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
【出處】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譯注】渡口一片寂靜,只剩下斜照 的落日,村落里升起一縷炊煙。渡頭: 渡口。墟(xū)里:村落。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落日照河岸, 遠村起炊煙的景色。[例]香菱笑道: “……還有‘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這‘余’字合‘上’字,難為他怎么想來! 我們那年上京來,那日下晚便挽住船, 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 家人做晚飯,那個煙竟是青碧連云。誰 知我昨兒晚上看了這兩句,倒像是我又 到了那個地方去了。”(曹雪芹、高鶚《紅 樓夢》第四十八回)
【全詩】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注釋】
接輿:春秋時楚國隱士陸通,此 處指秀才裴迪。五柳: 晉代詩人陶 淵明自號為“五柳先生”,此處指詩 人自己。
【翻譯】
詩的大意是,寂靜冷落的 山逐漸變成深綠色,秋水一天天緩 緩流動。我拄著拐杖站在柴門之外, 傍晚習習的秋風傳來了知了的鳴叫 聲。渡口處夕陽即將落下,村莊里 一縷炊煙直升而起。又遇上裴迪秀 才剛喝醉了酒,在我面前狂放地歌 唱起來。全詩由遠及近,動靜結合, 狀物寫人,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 繪了秋天里村莊的多種景物,宛如 一幅線條明晰的圖畫。蘇軾稱王維 “詩中有畫”,讀此五律,足見評語 不虛。
【注釋】
1、輞川:水名,在今陜西省藍田縣南終南山下。山麓有宋之問的別墅,后歸王維。王維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詩人,王維的好友,與王維唱和較多。
2、轉蒼翠:一作“積蒼翠”。轉:轉為,變為。蒼翠:青綠色,蒼為灰白色,翠為墨綠色。
3、潺湲(chán yuán ):水流聲。這里指水流緩慢的樣子,當作為“緩慢地流淌”解。
4、聽暮蟬:聆聽秋后的蟬兒的鳴叫。暮蟬:秋后的蟬,這里是指蟬的叫聲。
5、渡頭:渡口。余:又作“馀”。
6、墟里:村落。孤煙:直升的炊煙,可以是倚門看到的第一縷村煙。
7、值:遇到。接輿:陸通先生的字。接輿是春秋時楚國人,好養性,假裝瘋狂,不出去做官。在這里以接輿比裴迪。
8、五柳:陶淵明。這里詩人以“五柳先生”自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