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八篇】
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1
2009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愛國,去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夢想,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幸福。
雖然我沒有看完,但是感觸不少。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創造一個快樂的課堂。我想,快樂可能就是一種幸福。要怎么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感覺到幸福,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就是如何讓她們覺得快樂了。
要讓學生們覺得快樂,首先要自己覺得快樂,只有自己快樂了,發自內心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感受到課堂的快樂。所以,我得先尋找自己的快樂。
人也許隨遇而安也是一種快樂,一種樂觀的快樂。樂觀了,自然就快樂了。比如,,老師打電話給某學生家長,說他表現不怎么好。如果是一個樂觀的孩子,他會認為,老師也在關注自己,所以自己應該表現得好一些。一個樂觀的老師,他的孩子應該也是積極,自信的,從而也是快樂的。
我一直試圖讓自己覺得快樂些,不去想大班額,不去想超課時,不去想自己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不去想自己的學生有多少個“石頭”。從事情的反面去考慮,去盡量放松自己。放松不代表不負責任,我一直是憑自己的良心教書,我從來不在乎我教好學生對我自己有什么好處,而是在意自己是否對孩子們的未來盡力了,是否對得起他們叫的那聲“老師”!!!
一年級的孩子,要他們快樂的學習,我想應該在活動教學法上面多下功夫了。多設計課堂活動,多思考問題教學,要求學生養成“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思”的習慣。
我希望我能是快樂的,也希望我得孩子們也能是幸福的。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明天我要給孩子們上好我們的開學第一課了。
快樂帶來幸福感,因為幸福而快樂!!!不希望孩子們被巨大的教學質量壓力而失去了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
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2
今年9月1號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依然對中小學生起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讓我最難忘的一幕是每個上臺嘉賓自身故事的述說,對于生活的不屈不撓,對于夢想的永不放棄。他們讓我明白了沒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隨手可得,每一個閃耀光芒的背后都是無數的汗水和淚水。正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所言,他們光線靚麗的背后,也隱藏著無數難以開口的苦衷。
我的思路不自覺回到了上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公布的時候,那時候的自己由于上課不認真,沒有及時做好復習工作,導致最后不及格的分數。當時知道這一消息,眼淚馬上就飚出來了,不知道該怎么辦,對于自己的學習也是前所未有的迷茫無措。眼睛盯著熒幕上他們為了成功所付出的每一個畫面,都是如此直擊人心,相對于那些苦難,想想自己遇到的真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問題,我有什么理由不振作起來呢?
愛國是我們每個人終身的主題,一個人如果連基本的愛國之心都沒了,那么他即使獲得再多的榮譽及金錢,也不足以讓人尊敬,只會讓人唾罵。《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愛國這個主題在今年來說,意義尤其重大!
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3
昨天9月1號是開學第一天,晚上央視一套播放了《開學第一課》,央視這幾年每年都會有這個傳統,以前都是孩子自己看,昨天和我家姑娘一塊看完了整個節目,她現在上小學四年級,當她看到哪位老奶奶講述剛剛開始建設塞罕壩林場的經歷的時候她竟然流眼淚了,這個是我始料未及的。
看完整個節目我大概回顧了一下整個節目,從我們每天必須吃的糧食、到雙奧之城北京、到環境生態、到文明探索、到鄉村振興、到國防建設、再到我們的航空,真的是特別有意義,不僅能讓孩子從不同的領域讓她們建立一個自己的認知,全國那么多小朋友都在看節目的同時,我堅信真的有小朋友能從看完這個節目,從而確立自己以后的理想,只要我們一代一代的人都這樣把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傳遞下去,我們的國家一定會富強,也希望學校在今天9月2號這天每個班級的老師都能給孩子布置一份作業,寫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其實我們的孩子應該大膽的追星,追科學之星,追求夢想和奮斗之星,同學們你準備好了嗎?
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4
近日,我看了央視一臺的《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給了我非常大的感想,其中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
在節目第二篇章“奮斗”中,世界珠心算冠軍,擁有超強計算能力的王桐晶,帶來了令人震撼的“障礙閃電珠心算”挑戰,“手中無盤,心中有盤”的王桐晶現場準備的時候,何炅貼心上前為她擦汗、加油。而后王桐晶在大屏幕如閃電般的極速變化中迅速分辨數字并進行瞬間計算,其準確和沉穩讓現場小朋友們無不驚嘆鼓掌。令人稱奇的技能背后是刻苦的練習,王桐晶12年訓練生涯中演算過的卷子,能鋪滿100間小學教室。在與主持人何炅的交談中,王桐晶表示:“計算機再發達也是人類創造的,人類只有不斷挑戰大腦極限、更加了解大腦,才能有新的探索和發明;人類如果想有更好的未來,不能放棄對自身大腦的開發。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為了方便,而一味地去用手機搜答案,或者說拿起答案就抄,這樣會對我們今后的腦力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作為當代學生,應該學會用腦,不要為了偷懶而不去用大腦想問題。
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5
CCTV為我們奉獻了《開學第一課》,我們多多少少了解了什么是美。
《開學第一課》這期的主題是美在你身邊,主持人撒貝宇說得對: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美,只是因為你還沒有發現而已。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人,他們抱怨在生活中找不到美,其實,美就存在于我們身邊。
黎明,當我們還在酣睡時,我的父親早已悄悄起身,在廚房為我準備早餐,等我起床,熱氣騰騰的早餐早已擺在桌上。
匆匆地走在去往學校的路上,腳下的路也在匆匆后退著,心里想著該如何渡過這漫長的一天。卻沒有人注意到,這時的路已經變得十分干凈,遠處還有清潔工那忙碌的身影。
父親為了讓我的早餐有營養,便不惜昨日工作的辛苦,早早起床準備早餐。清潔工為了讓我市能在第一時間變得干凈,在人們都酣睡時,已經開始工作了,大家說:這是不是生活中的美?
在街上,你有時也許會發現,有人在把自己手中的食品袋扔手垃圾箱的同時,也會將桶外的垃圾隨手扔進去。
在公交車上,有人給老人讓座;走在校園里,有向老師問好的聲音,這也是美。 身邊美好的事處處存在,只是我們缺乏對美的認識和理解。
其實,生活中的美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去體會,就會發現,原來,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來源于生活,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善于從生活中得到啟示,你會感到生活中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就在你身邊,你會覺得生活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就我們而言吧,考試及格了,成績提高了、作文進步了,這就是成功,應該感到高興,也應該把它歸于美。
只要你擁有善于發現的雙眼,你就會發現,“美”就在你身邊!“美”就在我們身邊。
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6
昨晚(9月1日),相信學校全體師生都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去年的《開學第一課》----“知識守護生命”至今還讓億萬中小學師生時刻感動著。今年這堂課的教師有周濟、楊利偉、李連杰等政府官員和各界名人,2日早上便被稱為“史上最牛的課”。今年這堂課的主題是“愛的教育”,《開學第一課》在宏偉壯觀的長城腳下開講,進行愛的教育、愛國的教育、傳承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教育,具有特殊的意義。《開學第一課》以“愛,讓中國更美麗”為口號,融入演講與互動,把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變成了一堂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相信這種直觀的形式會給班主任以深刻啟示)晚會共分四個篇章:“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
愛國主義教育----對國人來說是從小開始的,對一名教師來講是肩負的責任、使命和義務。神圣的使命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每一名教師都有深深的感悟。愛國,這個讓人熱血澎湃的字眼,自古以來就像一面旗幟,指引著中華兒女從遠古走向現代,從落后走向發展;它又像一束陽光,照耀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身上,溫暖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田。在教育系統,廣大教師和學生正是懷有愛國之情,才激勵著一批批優秀師生不斷進步,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棟梁之才。
在歷史上,有多少壯懷激烈的愛國行為可圈可點!無論是“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堅貞,還是“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豪邁;無論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壯,還是“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的期望,表達的無不是古人強烈的愛國之心。在這里,國家像一座豐碑,聳立在每一位古人的心中。
在近現代,有多少仁人志士的愛國之心值得褒揚!無論是“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的俠義,還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灑脫;無論是“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的威武,還是“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雄壯,彰顯的無不是人們濃烈的愛國情懷。在這里,祖國似一座圣殿,凝聚著每一位國人的信仰。
正是這樣一種為祖國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精神,才使得中華文明歷經久遠而綿綿不絕,才使得中華民族飽經苦難卻屹立不倒,也才有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而今天,新中國即將走過60年歷程。在這60年里,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為祖國的繁榮發展盡心竭力,鞠躬盡瘁。他們以辛勞澆鑄夢想,用智慧創造財富,把一個脫胎于貧弱之境的國家鍛造成了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員。在這里,愛國主義傳統得到了一如既往的承繼,愛國主義思想得到了與時俱進的詮釋。
歷史的車輪仍將滾滾向前。我們站在路口,眺望遠方,前行的道路依然荊棘叢生。在這條道路上,也許少有彌漫的硝煙,但卻處處是無聲的戰場——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人才等,國際競爭激烈異常,不進則退。靠什么贏得競爭?靠智慧,靠汗水,更靠每一位國人對祖國的拳拳之心,赤子之情,這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作為教師,《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更進一步領會到“任重而道遠” 的深刻含義,學生的成長、進步需要我們無私的愛,正如周濟部長說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是一項沒有終點的事業,希望老師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呵護每一個學生、用心做好每一項工作。
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7
9月1日晚上,我早早地守在電視前,等待播放《開學第一課》。終于等到它播放了,主持人首先講了五星紅旗的歷史,然后介紹了登山隊經歷了千辛萬苦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并把五星紅旗插在了山頂。看著電視里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我的內心激動澎湃,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登山隊員頑強不屈的精神!
當171海口艦隊的隊員們介紹自己在海上工作的情景時,我頓時對他們肅然起敬,由衷敬佩他們無私奉獻的品質!我們要感謝他們,并且向他們學習!
《開學第一課》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科技車救援比賽環節。紅隊和藍隊的競爭相當激烈!看得我驚心動魄!最后是藍隊勝利了,因為他們的科技比紅隊的更高超,戰勝了一切困難!
最后的環節由主持人帶領大家高唱《五星紅旗》,在嘹亮的歌聲中我不得不再次感慨: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我要為祖國而讀書!
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8
9月1日,是我們又一次回到校園開啟逐夢之旅的日子,晚上八點,迎來激動人心的時刻,那就是和全國的小朋友們一起收看一年一度《開學第一課》,一起筑夢未來。
前幾天就好奇“理想照亮未來”這一主題會帶給我們什么節目,今天謎底解開了。開篇講述了革命偉人追尋革命理想、堅持真理、英勇斗爭的感人故事。其中那首紙短情長的詩“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深深地映入腦海,那是中共地下黨員藍蒂裕犧牲前在渣滓洞中戴著手銬寫給他年僅5歲的兒子耕荒留下的囑托。那張小紙條,短短的76個字,卻是一個偉大父親寫給他兒子一生的囑托,我們還看到72年后的耕荒上臺含淚回信告慰父親“請你們放心吧,今天的祖國地更綠,天更藍”。是啊!碧水藍天、美麗山河美如畫,但這一切多么來之不易,這是無數革命先驅們留下的那份不畏艱難的保家衛國情,是一代代人的傳承與堅守。
無獨有偶,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年紀的女孩——都爾汗·拉齊尼講述了她父親的故事。那句“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道出了她一家三代護邊守邊的故事,她的英雄父親拉齊尼·巴依卡因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用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照亮她和弟弟的夢想。她說長大后要當一名軍醫,她的弟弟拉迪爾回憶他八歲時跟爸爸一起去巡邏的場景,雖然危險、艱難,但是他仍然堅持長大后要做一個像他父親一樣的護邊員。多么偉大的夢想啊!當他們姐弟倆一起唱起爸爸生前最愛的那首《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他們用火一樣的滿腔熱情追尋著純潔的夢想,我們應該像他們那樣做一朵有夢想的花兒。
故事中的父親是偉岸的、讓人敬佩的,父親的囑托更是沉甸甸的。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百年前的煙火,也沒有走過邊防的艱險之路。但是通過這次學習,我們深受洗禮,一定要做個心懷夢想、樂于奉獻,擁有保家衛國情懷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