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出處】唐·劉方平《春怨》。
【意思翻譯】寂寞無聊的空庭里春天即將過去,梨花滿地卻不開門,無人過問。
【賞析】 春光就要逝去了,那空曠的庭院看來是何等的寂寞; 梨花落滿了一地,大門卻始終沒有打開。
【全詩】
《春怨》
.[唐].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注釋】 ①金屋:華美的宮室?!稘h武故事》記載,漢武帝做太子時,其姑母承諾把女兒陳阿嬌許配給他,他高興地說: “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藏之。”
【賞析】
這首詩主要抒寫宮女觸暮春之滿地梨花而生失寵后的怨恨之情,也表達詩人自己不遇之時的內心牢騷。
首句點時,寫時間之晚。室內的光線隨著紗窗日落、黃昏降臨,變得越來越昏暗。既寫“日落”,又寫 “黃昏”,加重了暮色的昏暗,一開始就營造了孤獨、凄涼之氛圍。
次句點人,同時點 “春怨” 之 題?!敖鹞荨被钣玫涔剩砻魉鶎懼厥桥c世隔絕的深宮,所寫之人是禁錮在宮內的少女。“無人”既可理解為無人寵幸,也可理解為室內無人。“金屋無人”表現了昔日的恩寵和今日的被棄,處境是如何大不相同。“淚痕” 即指長期流淚而形成了印痕,說明流淚是常事,說明孤寂已使宮女十分傷心。
第三句寫季節已逢暮春。暮春時節,百花凋殘,庭院空空如也,宮女此時所處的環境也一片凄涼。照應了次句,宮女置身于這樣凄涼孤寂的環境之中,注定要以淚洗面。
第四句直承二三兩句,對其補充和引申。梨花遍地卻無心欣賞。因 “春欲晚”,所以 “梨花滿地”; 因 “無人”,所以“寂寞空庭”、“不開門”。“不開門”一定與世隔絕,更加重了孤寂程度。景色衰敗則宮女姿容憔悴,無人過問用落花作比,怨情隱含其中。
這首詩由內寫到外,由近寫到遠: 一二句寫屋內,三四句寫庭院; 從屋內的黃昏將至寫到屋外的晚春落花,從近處的無人寫到院空門不開。詩人運用象征手法,賦予“日落”、“黃昏”、“春欲晚”、“梨花滿地”等詞以宮女命運和凄涼心境的象征意義。全詩以第二句為中心,層層烘托宮女心中的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