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起源及習俗
情人節,英文又稱Saint Valentines Day
一、關于情人節的起源有多個說法,但是大多數的起源都與“瓦倫泰”有關
古羅馬“瓦倫泰”的傳說
第一個傳說最有名的說法是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狄二世為了充實兵力,下令所有單身男性羅馬公民從軍,不許結婚。天主教神父瓦倫泰(又譯沃倫泰或瓦倫廷)不理禁令,秘密替人證婚,結果被士兵逮捕,于269年2月14日被絞死;為紀念瓦倫泰的勇敢精神,人們將每年2月14日定為紀念日,成了后來的“情人節”。[3]據《世界圖書百科全書》資料指出:“在公元200年時期,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年輕男子結婚,他認為未婚男子可以成為更優良的士兵。名為瓦倫廷的教士違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為年輕男子主持婚禮,引起皇帝不滿,結果被收監,據說瓦倫泰于公元269年2月14日被處決。”另外,據記載,496年教宗圣基拉西烏斯一世廢除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圣瓦倫泰日,后來圣瓦倫泰日成為西方的節日之一。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圣瓦倫泰日在西方以外的地方漸受注重。
第二個傳說,瓦倫泰是早期基督徒。在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于313年正式容許有信仰基督教自由前,信奉羅馬神話和羅馬諸神的羅馬帝國是迫害基督徒的,因此在帝國境內信基督教意味著危險、甚至死刑。瓦倫泰為了掩護其他殉教者,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而入獄,在牢獄中他治愈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聽到這一奇跡,非常害怕瓦倫泰的超能力會動搖他的政權,于是為了殺雞儆猴而下令將瓦倫泰處死。傳說在瓦倫泰行刑的早晨,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信的落款是“來自你的瓦倫泰”。重見光明的少女,在瓦倫泰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寄托自己的情思。這一日是2月14日。根據《布魯爾的警句與寓言辭典》記載:“圣瓦倫泰是個羅馬教士,由于援助受逼害的基督徒而身陷險境,后來他歸信基督教,最后被處死,卒于二月十四日。”
古羅馬“牧神節”的傳說
古代慶祝情人節的習俗,可能與古羅馬的牧神節或雀鳥交配的季節有關。傳說古羅馬在每年二月十四日都要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牧神節實際上是對即將來臨的春天的慶祝。也有人說牧神節是慶祝法烏努斯神,他主要管畜牧和農業,類似古希臘“人身、羊足、頭上有角的”潘神。后來,人們把牧神節和“瓦倫廷日”(Valentines Day)放在一起來慶祝。
據《天主教百科全書》指出,公元496年,教宗圣基拉西烏斯一世廢除了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圣瓦倫廷日。[5]圣瓦倫廷日現今以“圣瓦倫廷節”、亦即情人節的姿態盛行起來。但是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后,1969年的典禮改革上,整理了一堆在史實上不確定是否真實存在的人物以后,圣瓦倫廷日就被廢除。現在天主教圣人歷已經沒有圣瓦倫廷日(St. Valentines Day)。
二、習俗
中世紀的時候,情人節在英國最為流行。當時還流行一些風俗,比如他們把當地未婚男女的名字分別寫在紙條上,把男女的姓名分別裝在不同的盒子里。然后未婚男女到裝著異性姓名的箱盒之中抽簽。當名字被抽出后,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女子還會在男子的衣袖上繡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就成為該男子的神圣職責。
情人節的特色是情侶互相饋贈禮物。時至今日,人們則喜歡以情人卡向愛人表達情意。情人卡上通常繪有丘比特、被箭射中的心等等。”
羅馬神話中的愛神丘比特型像經常出現在情人節相關物品。關于丘比特跟情人節的關系,上述辭典說:“丘比特(拉丁文cupido,意思是欲望、愛),羅馬愛神,相當于希臘愛神厄洛斯。他通常由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所代表,背部長有兩只翅膀,眼睛被布蒙住,手持弓箭。”
三、各地情人節文化
情侶們在情人節當日的晚餐約會,是常見的情人節活動之一,有人視之為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時刻。一些商家會在情人節促銷商品作為情人節禮物,常見的如巧克力、鮮花到首飾珠寶等,時至今日,因應世界各地的個別文化,慶祝節日型式及禮品種類包羅萬有。
除了羅馬帝國,各地對于自己的情人節都有它們的特殊由來及文化。
荷蘭:荷蘭人的慶祝方式則十分有趣,他們認為一雙漂亮的傳統木鞋才是最好的情人節禮物。
英國: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
法國:起源于中世紀之前,人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歌頌愛情,表達情誼,后來天主教將這一天正式確定為情人節,后人截其含義,定情流芳。
美國:男性在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說“情人節快樂”已經不限于特別的感情關系,而逐漸演變為有如公開場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較少在公開場合對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中國臺灣:在這天情侶們會互贈禮物,亦會特別在這天去約會。單身者則在這天向喜歡的人告白。據OpView調查統計,情人節送禮以巧克力的討論度最高、滿意度最低,飾品類滿意度最高,具浪花花藝統計,從2024-2024年買花的人群體亮有明顯日益增多的趨勢。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后,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節日。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禮物比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動內容是到比較浪漫的地點共進晚餐,互相在網絡愛墻發送祝福也成為新的時尚,表示愛情的承諾與永恒。對于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來說,如果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禮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請,就意味著戀愛關系的確定。2010年2月14日(農歷正月初一)晚,官方舉辦的廣州煙花中出現了象征“情人節”的心形及丘比特之箭圖案。在2月14日當天中國大陸各城市的街道和購物中心都會出現人潮涌動的景象。
中國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歷史。
中國澳門:在情人節,男會送鮮花給女,女則會送給男巧克力。
日本:在日本,通常情人節是由女方自制或者購買巧克力送給心愛的男方或是男朋友,若送給朋友,即是“義理巧克力”。
但是因為宗教的原因有些反對情人節的國家,這包括:
沙特阿拉伯:信奉伊斯蘭教,而西方情人節被認為是帶有濃重基督教色彩的節日,宗教警察會在情人節臨近時,取締被認為是和情人節有關的商品。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伊斯蘭官員自2005年起就在執行一部禁止穆斯林慶祝情人節的法令,理由是情人節可能會引發婚前性行為等所謂“邪惡活動”。
伊朗:禁止情人節。
印度、巴基斯坦:常常被認為是基督文化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