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感言
結合自己學習書法的經歷談談你的收獲 感想和對書法藝術的理解
學書法之感書法自古就被視為中華文人士大夫的必備修養,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書法倍受中華人民的喜愛與推崇。
書法的發展離不開漢字的發展歷程。
漢字發展分線條化、圖象化、筆畫化。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
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
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
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
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楷書最為難學難掌握,但是楷書是書法規律的基礎典范,所以從目前學習者絕大多數是從學楷書開始。
當你感覺怎么寫也寫不好的時候,一方面是楷書難寫,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斷地進步著,你感覺寫的不好,就會努力地去寫好,因為你看到了差距。
我們在學習楷書時候也可以練習著行書、隸書、篆書等,這樣可以有助于更好的練習楷書,也可以減少練習中的疲勞感。
書法,很美的一種藝術,閑暇之余,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好辦法。
學好書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書法練習我也學到了很多,至少我們學習它可以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寫字技巧,還能了解一些歷代書法家和書法家的作品,特別是能鍛煉一個人的毅力與耐性。
學書法,如果真的投入當中的話,你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
我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后過度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只有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
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注意起筆、頓筆、提筆和收筆,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要真的學好某種字體,領略名家風采,模仿名家特色,形成自己風格,是比較難的。
首先你得對歷代書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書法特點和運筆技巧。
其實書法的境界確實是無窮大的,你要學好它,真的得花時間,我們要花時間去領悟某種字體風格,多去了解些書法家的時代背景和他作品誕生的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種書法風格。
學書法,重在臨摹,精心讀帖,有實臨與虛臨之分,不要隨心所欲,不論法度。
最后,我覺得學好書法,也得有一定的審美要求,寫出來的作品要有美感。
要在追求美的風格中不斷超越自我。
在書法學習和創作中,追求美的風格,看一幅書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個字的形體結構,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變化,結體、點劃不雷同,肥瘦適當,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風姿瀟灑,達情盡性,神采飛揚。
由于每個人愛好和審美觀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
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相信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就終有所獲。
書法藝術是國人的驕傲,我們必當代代相傳。
談談你對書法的感受
其實,要什么感言呢
你已經選擇了學藝術。
那么你就要堅持下去。
不管你學藝術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么
可是,你要記住一句話。
要么不做,要么做就要把它做好。
這是一條非常好的準則。
不知道你懂不懂。
你學藝術已經有三個月了。
可見你已經堅持了三個月之久,毅力是非一般的了。
這一點令人感到佩服。
可是,你要記著一句話,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好。
我做的這是什么事情,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我做這件事究竟是為了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這件事適不適合我去做。
我能做到吧。
一個好的成功人士,在沒有做這件事情之前。
就會把這件事的整個流程都想象的很細致,細致到進門時要先邁左腳還是右腳。
你能做到嗎
如果這條路適合你,而你又比較喜歡這條路,那么你就要堅持下去了。
因為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
如果你認定了這條路就是你將來發展所必走的路。
那么你就堅持下去吧,堅持就是勝利。
如果這條路不適合你,那么就趕緊轉路,走一條適合你的路。
條條道路通羅馬。
不缺這一條路的。
你有人生目標嗎
找準你的人生目標,努力奮斗吧
硬筆書法學習感言
全當興趣,有成就感,也樂在其中
書法作品欣賞感想
僅供參考哈,我學習書法的粗淺感想和體會是: 一、以臨為先 會寫字不等于掌握了書法藝術,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書法的技法和知識,才能從一般實用寫字提高到以觀賞為主的書法藝術創作高度。
我學習書法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
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習書法首先是從臨帖開始。
既要臨古人帖,拜古人為師,也要臨現代人的帖。
但是,為主的應臨古帖、名帖。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縱向取古,橫向取今”。
在這方面先賢和當代大師們都論述得很清楚,我們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照著做就行了。
例如,明代倪蘇門在《書法論》中說:“必須取古之大家一人為宗主,門庭一定,腳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務使筆筆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種嫡派。
”啟功大師在給書法愛好者的信中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為下矣。
’也不知道是誰的話,因為他有理,就得聽他的。
這并不是我自己謙遜,因為咱們如果共同學習一些古代高手,豈不更好。
學現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輩子脫不掉,以后悔之晚矣。
我常教一些最初入門的青少年,索興把我的字讓他臨,只一些‘得勁’了,立刻停止。
”又說:“寫帖主要抓結構,結構對了,點劃的姿態即使全都刪除,人家也會說象某家、似某帖。
”啟功先生對臨古、臨今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臨帖還有個“入帖”和“出帖”的問題。
《小倉山房詩文集》中說:“不學古人,法無一可;競似古人,何處著我。
”應該說,臨帖只是學習書法的前提和方法,是過河的“橋”和“船”,一旦過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橋”和“船”上。
帖臨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樣才能“出帖”呢
個人體會到,在“入帖”的基礎上,多選幾家名帖進行臨習研究,取其長去其短,為我所用,通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點和風格,這就是“出帖”了。
二、以勤為徑 清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詩句,比較形象深刻地說出了勤學苦練的道理。
書法家馮國語先生說:我練書法,經過的是“五步煉獄”。
龍躍天門,虎臥鳳闕,神劍森列,無羈走馬,皆以臨為先。
帖拜名師,不慕虛名,凝神錘造。
此為一。
心慕手追,別開蹊徑,獨創一格。
此為二。
廣納、博取、能容,天地為師,人人為師。
此為三。
知識、人品、涵養與之并輝。
此為四。
悟性為第五。
何為悟性
“都道悟性為第一,我言悟性是忘機。
疾風驟雨張長史,落花飛雪僧布衣,得骨得髓承前訓,古風古貌不隨俗。
頓悟本來勤中生,胸納百川筆自逸。
”可見,要想在書法藝術方面有所成就,不經過勤學苦練,不經過深鉆細研和認真地體驗醒悟是不可能的。
但是,光靠“悶著頭”苦練也是不行的,還有一個學練的方法、竅門問題。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說:字不是“練”好的,是“學”好的。
學就是拿,拿就是學。
要想著自己是“寫字”的,而“字”寫得最好的是王羲之、顏真卿這樣的古人,如果不老老實實地向先賢們學習,不堅持到傳統寶庫中去拿寶,“字”是寫不好的。
又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
就學習書法來說,“外財”就是向外人學習,向外人的優點學習,把外人的好東西都吸收甚至“搶”過來。
不向外人學習,就不能豐富和造就自己。
在“發外財”中,傳統寶庫里的外財最豐富,這個寶庫對誰都是敞開大門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還是許多件,是拿一次還是經常拿。
人,不從別人那里拿來寶物是富不了的
由此看來,只有把人的天賦和好學、善學的刻 苦鉆研精神結合起來,做到有才華而不淺嘗輒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廢寢忘食的苦練,“退筆成山”的毅力,博學深思的悟性,才能在書法藝術方面才思敏捷,得心應手,剛柔相濟,創作出氣勢恢弘,瀟灑神飛,具有自己特點和風格的好作品來。
三、以情為基 對書法藝術的喜歡和愛好,是學好書法的前提和基礎。
對于一種好的書法碑帖、一幅好的書 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厭,百練不厭,愛不釋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獲,練一次有一次的提 高。
這就是感情所系,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沒有這種愛好和感情,是無法學好書法藝術的。
書法是表現情感的藝術。
不僅在學習和欣賞書法藝術中要傾注人們的情感,而且在書法創作中同樣地表現出人們的強烈情感。
?? 四、以美為風 在學習書法的實踐活動中,常遇到有些書法作品寫得美觀大方、活潑生動,讓人覺得很美,看起來很舒服,甚至有些字不認得,大家也覺得好看。
有的作品寫得古古怪怪的,看了就不舒服。
對一幅書法作品的欣賞和評估有時存在分歧,甚至截然不同的看法。
這是欣賞者個人的愛好、水平和審美角度的差異。
??? ?書法藝術是無止境的,學習書法藝術是長期學習追求、不懈奮斗的事,只有將整個身心傾注于書法藝術,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適當刪減,辛苦哦,望采納~~書法藝術是無止境的,學習書法藝術是長期學習追求、不懈奮斗的事,只有將整個身心傾注于書法藝術,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書法的感受兩百字左右.
剛給人寫一個,你運,給你 我叫 ,是 的一生。
首先,非常感家給了我這次發表感言的機會
我從 時跟隨 老師練習書法至今,從沒有間斷過,書法是我成長的伴侶,六年來,我多次在 大賽中獲獎。
如今我掌握了真、草、隸、篆四種字體。
我從墨色和線條的變化中體會到了書法中的樂趣,從書法的練習中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學到了古代大書家勤奮學習的精神和剛正不阿的人品,正如老師常講的練字練人,練習書法的同時,培養了我的耐心和毅力,提高了我的審美能力。
學校的走廊里,黑板報上、鄰居門上的春聯、福字,都是我展示風采的大舞臺。
這次獲獎我非常的高興,這份榮譽又給了我更多的鼓勵。
我將永不放棄書法,再接再厲! 盡管練習書法的過程有些辛苦,但我從中收獲了更多的樂趣,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成為一名書法家是我最大的夢想!謝謝大家!
欣賞書法作品主要從哪些方面觀察和感悟
欣賞書法不僅體會作品的點畫,結章法的匠心與功力,以及師承派格,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去感受書法家的氣質·情感及審美追求。
書法家靠手和思想來創造,者靠眼力來挖掘發現作品點畫布白中蘊藏的生命與靈魂,是一種再創造。
這種再創造的成效取決于欣賞者的知識,修養,閱歷,心境諸因素。
欣賞書法既要對作品宏觀把握,如,氣勢·用墨·結構·線條,欣賞線條質量,從中可以觀察出作者創作時的用筆·用墨及其筆法。
其次是由線條點畫組合的漢字結構,體現的意趣和哲理。
三是布白包括行氣·章法······四是神采,就是指書法的精神氣質·格調風韻。
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實記錄與作者的情感·性格·修養密切相關。
優秀的作品必須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備,欣賞者就是要領會體勢,捕足神采。
書法藝術風格首先表現在作品獨特的整體風貌以及所造成的獨特境界,這與書法家的審美取向·藝術氣質關系最為密切,是書法家藝術個性追求的結果。
書法藝術風格就是藝術家在創作中表現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
書法家由于生活經歷,藝術修養·個性特征·審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選擇書體,表現手法諸方面都會有自己的特色,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
風格也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氣質,精神風貌;這也是數千年歷史積淀在書法家心靈中的反映,體現在線條的微妙之處,以人以無限的遐想。