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帶班育人方略500字集合3篇
第1篇: 初中班主任帶班育人方略500字
一、班情分析
我在現任七年級4班的班主任,我班現在有53名學生,男生女生人數均等。我班中有一半學生的父母在工廠上班,每天早出晚歸,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學生的學習。所以在教育工作上,對于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和保證作業質量上,會花費較大精力。班中有2名殘疾同學,需要更多的關注。有1名學生父母離異,跟奶奶生活,與父親關系不好,也需要更多的關注。
從思想方面上看,每位學生對初中生活都有美好的愿望,無論是紀律還是學習,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但同時也希望獨立,覺得自己長大了,迫切的想擺脫家長對他們的束縛。順利時過于自信,遇挫折時容易產生放棄心理。
從學習方面上看,這一屆學生小學五、六年級都有網課經歷,所以有一部分同學小學基礎不好,所以初中知識講解中,必要時,要對小學知識進行簡單回顧。
二、班級發展目標
用愛澆灌每一位學生,使班集體團結、友愛、充滿正能量。
三、實踐做法
1.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成績,就必須以身作則 ,為人師表,從我做起。中學生正處在一個生理成長期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一個特殊的時期,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我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和道德行為。因此,作為班主任,更應嚴格要求自己,提高白己的文化和道德修養,以感染和教育學生。例如,要求學生知錯就改,當我在工作中出現了失誤時 ,我也真誠地對學生說: "對不起,這件事是我沒查清楚,錯怪你了。〞這樣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做錯了 ,能夠主動地找到跟我認錯。
2.做一個有心人,發掘學生背后的小秘密
每個學生的背后,都有不少言行隱藏著許多小秘密。可能是難以啟齒的小秘密,也可能是可貴的閃光點。班主任的責任就是做一個有心人,要用愛心去發掘出這些小秘密,讓學生在教師的種種善意的期待和愛中,增強自信并走向成功。我班里有這樣一個男生,他平日里內向,學習成績一般,屬于那種走進學生堆里不容易找的學生。平時家長群里有任務時,家長經常不能按時完成。因為由于孩子父母離異,孩子與父親關系很不好,只有奶奶在家長群里。由于奶奶畢竟年齡大,精力不夠,所以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很缺乏。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聯系奶奶,通過了解孩子在家的各種表現,更深入的去了解他。在此基礎上,我利用體育課,在辦公室和孩子談了談情感方面的事。在父母離異后,產生悲傷、失落、無助、孤獨這些情感都是正常的,而且這樣的孩子不只他一個,現在社會中有很多不同的家庭結構,父母分開只是因為兩人之間有矛盾。父母對你的愛不會因為不在一起生活而減少。并趁機跟他提要求:下節課我提問你問題,一定要大聲回答。當然,他做到了,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他的學習積極性很明顯提高了。知道他喜歡畫畫,在一次黑板報設計中,給他安排了任務,他的畫也得到了大家的夸獎。家長也說,從沒見過孩子對待一件事這么積極認真!我還給他安排了性格開朗的同桌,發現他的性格也越來越活潑。
3.發揮班干部作用
班干部是老師的小助手,也是同學們的好朋友,更是班集體的一個"控制中心”,我在班里把班干部這個群體稱之為“幫幫團”,這個名字讓大家很感興趣,也更容易讓學生們接受。班長即團長。班干部要想管理好學生,要把付出作為第一步。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建立信任,從而使學生們發自內心的配合班干部的工作,保證在統一的指揮下 ,能協調實現共同的目標,同時也提高了班干部的學生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在班上發生問題,班干部能主動解決糾紛,化解矛盾。
班中有兩個殘疾人是一對雙胞胎,由于早產缺氧,造成腦損傷,姐姐無法獨立行走,妹妹雖能獨立行走,但是不能跑跳。手指也有點不靈活。在生活和學習上存在很多的困難。為了緩解兩個孩子剛剛入學的焦慮,我經常在課間與她倆聊天。在聊天中,我發現她們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內向、自卑,反而聊天時,她們很開心,面帶微笑,說話聲音也很開朗。即使倆孩子性格很好,但是面對新環境,在與同學的交往上也存在困難。對于這兩個問題,我在幫幫團里開了個小會,告訴幫幫團成員:樂于助人是最美好的品德,我們有能力幫助別人,說明我們是幸運且幸福的。我們要積極主動的去幫助這兩位殘疾同學,不要等她們開口向我們尋求幫助。比如:課間上廁所時,邀請這兩位同學一起去;打水時,主動拿她們的水杯去打水;下課后多與她倆聊天,讓她們感覺到我們非常愿意和她們做朋友......大概過了兩周左右,妹妹不只是在座位上坐著了,她會找座位附近的同學玩兒,姐姐雖然不能轉身,但是朋友會過去跟她玩兒。甚至有次妹妹去辦公室找我,而不是有什么事都回家讓媽媽跟我說。我知道她倆的內心慢慢向大家敞開,開始融入我們這個大家庭了!每次看到她倆與同學們談笑風生,我都感覺特別滿足。
對于兩位學生的學習,語文英語由于寫字慢,我與語文英語老師是商量好,規定時間內課上默寫不完可以課下或者回家補完,再給老師看。數學的學習困難很大,但我知道孩子真的努力了,我每天把作業中的簡單基礎部分勾出來,讓孩子只做這部分就可以。這樣也為其他科的作業提供了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把主要精力用在偏文科目的學習上。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也很對。兩位學生在第一次月考中,雖數學成績不理想,但是語文英語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4.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共同管理。
我充分利用微信家長群,把班級管理的各種信息及時與家長交流。每學期,我都會開展一次家長會,與家長共同研究引號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辦法。通過家校的溝通,家長們對學校、對老師也表現出了極大的信任。促使我們班級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我們的集體在不斷地進步 ,孩子們無論身體還是心理也在一天天健康成長。作為一名班主任,沒有什么比學生的進步更讓我滿足,沒有什么比學生的健康成長更值得我歡笑。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我們“應當了解孩子的長處和短處,理解她們的思想和內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觸她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走進孩子的內心,教育才得以有效開展。
我將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用愛澆灌每一位學生,使我的班集體團結、友愛、充滿正能量!
第2篇: 初中班主任帶班育人方略500字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每一個學生。對于班主任來說,愛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著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包容無知和缺憾。我當班主任半年多來,從自己還是個學生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到現在當班主任管理學生,角色不知不覺中已經悄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借這次機會我靜下心來回顧自己的班主任歷程,從第一次接班的緊張害怕到現在的從容面對,其中雖然累但是特別開心,特別欣慰,班主任這個崗位鍛煉了我,使我改變了很多。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帶領班級,帶好學生。
一、全面了解學生是前提。
新生入學后,班主任可以采取填寫調查表、電話咨詢、學生自我介紹等方式,對學生的家庭情況、愛好特長、脾氣性格、身心健康、綜合習慣、學習基礎諸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解,及時建立學生個人檔案,做到胸中有數,為以后工作的開展奠定好基礎。
二、嚴愛結合方法巧。
新生入學后,由于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一切都是陌生的,對過去的學校、老師和學生懷有留戀之情,對新的班主任抱有懷疑和試探的態度,同時又充滿著新奇和希望。因此,班主任千萬不要操之過急,一定要微笑地面對學生,循循善誘講道理,循序漸進提要求,把母愛和師愛結合起來,把嚴格要求和培養興趣結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用班主任愛的甘泉去滋潤學生的心田,用班主任微笑和智慧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初步建立師生基本的信任關系。
三、習慣培養很重要。
新生入學后,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習慣、學習習慣、遵紀守法習慣、勞動習慣和衛生習慣。因為,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學習進步的起點,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保障,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條件。面對學校的封閉式管理,班主任要明確要求,嚴格訓練,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示范訓練要規范。
新生入學后,如何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如何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如何完成初中與高中的過渡與銜接,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諸如此類的問題與要求,班主任都要進行及時地心理疏導,加強交流和溝通,確立師生基本信任的關系,提出明確的要求規范,并進行有序的嚴格的反復的訓練,使學生有章可循,形成習慣,盡快適應學校環境,盡快進入高中生的角色。
五、寬容大度要漸進。
寬容大度是班主任基本的師德和心理品質。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讓學生接受教育,就要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一顆閃亮的童心,通過愛的力量,來發揮情感的作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缺點和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因此,班主任對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要正確認識,理解寬容,善意指出,用老師的愛使他自律、自束、自策,有內在的動力努力從“璞玉”變為“璧玉”。
六、形成合力是關鍵。
班級的建設和發展必須形成合力,因此班主任在新學期一開始,要開好任課教師會,班主任要向任課教師公布自己建設班級的施政綱領,聽取任課教師對班級建設和發展的意見,取得課任教師的信任和支持,形成班科教育的合力,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汗往一處流,勁往一處使”,共同搞好班級教育工作。
只有真心為孩子們鋪設平臺、創造機會,為其一生奠基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
第3篇: 初中班主任帶班育人方略500字
隨著社會的發展,班主任工作的定位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它由以前教師工作的副業,發展成為同授課一樣是教師工作的主業,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生活中扮演著實施德育、管理和引領,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角色。因此,我認為教育不是把一只水桶裝滿,而是點燃一堆火焰。這種想法也來源于蘇格拉底的教育理念,他認為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無論是天資比較聰明的人還是天資比較魯鈍的人,如果他們決心要得到值得稱道的成就,都必須勤學苦練才行。他主張首先要培養人的美德,教人學會做人,成為有德行的人。其次才要教人學習廣博而實用的知識。教師將先進的思想裝進學生的“心腦血管”,學生有了“我的中國心”就會實現“我的中國夢”。
由此可見,德育教育應該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所以我把工作思路定為:抓學生思想和抓學生行動同時進行,以“育人”成就所有。我的方法策略是:管理學生要嚴中有愛;教導學生要心中有數;開發學生要同中有異;啟示學生要有始有終、有“史”有“忠”;培養學生要“鬧”中有“靜”
首先,管理學生是“育人”的第一步,從第一次接觸學生開始即給學生留下必須敬畏的印象,讓學生知道作為學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新學校的大環境中亦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定符合班級現狀的班規,且在執行的過程中更是秉承“班規不容情面的”態度,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將預示著什么。
其次,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即是育人。這個過程是班主任老師一直的事業。在這個過程中我堅持:提供機會、熏陶感染---情境體驗、搭建平臺---用心傾聽、躬身示范---尊重關注的原則。第一:提供機會、熏陶感染,即是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遇到學生自己或者班干部可以解決的問題時老師適當地放手,讓學生們相互解決。例如,每當遇到學生之間鬧矛盾、打架時,大多數老師都會急急忙忙跑過去勸架,然后了解情況,再說服教育。這種處理方法往往會出現雙方都不服氣,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老師不易解決。遇到這種突發事件后,我很少用當面說服教育來解決矛盾,一般情況下是讓雙方到一個安靜、沒人的地方自己調解,調解完了再來找我匯報調解經過、解決方法。這樣處理,往往不用我費太多說教,兩人就調解成功,握手和好了。這樣既解放了班主任老師的時間,又讓學生學會調整情緒、辨別是非,學會實事求是、學會堅持對的,學會放棄錯的,耿學會了學會反思、寬容、換位思考,發展自己的能力。第二:情景體驗、搭建平臺,例如我班的李斌同學在課間的時候欺負我班的另外兩名同學,我發現后不僅沒有被他的惡作劇激怒,反而從他的不良行為中發現了她在班級中的“地位”,讓他擔任班里的紀律委員,協助老師管理紀律,從而引導他正確的與同學溝通、相處,利用自己能力釋放正能量,為班級做出貢獻。第三:用心傾聽、躬身示范,陶行知說得好:“運用朋友的關系,彼此自由交換學識,要比擺架子好得多,你要了解學生的問題,體諒學生的困難,處處都顯示出你愿意幫助學生求學而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耐煩。”因此教師要走向學生,了解學生,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才能從中獲取信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解疑答惑;學生則能從老師的傾聽中感覺到自尊、樹立了信心、增加親切感。傾聽是雙向的,一個愿聽,一個愿說,來不得半點勉強,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及喜怒哀樂講給學生聽,以引起師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傾聽的后續工作是身體力行,躬身示范,是給傾訴的學生滿意的答復,也是班主任老師尊重學生的體現。最后,領導就是“領而導之”。也是“育人”的目標,是影響帶動一個群體實現某一目標的過程。創設有挑戰性的目標,通過影響力,調動大家,變革創新,實現目標。
經過教師、家長、學生的齊心協力,全面配合,我班學生的身心狀態都非常積極健康,學生素質發展全面,人際關系融洽,學習習慣良好,學習氛圍濃厚,積聚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學生“知書達理,孝親懂禮”,“親其師,信其道”,不僅學會了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做人。在校內外生活中的學習實踐能力、融合應變能力、務實創新能力都得到了較全面的培養和提高。
值得反思的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把班級各個工作細節作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班主任工作的契機,無論是班級日常教育管理,還是解決具體問題,無論是常規教育引導,還是處理突發事情,無論是面對全班,還是針對個體,都注重給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知識的介紹,讓自己和學生都更加透徹的理解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