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全詩意思,原文翻譯,
【詩句】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出處】唐·杜甫《旅夜書懷》。
【意思翻譯】
名聲豈能是因文章而顯著?
做官老了,理應(yīng)退休。
唉!如此飄泊的生活象什么?
正象天地間一只孤獨的沙鷗。
【賞析】
聲名哪能 因文章好而顯著,官職就該因老病而辭休。這里詩人用反語,含蓄地表 明自己本欲立志報國,然而卻以文章出名,這實在不是他的心愿。自己 確實年老又多病,但休官的原因卻不在此而在于受人排擠。接著用一 設(shè)問句,自問自答: 漂泊的生涯同什么相似?就象天地間一只漂泊的沙鷗。 借飄零的沙鷗自喻, 抒發(fā)內(nèi)心無依,孤獨漂泊的傷情。字字含 淚,十分感人。
【全詩】
《旅夜書懷》
.[唐].杜甫
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釋】
①危檣:船上高高的桅桿。
②“名豈”二句:這兩句立意含蓄。詩人素有遠(yuǎn)大政治抱負(fù),卻長期被壓抑,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不是詩人的心愿。詩人休官主要原因不是老和病,而是因為受到排擠。
【賞析】
經(jīng)歷了幾年的輾轉(zhuǎn)漂泊,在朋友的資助下,詩人好不容易在 成都郊外建造了一處簡單的草堂,有了一個安身之所,也度過了幾年相對 平和安定的生活。但客居在外,自己的遭遇總是和他人、和朋友緊緊相 連。永泰元年(765)正月,詩人辭去了節(jié)度使參謀職務(wù)。同年四月,他的 好友嚴(yán)武去世。這樣,他在成都賴以生存的所有條件都失去了。失去了 一份糊口的職務(wù),更失去了他長久依存的好友,他只能如一只飄零的大 雁,攜雛另覓新的居所。于是,他帶著家人離開生活數(shù)年的成都草堂,乘 舟東下,漂泊岷江、長江流域。這首詩作,便作于詩人飄零途中。
江岸,細(xì)草綿綿,微風(fēng)輕拂。江邊,是一葉扁舟,高高的桅桿正孤獨地 聳立,一如詩人此番孤獨地心緒。細(xì)味此句,不覺感受到詩人的寄慨遙深 之處,在寫景背后,是詩人的情感在支撐這片詩境。那微風(fēng)輕拂的,又何 止是細(xì)細(xì)的草兒,那是天地間渺小的一個個體——詩人,更是詩人那顆脆 弱的心。那停泊江畔的小舟,又何止是在言說自己的孤單,它更在印證詩 人的寂寞。寂寞的孤舟與寂寞的詩人,相看之際,不禁淚眼紛飛。
在浩渺的江面,放眼望去,天空的明星低垂,大地的原野遼闊。江水 流動處,涌動著月亮的身影,波瀾翻滾處,月亮的影兒被打碎了,但霎時, 只要波濤稍微平靜,完整的月影便又出現(xiàn)在你的視線中了。這兩句詩,大 氣磅礴,但大氣磅礴處,正掩蓋著詩人孤苦與凄愴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有 時候讀詩作,更應(yīng)具備透過一層眼光,去體味詩人所要表達(dá)的真正意味。
收回放飛的目光,感嘆自己飄零的身世,杜甫在感慨:“名豈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詩人空有一腔抱負(fù)而未能實現(xiàn),反倒因詩作成就了他的聲 名。這樣,杜甫的人生在他自己表述來看,倒像有了一種反諷的味道。對 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慨嘆恐怕會終其一身了! 他說“官因老病休”,實際上,他 的失官,與老病并無太大關(guān)聯(lián)。官場的百態(tài)無須在此一一說明,深含的意 思卻每個人都能夠讀出。
于是,詩人只能感慨自己的孤苦飄零,“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自己正如同在天地間漂泊的一只沙鷗,總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安身之地。 也許這種漂泊的生活將這樣持續(xù)下去吧,也許最終自己尚不如一只可以 歸巢的鳥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