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日記六篇
讀書的日記六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的日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書的日記 篇1
為什么說書和我是朋友呢?下面請聽我講吧!
當我第一天背著書包跨進教室的時候,老師就發給了我許多新書,當時我高興的不得了,我終于有朋友了——書。
書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在它的引導下我漸漸長大,它給了我不少東西,列如:給了我豐富充滿的智慧,給了我永遠學不完的知識,書這位老師不僅讓我們學到了知識,還教會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
書太可愛了,我真的離不開它了,我每天晚上一放下手中的作業,我都會把我最心愛的書一遍又一遍的讀著,書里面總有我不知道的東西。每到圖書館,我就像一匹貪婪的惡狼,如饑似渴的讀著,好像要把書中的知識全都吸收完。
書,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會離開你的。你每天都給了我許多的知識,給了我更高的情緒和希望。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你,愛護你!
書,我特別的愛你,沒有你,我的生活將失去了樂趣,我的好朋友,你會永遠胚盤我嗎?我真的需要你!
讀書的日記 篇2
今天早晨起床,陽光明媚,空氣清晰,讓人心情十分舒暢。現在我要開始一天的必作課程寫作業,隨著心情的舒暢,好像寫作業也沒那么慢,沒過多久我的作業寫完了。看時間還早,就拿了一本書來看,這是一本童話書名叫〈天鵝斗狐貍〉,狐貍是一只聰明的動物,但是鵝也不笨,它憑著聰明的智慧最后還是贏得了狡猾的狐貍。
這則童話故事告訴我們,遇事一定要多多思考,多多動腦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一切困難,才能解決遇到的一切問題。
讀書的日記 篇3
午間讀黃裳《筆禍史談叢》。對于黃裳先生,一向喜歡他的文字而反感他的議論,但這部《筆禍史談叢》是例外。卷末后記云:“因為笑罵皇帝而被迫害,這些都是屬于誣陷罪,與政治思想并無關系,雖然在定罪時要拉扯一些大逆不道的字句來裝點門面,但人們都明白,這些人死的是冤枉。感到孤獨而空虛的統治者就要千方百計制造輿論,以傳統的禮教為依據,把種種罪名都拉扯到‘離經叛道’上來,用以激起更多人的憤慨,扇起眾怒,這樣站在統治者身旁的人數就會大大增加”。譬如錢名世,連笑罵皇帝都夠不上,不過是拍拍炙手可熱的年大將軍的馬屁,間接開罪了翻臉無情的皇帝,被抓住作為典型,賜了一塊“名教罪人”的牌匾,還要組織大批判,讓天下的士子都來寫詩罵這“行止不端,立身卑污”的知識分子,仿佛全天下擁護名教的正人君子都被錢先生得罪了。這種手腕,確實把傳統專制君王的能量發揮到了極點,真是讓人佩服。與錢一樣成了君臣斗爭犧牲品的是汪景祺,因為做年羹堯的親信,被皇帝從所著的《西征隨筆》中嗅到了大逆的味道。說是味道,是因為雍正的證據是“文稿中‘歷代年號論’,指‘正’字有‘一止’之象”,這樣的攀援構陷,實際上是毫無標準,一仍皇帝個人的喜好憎惡來決定。
最可憐的是被魯迅先生稱之為與皇帝有隔膜的讀書人,蓋后者有點兒像今天的憤青,腦袋一熱,跑到皇帝面前說,主子,天下興亡,俺也有份兒,我來給你出個主意提個建議罷,結果就招了皇帝的忌諱,稀里糊涂掉了腦袋,實在很可惜的。這種憤青,有時候簡直是被誘引的,如著名的戴名世,就是因為錯誤估計形勢,以為“近日方寬文字之禁”,要實行雙百方針了,于是主動探頭被揪出來的。在時興瓜蔓鈔的年代,一人得罪,全家遭殃。汪景祺伏誅后,妻子要“發黑龍江披甲人為奴”。“景祺之妻,巨室女也。遣發時,家人設危跳,欲其清波自盡,乃盤躃匍匐而渡”。躃是個生僻字,查字典是腿瘸的意思,大約從高處被推到水中的時候摔傷了腿,可是還能盤躃匍匐而渡,也真夠難為她的。晚間大風稍稍停歇,讀《希臘精神》二節。接通知,明日上午大會,又可有半日讀書時光。
讀書的日記 篇4
書就像是一盤雜果粹,把酸的、甜的、澀的、醉的滋味都攪拌在了一起,讓你說不準那是種什么樣的味道,但卻讓你迷上它的種種滋味.。
我看書從不挑,只要有我就看,因為我認為無論是什么種類的書,自有它值得讀的地方。看書時我總要聯想,喜歡把自己變入書中,即使不做主人公,也要親眼目睹,領悟文中人的情感,從中找尋處世之道,至少要享受一番.。這樣我時常會變成個多面人。
讀<<孫子兵法>>一類的書時,我總喜歡變成一個老謀深算的謀士,混入一片爾諛我詐的塵世之中,與書中人搗個天昏地暗。試想著與書中人一比高下,為局勢扭轉乾坤,最后往往是古人的做法較為周全,于是自己相形見絀,卻又喜歡倒轉時空,想考究考究古人是如何想出這如此妙計。雖說以我的智慧,無法想出些什么的,但我卻喜歡著種挑戰的滋味。
我也喜歡讀些感人的故事,自然而然地,自己會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常常坐在當事人的身邊,默默地守護,伴著主人公高興而高興,悲傷而悲傷,為他們的高尚人格或善良本性而感動得淚流滿面,仿佛自己已經變成了書中人的一個知心摯友,形影不離,相知相慰。
在讀一些學者的文章時,我又會變成了一個孜孜不倦的學生,細心聆聽著老師的每一句話和那諄諄的教誨,生怕丟失哪一句至理的話語,再把這些與自身的現實結合,取其精華,與自身校正。
“書中只有黃金屋”,在書海中,我找到了無窮的樂趣,,品嘗到了各種各樣讓人迷醉的滋味。
讀書的日記 篇5
剪紙是我國最為古老和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一般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創造出內容豐富、色彩繽紛、形象生動、美不勝收的剪紙。每幅精美的作品后,都藏著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今天的語文課上,吳老師讓我們看語文書上的四幅剪紙。漸漸地,我盯著一幅剪紙入了迷:這是一幅紫藍色的剪紙,展現的是一個蒙古包前的小花園里讀書,她坐在繡滿圖案的方形毯子上,前面有一個小桌子,書就放在上面。那兒有許多牽牛花,地上的青草青翠欲滴。我望著這幅剪紙,不禁身臨其境,展開了幻想的翅膀,飛向想象的王國......
這是一位名叫索亞的蒙古小公主,一早,她騎著心愛的駿馬馳騁于無邊無際的'大草原。突然,她眼前一亮,不遠處,草地上有個黃色的物體,特別顯眼。索亞驅馬上前,低頭一看,原來是一本書。小姑娘開心地跳下馬背,撿了起來。小心翼翼地吹走灰塵,放進了懷里。一路上,索亞興奮不已,很快回到了她的家。
以前,她曾看過哥哥、姐姐們看書,一心就想知道書里面都有啥。不過,當時她還小,父王曾告訴她說,過幾年學會文字就可以看懂書了。可不,現在她長大了,父王已經教會了她許多的字,索亞心想:太好了,我終于可以讀書了,那就先看看我的“意外收獲”吧!這本書的封面上印著大大的四個字“格林童話”,小姑娘滿心期待地翻開了第一頁,是《九色鹿》的故事。書上彩繪著一頭小鹿,活靈活現,仿佛能從書里跳出來一樣。“那原來就是傳說中的九色鹿啊!”她興奮地大叫起來。隨著一頁頁精美的彩畫和優美的文字,這個故事展現在索亞的眼前,小姑娘露出了燦爛、美麗的笑容。
索亞一口氣看完了《九色鹿》,又開始看下一篇童話故事。她沐浴在書的海洋里,樂此不疲,這種感受真是太美妙了,她的笑容比蜜還甜,比桂花還香。她開心地推開門,對著天空大聲呼喊:“讀書太美妙了!我愛讀書!”
“嵇靜雯,嵇靜雯,你怎么了啊?”同學的喊聲將我從想象的王國里拉回到了現實。我心里默想:美麗的剪紙啊,我留念你!
讀書的日記 篇6
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我一定會用紅黃藍綠青靛紫繪出讀書的悲傷與快樂。
可惜我不是。
如果我是一個作曲家,我一定會用優美的旋律譜出讀書的憂傷與歡喜。
可惜我不是。
如果我是一個雕塑家,我一定會用手中的刻刀與石灰刻出讀書的孤獨與興奮。
可惜我不是。
我只是一個中學生,我所擁有的只是一支筆、一張紙而已。
于是――
我只能用手中的拙筆寫出讀書時的淚與笑。
讀書是一種養分。在書籍的土壤中,成長著種種心情。
喜愛高爾基的《母親》。母親是一個高貴的角色。傳說上帝創造母親時,為其制作了六雙手,靠剩飯與剩菜充饑的肚量。上帝說:“我無法到達各家各戶,因而我制造了母親。”因為無法面對母親渴望的目光透露的太多無奈,我只好用淚將自我包裹。
欣賞曹禺的《雷雨》。從周家的際遇看到了中國逝去歲月的歷史悲哀。夢總有醒的時候,紙始終包不住火,雷雨交加時,我們看清了一切。因為同情,我落淚了。
感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我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悲劇。莎翁所要表達的不僅是男女之間的纏綿悲壯,更是對人與人之間感情的頌揚。因為讀書,我多了一份遺憾,因而我落淚。
我很慶幸,今生擁有了淚水,因為淚水凝聚了我的情與愛,同情與感動,悲愴與憤怒。而我所擁有的,離不開所帶來的。
但是,淚只是暫時的,笑才是永恒。笑、淚,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攏來,栓在一起。
喜愛《紅樓夢》里或溫柔,或潑辣的女子,驚嘆她們一眸一笑間吐露出的或是高貴或是媚俗的神色。有時,會對著鏡子模仿書中女子的舉手投足,試著更好的揣摩曹公賦予她們的性格。然后,看著鏡中自己滑稽的表演又哈哈大笑。
有時,僅僅是書中的情節就足以讓我笑上一會兒。看塞萬提斯的《堂吉歌德》時,堂吉歌德的際遇讓人啼笑非凡,但是笑完后又有一番額外的啟迪。
此時心境光明澄清,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笑浮現在懷中,而后,融化在夢境中看不清了。
文字所勾勒出的樂與悲是任何形式都無法代替的。
讀書是一種養分,在笑與淚中我學會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