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出處】唐·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意思翻譯】斑白的頭發(fā)催人漸漸衰老,大好的春光逼迫舊歲更除。
【全詩】
《歲暮歸南山》
.[唐].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注釋】
①北闕:漢代宮殿北面的門樓,為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之處。《漢書· 高帝紀(jì)》:“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顏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向,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此處指朝廷。休:不要。②南山:指峴山。敝廬:自己的破舊家園。③不才:沒有才能。詩人此處自稱“不才”,乃怨憤而違心之詞。明主:指玄宗,亦含怨諷之意。④此句意謂新春將至,逼迫舊年除去。 青陽:指春天。 ⑤張謙宜《齋詩談》卷五云:“惟不寐才覺月窗虛,虛者無人相賞也。”
【全詩鑒賞】
開元十六年(728),孟浩然赴長安應(yīng)進(jìn)士舉落第,心情很煩悶。他曾 “為文三十載,閉門江漢陰”,修得滿腹 文章。又有王維、張九齡等朋友的推 舉,已經(jīng)頗負(fù)詩名。應(yīng)試失利,使他頗 為失落,他甚至想直接向皇帝上書,卻 又徘徊不定,心情極端復(fù)雜。古人云, 不平則鳴。孟浩然一肚子的牢騷無處 發(fā)泄,只好借詩以言志。可以說,此時(shí) 正是詩人人生最不得意之時(shí),此詩卻 是詩人最得意之詩。《瀛奎律髓匯評》 引馮舒的話說:“一生失意之詩,千古 得意之詩。”可謂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