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定風波》讀后感 定風波蘇軾讀后感優秀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軾《定風波》讀后感 定風波蘇軾讀后感篇一
生活不如意事常八和九,改變不了生活,就改變自己的心態。縱觀東坡的一生,他雖有雄才,卻受人排擠,一貶再貶,可謂壯志難酬,命途多桀。面對現實,他沒有悲觀嘆世,怨天尤人,而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曠達灑脫地對待生活。因此他一生歷經八州,身行萬里,走過無數窮山惡水,但都處處如天堂,即使被貶到荒蠻之地,他也愿意“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恪守“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真諦,盡我所能地帶給別人幫助,風雨任平生。雖然漂泊不定,但無論走到哪里都有快樂相隨,因為他曉得“此心安處是吾家”,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就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快樂其實很簡單,對自己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行了。據報道華中科技大學在11月份9天內有3名大學生跳樓自殺,其中有一位博士生跳樓前曾說“我很累,要休息了”。在這美好的青春里,他們卻選擇舍棄自己的生命,只因壓力太大,難以實現目標,整天憂郁不安。對于他們,我只能說
他們實在實在是太傻了,成不了大海,至少我們可以做一朵晶瑩的浪花,成不了草原,我們至少可以做一顆快樂的小草,我自有我的精彩,何必整天活在別人的影子里。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窮有福有高有低,但是窮人未必就難過,富人未必就快樂,高官未必就開開心心,平民未必就悶悶不樂,快樂只取決于自己的心態。不必太過看重別人的看法,因為是非成敗轉頭空,當我們回首走過的路時,總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珍惜現在,感激生活的賜予,相信快樂很簡單,我命有我不由天,快樂由我不由人,生活無論是“寶馬香車”還是“竹杖芒鞋”,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它就是快樂的。 坦然的面對生活,不求驚天動地,但求問心無愧。因為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正如“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讀后感 定風波蘇軾讀后感篇二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風雨俱來,雨滴打在葉子上,傳來陣陣響聲,作者蘇軾卻表現淡定,在風雨中吟嘯、漫步。這在常人看來是瘋狂的、另類的。別急,且看下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位老人拄著竹杖,穿著草鞋是否真能“輕勝馬”呢,或許作者灑脫的性格。再讀“一蓑煙雨任平生”,從表面上看,作者所要表現的僅是自己對煙雨的淡定,不妨再看作者的人生,少年得志,春風得意,只惜后來懷才不遇,受權貴欺壓,打擊無數,顛沛流離,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已讓他身經百戰,眼前這點“小風小雨”又算什么呢?看到這里,我們初步了解作者的狀況。
想想看:一位竹杖芒鞋的老人在風雨中緩緩前行,他沒去理會喧鬧的世界,不想涉及政治斗爭,靜靜地思考人生的沉浮,世事的變遷。至此, “一蓑煙雨任平生”之寓意不言而喻:從容面對茫茫的人生和世俗的煩擾。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低谷期”。對此,有人耿耿于懷,心情沉悶難以恢復,無法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對待后來的事;有一類人卻會選擇從容面對,他們不怨天尤人,而去享受“風雨”的磨練,學會昂首迎戰“風雨”,或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理解蘇軾那種曠達。就譬如下片“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遠方吹來三月的春風,作者醉意全無,寒意來襲,此時斜陽會意的送來一絲溫暖。人生何嘗不是如此,“陽光總在風雨后”,只要你從容面對人生的困境,總能看見雨后的彩虹。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風停了,雨停了,回頭看看剛才走過的路,所謂的風雨都已經沒什么可怕的了。
縱觀全詞,作者偶遇風雨自喻仕途坎坷,面對眼前風雨的態度,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樂觀從容的處世態度。突然聯想到歌曲《海闊天空》:“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飄過/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遠方??”。處于信息爆炸時代的我們,是不是該靜下來想想,如何用從容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的低谷。就算遇到再多的煩惱,來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心情不就豁然開朗了嗎?不夠的話,再來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所有的問題都拋之腦后,所有事均變得如此渺小,那小小的煩惱又何足掛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