慣。這些活動反映了我們民族預防疾病,講究衛生的優良傳統。這些與日常衛生保健有關的習俗,也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不過,我從課外書上看到過,知道端午節的意義是屈原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傳說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的楚國大臣,由于敵國實施反間計,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的誹謗,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落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愛國之情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變得更加激烈,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怒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
千百年來,中華人民始終懷著深厚的感情紀念屈原。我認為,屈原的憂國憂民、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的精神支柱,他深深地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深地感動著我。作為一個中學生的我,最起碼,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振興中華,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