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出處】唐·王維《酌酒與裴迪》
【意思】野草新綠全經細雨滋潤,花枝欲展卻遇春風正寒。
世事浮云過眼不值一提,不如高臥山林努力加餐。
【賞析】
從內容上說,五六兩句是即景即情,從戶內至室外,為酌酒時舉目所見,由世態炎涼,人情翻覆展示天地無私,萬物親仁,豁然呈現一新境界。被王靜安先生譽為“攝春草之魂”的“細雨濕流光 ”,詩人用以描寫映窗草色 ;禪宗關于“心動”“物動”的著名偈語,詩人借以描繪照眼花枝,即使單純作“景語”看,也屬上乘。而其蘊涵則在“全經 ”,“欲動”,由彰顯至深密,從象外到象內,大千世界 ,無所不容;僅觀人間之蠅營狗茍,于義憤之外,恍然頓悟。從章法上說 ,律詩中間兩聯要求虛實相生,三四句實寫,五六句則應當化實為虛,措辭表意不可復犯,方能體現“神韻 ”“氣象”之妙。從禪學上說,佛家主“虛靜”,尚“自然”,和光同塵;深一層探求,五六句似還參合“有無 ”“生滅”“變常”之理;即處“靜觀”“達觀”態度 ,與三四句世俗的“勢利”“涼薄”恰成對照。末兩句“世事浮云”與“高臥加餐”由禪意而來 。“何足問”有不屑一顧的鄙薄之意,所指實有其人其事,承三四句,“高臥”承五六句,超凡脫俗。前后既錯綜成文,又一氣貫注,構思布局縝密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