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日記四篇
【必備】寂寞日記四篇
一天又結(jié)束了,相信你會領(lǐng)悟到不少東西,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寂寞日記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寂寞日記 篇1
我的同桌生病了,在醫(yī)院吊鹽水,沒有來上學(xué)。那時的我可寂寞了。
語文課時,老師讓同桌兩個一個問,一個答,現(xiàn)在同桌不在,我只能自問自答。上數(shù)學(xué)課時,老師讓同桌兩個一起研究數(shù)學(xué)題,現(xiàn)在同桌不在,我只能獨自研究,而且,我無法確認我是對還是錯-錯了,我不知道該怎么改。對了,我無法分享我的答案。上英語課時,老師讓前后四人一起討論,同桌的金點子很多,現(xiàn)在同桌不在,我們也想不出什么來。最主要的是,同桌在時,我們組可歡樂了,現(xiàn)在同桌不在,我們組立刻冷清了許多。
唉,真希望同桌能快點好起來,來學(xué)校上課,和同學(xué)們一起玩兒。
寂寞日記 篇2
在寫作業(yè)或玩電腦游戲時,它也不停地吵著。有時我們會停下活兒逗它玩會,有時也會不耐煩地嚷嚷:“臭家伙,吵死了!”它就會更大聲地抗議著。吃東西時,我們總會先切下一下塊給小家伙,讓它消停。每每吃飯,都會伴隨著吵鬧聲度過……這已經(jīng)成為了永恒的一道風(fēng)景。
我放學(xué)回家,打開熟悉的家門。家中一片寂靜——少了那小家伙的嘰喳聲!我一驚,放眼望去——空空的鳥籠,半開著的籠門。我的心不由地顫動著——甩下書包,瘋狂般沖出家門,望向漆黑的夜空——雨,越下越大——一次次沖擊著我空蕩蕩的心。
你,遲早也會與先前的它們一樣頂開鳥籠尋找自由。你們尋找自由我何須阻攔?但,你們瘦小的身軀,能否承受住這場傾盆的大雨?嬌生慣養(yǎng)的你們,能否尋找到食物和歸宿?如今的你們,在何方?心中一遍遍吶喊,然而回應(yīng)我的,只有那煩悶的雨聲……
也許,它們回歸自然,也并無壞處。過了許久,我安慰自己。望向家邊的河水,它似乎也異常得歡悅,蕩起層層漣漪……
寂寞日記 篇3
在所有的生命表達形式里,日記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它的表達者是自己,閱讀者也是自己,它是生命的自言自語,卻是生命里最真實、最自由、最誠懇的一頁。
人都有表達的欲望,在書刊報紙上,在公眾場合,在朋友親人面前,而當(dāng)缺少或遠離朋友,內(nèi)心的欲望無法向人傾訴,或內(nèi)心的私密不能向人傾訴時,往往借助于日記。所以,稍有點文化知識的人都曾有過寫日記的經(jīng)歷。
寫日記有時是不甘于自己的回憶沒有留下點痕跡,有時是不甘于自己的思考曇花一現(xiàn),或者由于心靈的壓抑需要一個出口,心靈的疲憊需要一個憩息地,心靈的寂寞需要一個靜謐而忠實的影子,因而日記是通往心靈隱私最可靠的門戶。
日記是人生的鏡子,也是人難得的諍友。它能激活個體內(nèi)在的自我意識和表達欲望,讓人學(xué)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學(xué)會潛心生活,細心體察和反躬自省。日記可以激活生命力。生命的改造可能來自外在的刺激,但一定靠由內(nèi)而外的心理銳變來完成。
沒有人去研究日記的形式。日記是生命信息的自然流淌,它的形式如水附形,它語言自由,長短不拘,沒有模式,沒有規(guī)范,只有既成和待成的。沒有形式的形式,你研究什么?
但日記本身的可有可無,它的超功利性,它的無責(zé)任性強迫,無娛樂性誘惑,常容易使人忽視它的存在,對它“不作為”。“善始者眾,克終者鮮。”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人們寫日記暴露出的惰性。
時下網(wǎng)絡(luò)的普及無疑又進一步把日記擠兌到生活的邊緣、時間的縫隙。那些貌似日記的“博客”“日志”“空間”,吸引著眾多的青少年和部分成年人的眼球。但博客不是日記。博客是敞亮的,日記是內(nèi)斂的。博客是寫給別人看的,文字是潤飾過的;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語言是原汁原味的。日記的目的單純,而寫給別人看的東西就真假難分。而當(dāng)我們面對博客時,永遠不會有我們面對日記時的'羞澀的微笑、溫暖的撫摸和甜蜜的慰藉。
日記是心靈的晴雨表。日記的深度和廣度正是心靈的深度和廣度。
日記的存在正是得益于它對各個層次的人都不構(gòu)成障礙,得益于人們對它的精神上的依賴,靈魂上的訴求。人心是矛盾的東西,有時很野,喜歡熱鬧和出頭,但他最平凡最深邃的需要卻是一個憩息地。日記是一個人的精神家園。在自己的日記世界里,我們心地澄明,冷暖自知。
深究起來,日記還是來源于一種寂寞的境遇,即使是少男少女,看似熱鬧活潑,當(dāng)他(她)寫日記時,也一定來自于他(她)成長的寂寞。對于成年人,一旦沒有了紛繁人事的攪擾,對世界對自己獲得一種澄明的觀照,他(她)就擁有了寫日記的時間和心境。
寫日記的人不多,主要就是這種寂寞的境遇不易多得。人有各種責(zé)任各項義務(wù)無法推脫,又有各種興趣誘使我們不自覺地虛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加之人有不甘寂寞的一面,畢竟寂寞不能算是生命的光明面。
堪稱表率,可為世人楷模的,是那些甘于寂寞的高層知識分子,那些勤勉的文化人,他們活在自己的思想里,他們或已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大廈,或已登上自己的事業(yè)高峰,在日記的天地里,他們?nèi)郧诟惠z,用自己的日記構(gòu)建起自己的“山外青山樓外樓”。
有人寫日記寫不下去了,那不是他不會寫了,不想寫了,也不是沒有東西寫了,那是我們來之不易的寂寞境遇遇到了危機。
就是日記寫成之后,它也仍是寂寞的存在。也許永遠不會有人去翻看它,它也只流淌在作者自己的心靈深處。
寂寞日記 篇4
戴著耳機,坐在角落看窗外黑幕重重,這黑幕里有多少的人在急匆匆的行走,奔波,在追求著屬于自己的小小幸福或為他人送去一份小小幸福!
我在想,我的另一半心在哪兒?我怎么聽不見他的跫音?我怎么看不到他的笑臉?我怎么感覺不到他的心靈?老狼在我耳邊說,飄雪的黑夜,是寂寞的人的天堂。我想,黑夜應(yīng)該是上帝為我們的憂傷而開創(chuàng)的另一方世界,黑夜讓我們安靜,在它的懷抱里!
我們脫掉白日的皮囊,摘下虛偽的面具,在它的懷里撒嬌、憂傷、哭泣、思考…
它以它最大的寬容來接納我們,接納我們的所有哀傷與眼淚,接納我們的所有軟弱和無助,而后它又送給我們無限的希望,讓我們有機會去迎接明天的朝陽。
黑夜,給我們的是一個感悟的機會,一個成長的機會。可是,這黑夜是否太漫長了點?幸福的影子在哪兒?我怎么還沒看到!而且,這黑夜是否太壓抑了點!我被逼得不能呼吸,卻仍只能告誡自己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堅持著等你來接我前往幸福的 殿堂!
我躲在人生的樹洞里,一動不動,一動也不敢動,我等著你的螢蟲燈刺亮我的眼睛,照亮我的心靈,給我幸福的指引…
可我等了許久卻仍聽不見你的腳步聲,你是否還未動身?你是否還未捉到一只螢蟲?你又是否還在沉睡?我在原地等著…等著…
何時是頭?我不知道,你在哪兒?我也不知道,我躲著,如石化一般,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